分享

中华五大文化与禹杀相柳

 关心明天1 2023-08-26 发布于江西
禹杀相柳:
大约5000年前-古埃及史
大禹是五帝之尾,也就是炎黄大战之后历史,这是炎黄后裔之间的争战。已经相隔几代人了。

相柳究竟是什么形象?
相柳九首蛇身,这是佛经中所提到的摩呼罗迦, 就是蟒神,亦云地龙。
共工水神:也即龙王司雨。共工是炎帝后裔,自然会因为势力抗衡黄帝朝,这样一直贯穿着炎黄二族的打打杀杀与帝权争夺,古代有道,不会赶尽杀绝,故流放是一种制度。

昆仑:就是吉萨金字塔。建造于大约12500年前,狮身人面像下面有秘密通道到记录殿。亚特兰蒂斯文明的一切文化技术资料在里面保存着。

禹杀相柳的经文:

《山海经 海外北经》“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
《山海经》
共工臣名日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是因以为台。在昆仑之北。
《山海经 海外北经》中的记载是“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

那么共工是许?炎帝后裔,是帝榆罔,蚩尤作乱时的炎帝。
《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yāo)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 [1]
《路史·后纪二》注引《归藏·启筮》:“共工人面蛇身朱发。”
这里的炎帝是与黄帝大战的八世炎帝。共工是炎帝榆罔的第六代了。炎帝系共17世,炎黄大战后还传了9世。

《吕氏春秋·慎势》记载说:神农氏传了十七世。据说神农氏乘鹤升天后,他的子孙继承了帝位,又传了很多世,都承袭神农氏的称号,都称为炎帝。这应该是指炎帝八世被黄帝取代后继续传了九世。共17世炎帝。
《易·系辞》疏引《帝王世纪》云,“炎帝”之号,凡传八世:帝临魁、帝承、帝明、帝直、帝嫠、帝哀、帝榆罔。至帝榆罔之世,始见蚩尤部浇崭露头角。

蚩尤作乱才有炎黄联手制服蚩尤之战,也就是文字史中的黄帝战蚩尤。
此后才有炎黄大战,黄帝统一天下,上下埃及。
这段历史还重演在大禹时代。大禹堪定九州,铸九鼎,伯益作《山海经》,九州文化传于世,暗中传位其子,阳面传位伯益,建立夏朝,启动私天下帝制,此后围绕帝位,炎黄二族与东夷人后裔世代争战。也就是上下埃及与两河流域国家的战争。三大文明中心又保持相对的独立与自治权。帝位在轮流执掌中以武力夺取,也以武力巩固。

禹陵与守陵人后裔之国,越国,从而出现良渚文化。
禹会诸候于涂山,故有大汶口文化相传于世。这是考古学确认的中华两大文化沿海文化体系。又是长江黄河下游地区,出现的时间都在公元前30世纪。其文化中的文字图画,皆可以找到古埃及因素,这是一条海路传播路线。

中华文化还有一系就是古蜀文化,也是从公元前30世纪开始的,一直到周朝公元前11世纪。三星堆青铜器至今很难被解释其来源,但如果从全球角度观察,这就不足为怪了。因为苏美尔与古埃及还有更加博大的文化遗迹可以对应。

北方的红山文化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其中的玉器表明黄帝一系的特色。可以考虑为西亚与非洲通往东亚的重要路径。称红山文化受内陆或沿海地区影响,这只能考虑外来民族的经商或者征战带来的交流影响。

这时仰韶文化、三星堆文化、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如果定位一个南方的古文化,那么就形成一个五行文化布局圈。南方当然是以百越文化为基调。东西南北中九宫格之洛书数学模型。


百度知道:吕老师
三星堆是什么时期的?
 1、三星堆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1980年起发掘,因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而得名。年代分布: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200年。
 2、考古学家将该遗址群的文化遗存分为四期,其中一期为早期堆积,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二至四期则属于青铜文化。遗址群年代上起新石器时代晚期,下至商末周初,上下延续近2000年。

良渚文化与大汶口文化中:文化符号  
鸟站祭坛是古埃及尧帝图标。
黄帝时代世袭的玉文化,
青铜与铁器的传播过程。
越国的舟文化。与古埃及舟文化的联系。
东夷人与以撒的长子以东,以东之国,猎人国。
雅各好静,牧羊人。


海岱考古 大汶口文化 文化概述

一.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与研究进程

1、发现与命名: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与确立,由于和“青莲岗文化”纠缠在一起,经历了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多数人从80年代以来就接受了大汶口文化的命名。

2、研究进程:回顾大汶口文化发现和研究的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约从1952年到1962年,这一时期人们对大汶口文化的认识尚处在探索阶段;第二阶段,从1963年到70年代末。这一时期以大汶口文化的正是提出开始,到其被大多数人接受为止;第三阶段,大约从80年代初到现在,大汶口文化的新发现进一步增多,研究工作也稳步向纵深发展。

二.典型遗址

大汶口文化遗址已发现有数百处之多,经过发掘的也有50多处。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山东省的泰安大汶口、兖州王因、邹县野县、曲阜西夏侯、茌平尚庄、广饶五村、胶县三里河、诸城呈子、莒县陵阳河和大朱村、日照东海峪、蓬莱紫荆山、长岛北庄、栖霞杨家圈;江苏省的邳县刘林和大墩子、新沂花厅;安徽省的亳县富庄、蒙城尉迟寺;河南省的郸城段寨、鹿邑栾台等。

三.分期、特征与年代

1、分期

典型遗址的分期:野店遗址(把大汶口文化遗址分为五期九段)、大汶口遗址(把大汶口文化遗址分为六期九段)。陶器的演化可以反映各个分期的不同特点。

2、文化特征

早期阶段:发现的房址不多,均为半地穴式建筑,平面形状有圆形和长方形(包括方形)两种,当时的居民具有比较高的建筑设计和技术水准;墓葬数量相当多,总数在1300座以上,墓葬形制以长方形土坑竖穴墓为主,墓葬方式多样化;生产工具主要为石、骨器;陶器以红褐色为主,灰陶和黑陶较少,但有增多的趋势,均为手制。

中期阶段:房址以半地穴式建筑为主,出现地面式建筑,平面亦有圆形和方形之分;墓葬数量少于早期阶段,计有400多座;生产工具和早期阶段变化不大,石器制作更为精细,皆通体磨光;陶器仍以红褐陶居多,但比例大大下降,灰陶和黑陶明显增多,制法仍为手制,但已较多运用轮修整理。

晚期阶段:房址仍已半穴式建筑为主,地面式建筑较少,房址平面以方形或长方形居多,出现多间相连的平房,圆形房屋依然存在;墓葬发现约400座,多数比较零散;生产工具中的石器均经精磨,制作十分精致;灰、黑陶已占据优势,白陶和橙黄色陶占有一定的比例,红陶已退居次要地位。

3、年代:大汶口文化早期阶段在距今6100—5500年前后,中期阶段约在距今5500—5000年之间,晚期阶段则大约在距今5000—4600年。

四.地方类型

1、早期阶段:王因类型,主要分布于汶河流域和泗河中上游地区,陶系以夹砂红陶最多,二期灰陶比例有所上升;刘林类型,主要分布于淮河下游以北地区,即泗河、沂河和沭河的下游地区;紫荆山类型,最初发现于蓬莱紫荆山遗址,其文化面貌的全面认识,则赖于后来发掘的邱家庄和北庄遗址。

2、中晚期阶段:大汶口类型,主要分布于汶河流域和泗河中上游地区,东起汶、泗河上游,西达古运河西岸,北自泰山,南到微山湖畔;花厅类型,只要分布于泗、沂、沭等河下游地区,地处江苏的淮河以北区域;陵阳河类型,主要分布于沂、沭河中上游,以及日照、赣榆等东部沿海地区;尚庄类型,主要分布于鲁西北的小清河和徒骇河中上游地区;五村类型,主要分布于鲁北的淄河和孝妇河流域地区,南抵泰沂山系北麓,向北可能越过黄河到达惠民、东营一带;三里河类型,主要分布于潍河、瀰河流域,西、南分别与五村、陵阳河类型相邻,东跨胶莱平原,南依沂山山脉,北靠莱州湾;北庄类型,主要分布于胶莱平原东部的半岛大陆和沿海岛屿;尉迟寺类型,主要分布于以淮河支流—涡河为中心的皖北、豫东和鲁西南地区。

五.社会经济

1、农业:农业是大汶口文化最主要的经济部门。农具制作较为精致,石器多经磨光,刃部锋利,有的海穿孔;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粟;粮食有了一定的剩余;饮酒之风甚盛。

2、家畜饲养业:家畜家禽种类有猪、狗、牛、羊、鸡,猪的地位最为重要,是大汶口文化居民肉食的主要来源。

3、渔猎业:是农业、家畜饲养业的有益补充。捕捞对象主要是鱼类和蚌、贝类。在沿海和沿湖地区,渔猎生产活动是以捕捞为主和狩猎为辅,而在丘陵山区地带,则是以狩猎为主,捕捞相对次要一些。

4、手工业: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迅速发展,突出的有制陶业、制石制玉业、制骨制牙业、建筑、纺织和木材加工等。

六.社会性质

早期阶段:产生了小墓区或分群、分组埋葬现象;贫富分化现象已产生,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男女社会分工已十分明确。已经初步完成了由氏族所有制向家族所有制的转化,私有制经济成分已超过公有制。

中期阶段:家族私有制已经巩固,部落之间的战争日益频繁,许多战俘沦为奴隶。内外交流增多,文明因素不断涌现。

晚期阶段: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阶级对立已到处可见;商品生产业已出现;创造出图象文字。海岱地区已陆续进入文明社会的初期。

七.与周邻地区同时期诸文化的关系

1、与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关系:大汶口文化早期阶段双方的交往关系中,以中原地区对东方的影响更大一些;在中期阶段,大汶口文化向西影响的势头大大增强,仰韶文化对东方文化的影响以减少到很低程度;大汶口文化晚期阶段,海岱文化区的西界进一步向西拓展,进入极盛时期,而同时期的仰韶文化末期似乎自是难保,无力东进。

2、与崧泽、良渚文化的关系: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地区。

崧泽文化时期,来自北方的影响较大;到大汶口文化中期阶段,大汶口文化中的良渚文化因素急剧增多;大汶口文化晚期阶段,来自南方的良渚文化因素明显减少。

3、与辽东半岛小朱山二期文化的关系: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文化交流的趋向十分清楚。大汶口文化对辽东半岛小朱山二期文化的影响,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影响范围集中于半岛南端的大陆及其周围的岛屿;相反,小朱山二期文化对胶东半岛大汶口文化的影响极其微弱。



良渚文化

中国大百科编者 / 2016-10-28浏览 3377

[拼音]:Liangzhu wenhua

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县良渚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以钱塘江为界,西北至江苏省常州市一带。长江北岸的江苏海安县青墩上层也含有该文化的一些因素。良渚文化由崧泽文化发展而来,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前2200年。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稻谷、玉器、刻纹黑陶、竹编器物、丝麻织品等,显示了长江三角洲原始社会末期的物质文化发展水平,丰富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内容。

发现和命名

1934年发现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1936年发掘了具有代表性的良渚遗址。良渚的陶器中有引人注目的黑陶,当时被认为与山东城子崖遗址龙山文化黑陶相类似,因此,也称作龙山文化。1939年,有人把龙山文化分为山东沿海、豫北和杭州湾三区,并指出杭州湾区的文化相与山东、河南的有显著区别。1957年,有人认为浙江的黑陶干后容易褪色,没有标准的蛋壳黑陶,在陶器、石器的形制上有其自身的特点,于1959年提出了良渚文化的命名。现经发掘的重点遗址,还有江苏吴县草鞋山和张陵山、武进寺墩,浙江嘉兴雀幕桥、杭州水田畈,上海市上海县马桥、青浦县福泉山等。

文化特征

良渚文化的陶器,以夹细砂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轮制较普遍。一般器壁较薄,器表以素面磨光的为多,少数有精细的刻划花纹和镂孔。圈足器、三足器较为盛行。代表性的器形有鱼鳍形或断面呈丁字形足的鼎、竹节形把的豆、贯耳壶(见彩图)、大圈足浅腹盘、宽把带流杯等。琮、璧一类玉器数量之多和工艺之精,为同时代其他文化所未见。石器磨制精致,新出现三角形犁形器、斜柄刀、“耘田器”、半月形刀、镰和阶形有段锛等器形。

良渚文化贯耳壶图分期

良渚文化大体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以钱山漾、张陵山等遗址为代表。陶器以灰陶为主,也有少量的黑皮陶, 器形有鱼鳍形足的鼎、袋足鬶、 镂孔豆、贯耳壶、球腹罐、附耳杯、附耳匜、大口圜底缸等。晚期以良渚、雀幕桥等遗址为代表。陶器以泥质黑皮陶较为常见,并有薄胎黑陶,器形有断面呈丁字形足的鼎、竹节形把的豆、贯耳壶、贯耳罐、侈口圆腹罐、簋、大圈足盘、宽把带流杯等。

社会经济

良渚文化居民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据在钱山漾发现的稻谷鉴定,有粳稻和籼稻两种。在钱山漾、水田畈等遗址中还发现有花生、芝麻、蚕豆、甜瓜等植物种子,有人认为是当时的农作物,也有人对其出土层位和鉴定结果有所怀疑。农业工具种类较多,制作大都较精细。其中三角形犁形器,器体扁薄,背面较平,正面稍隆起,常穿有1~3孔,有人认为是安装在木犁床上的石犁铧。斜柄刀的器身略呈三角形,顶端有一个斜向的柄,制作较粗糙,往往仅在刃部磨光,有人认为是安装木柄后用来在土地上划出沟槽的,称为“破土器”。这两种新型工具,在良渚文化时期使用较多,对其定名和确切用途尚待深入研究。

手工业也很兴旺,有的可能已形成专业性的生产部门。玉器制作在全国同时期的原始文化中,显得十分突出。玉器主要有珠、管、坠、玦、瑗、璜、镯、琮、璧觿、蝉等。外方内圆的长筒形玉琮,磨制抛光并雕刻纹饰,规格定型,表现出很高的工艺技术水平。如寺墩遗址出土的一件玉琮高33.5厘米,琮身浅刻横道分为15节。另一件玉琮高达23厘米,雕刻有几组兽面纹,一件大玉璧直径达26.2厘米。类似的琮、璧在张陵山、草鞋山、福泉山等地墓葬内也有发现(见彩图)。制陶普遍采用轮制,器形规整,造型优美(见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铺展ひ�)。有的陶鼎上刻有漩涡钩连纹和曲折纹图案,有的贯耳壶上刻有简化鸟纹和曲折纹,或以圆涡和双线构成的编织纹。这些纹饰,线条精细,繁杂而富于变化,是陶器中的佳作。在马桥遗址发现的陶文,透露了当时社会文化进步的信息。

良渚文化刻纹大玉琮良渚文化兽面纹玉琮图

手工纺织业也有迅速的发展。钱山漾遗址发现有国内早期的丝麻织物。残绢片经鉴定是家蚕丝织成,采用平纹织法,每平方厘米有经纬线各47根。丝带为30根单纱分 3股编织而成的圆形带子。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蚕的饲养可能以太湖地区为最早。但也有人对丝织品的时代持怀疑态度。麻布片经鉴定为苎麻纺织品,也是采用平纹织法,每平方厘米经纬线一般各有24根,有的细麻布经线31根、纬线20根。这是迄今中国最早的苎麻织品实物。竹器的编织比较发达,制品集中发现在钱山漾遗址,共200多件。竹篾多数经刮光,容器类的下半部使用扁篾,接近口沿部分则用较细密的竹丝。编织方法多样,有呈一经一纬的人字形,也有二经二纬和多经多纬的人字形,还有菱形花格、密纬疏经的十字形等,特别是产生了梅花眼、辫子口这一类比较复杂的编织法。制品种类有捕鱼用的“倒梢”,有坐卧或建筑上用的竹席,以及篓、篮、谷箩、簸箕、箅等,较广泛地用于生产和生活方面。此外,良渚文化还有桨、槽、盆、杵锤等木器。木桨的使用,说明生活在河道纵横地区的原始居民,已有了舟楫交通工具。

居址和墓葬

良渚文化居民过着较稳固的定居生活。在钱山漾遗址发现 3座干栏式建筑的遗迹。其中一座东西长约2.5米,南北宽约1.9米,木桩按东西向排列,正中有一根长木,似起“檩脊”的作用,其上盖有几层竹席。另一座只在东边保存下一排密集而整齐的木桩,上面盖有大幅的芦席和竹席。在吴县澄湖还发现一批土井,井底遗有多件陶器和石斧。昆山太史淀的水井还有木构井圈,系用4~5块长约2米的弧形木板凿孔连接而成。

各地共发现墓葬数十座,墓坑呈长方形,以头向南的仰身直肢葬为主。有大、小墓之分。在浙江海宁、嘉兴、平湖和余杭等地发现的小墓,随葬陶器的质量一般远逊于实用品,有的小墓用猪下颚骨或穿孔石斧和大型玉璧随葬。大型墓不仅墓坑规模较大,而且随葬器物数量多,质量也高。如草鞋山198号墓,东西1.7米,南北4米,有60多件随葬器物,其中有5件玉琮、2件玉璧以及镯、管、珠、锥形饰、穿孔斧等共30多件玉器。福泉山遗址6号墓虽遭破坏,仍遗有玉、石、牙、陶器119件,其中玉琮5件,玉璧4件。寺墩3号墓随葬玉琮、玉璧多达57件(见彩图)。用如此大量玉器随葬,这是以往所没有的,在良渚文化中也属特殊现象,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玉敛葬”。张陵山遗址的一座墓葬,随葬陶、玉、石器共40多件,其中以兽面纹的玉琮和玉瑗、玉蝉等较为突出,在墓主人脚下,与随葬陶器一起还发现3个人头骨,有人认为其身份应是奴隶。上海市松江县广富林遗址的两座墓邻近处,分别有一具猪、狗的骨骸,可能是殉牲。以上表明,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当时已出现财富占有的差别,并且出现了只有特殊地位的人才拥有的玉琮、玉璧等礼器。有的玉琮上还刻有数组象征威武的兽面纹饰(见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石器)。良渚文化时期,氏族社会已走上解体的道路。

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从草鞋山、张陵山等处的地层叠压关系和器物对比分析,良渚文化是由崧泽文化演变而来的。崧泽文化的墓葬,以头向南的仰身直肢葬为主,这与良渚文化的基本一致。崧泽文化的石锛,背面逐渐出现脊线,正处于良渚文化阶形有段石锛的前一阶段。两者的穿孔石斧也相近似。崧泽文化的扁方侧足鼎、细高把豆、高领扁腹壶等,与良渚文化的鱼鳍形足和扁方形足的鼎、黑陶细高把豆、高领贯耳壶等有着继承关系。

关于良渚文化的发展去向,马桥中层的青铜文化遗存提供了线索。马桥中层叠压在马桥下层即良渚文化晚期遗存之上,发现的石镰、有段石锛、三角形犁形器、斜柄刀,与良渚文化的接近,而后两种石器的数量比良渚文化时期又有所增加。马桥中层的黑衣陶与良渚文化的黑皮陶存在承袭关系,两者的鼎、簋等器形也有密切的关系。至于马桥中层含有较多数量的印纹陶,目前尚无材料说明与良渚文化存在联系,其来源有待进一步研究。

良渚文化与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有段石锛和贯耳壶,是良渚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大汶口文化后期阶段的遗存中有少量发现,是受良渚文化影响的产物。大汶口出土的玉笄,与良渚文化的玉锥形饰可能有联系。在上海县马桥、金山县亭林等地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了数片涡纹彩陶片,可能是受到了大汶口文化的影响。马桥、雀幕桥等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鬶,也当与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有关。良渚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陶器都普遍采用轮制,黑陶占有显著的地位,盛行磨光素面陶,三足器、圈足器都很多,等等,则表现出两者具有一定的共性。

  • 参考书目

    1. 汪遵国:太湖地区原始文化的分析,《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

    2. 吴汝祚:太湖地区的原始文化,《文物集刊》1,文物出版社,1980。

    3. 牟永抗、魏正瑾: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太湖流域原始文化的分期问题,《文物集刊》1,文物出版社,1980。

三星堆文化-360百科

三星堆遗址内存在三种面貌不同但又连续发展的三期考古学文化,即以成都平原龙山时代至夏代遗址群为代表的一期文化,又称"宝墩文化";以商代三星堆规模宏大的古城和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为代表的二期文化;以商末至西周早期三星堆废弃古城时期为代表的三期文化,即成都"十二桥文化"。

在三星堆二期文化中,青铜文明的自身文化特点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其影响范围也超出了传统的古蜀国分布的成都平原,扩散到陕南地区和江汉平原等地。同时,青铜文明也受到了中原夏商文明及长江中游地区、陕南地区文明的强烈影响,表现出古蜀文明强烈的内聚和外衍的两面性。

三星堆遗址及其出土文物有许许多多的神秘之处,世界各国的考古专家争论了半个多世纪,仍有许多千古之谜至今难以破译,以致不少外国媒体称三星堆遗址是来自"外星人"的文化。

折叠编辑本段出土文物

三星堆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其中最神奇的便是众多青铜造像,这些青铜像铸造精美、形态各异,在众多的青铜人面像里有三件著名的"千里眼、顺风耳"造型,它们不仅体型庞大,而且眼球明显突出眼眶,双耳更是极尽夸张,长大似兽耳,大嘴亦阔至耳根,它们有的唇吻三重嘴角上翘的微笑状。

其中最大的一件通高65厘米、宽138厘米,圆柱形眼珠突出眼眶达16.5厘米。另一件鼻梁上方镶嵌有高达66厘米的装饰物,既像通天的卷云纹,又像长有羽饰翘尾卷角势欲腾飞的夔龙状。

在世界所有考古发现中,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称得上是一件绝无仅有极其奇妙的器物。青铜神树分为3层,树枝上共栖息着9只神鸟,显然是"九日居下枝"的写照,出土时已断裂尚未复原的顶部,推测还应有象征"一日居上枝"的一只神鸟,以及尾在上头朝下攀援在青铜神树上的神龙。

仰韶文化:360百科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仰韶文化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所以被称为仰韶文化,它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它的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今天在中国已发现五千多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陕西省为最多,达2040处,占总量40%,是仰韶文化的中心。其它依次是甘肃1040处,山西1000处,河南1000处。

仰韶文化是距今约5000~7000年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一带,以河南西部、陕西渭河流域和山西西南的狭长地带为中心,东至河北中部,南达汉水中上游,西及甘肃洮河流域,北抵内蒙古河套地区。已发掘出近百处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均反映出较同一的文化特征。生产工具以较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常见的有刀、斧、锛、凿、箭头、纺织用的石纺轮等。

骨器也相当精致。有较发达的农业,作物为粟和黍。饲养家畜主要是猪,并有狗。也从事狩猎、捕鱼和采集。各种水器、甑、灶、鼎、碗、杯、盆、罐、瓮等日用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主要呈红色,多用手制法,用泥条盘成器形,然后将器壁拍平制造。红陶器上常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是仰韶文化的最明显特征,故也称彩陶文化。选址一般在河流两岸经长期侵蚀而形成的阶地上,或在两河汇流处较高而平坦的地方,这里土地肥美,有利于农业、畜牧,取水和交通也很方便。如临潼姜寨的村落遗址,约有100多座房屋,分为5组围成一圈,四周有濠沟环绕,反映出当时有较严密的氏族公社制度。仰韶文化属于母系氏族公社制繁荣时期的文化。早期盛行集体合葬和同性合葬,几百人埋在一个公共墓地,排列有序。各墓规模和随葬品差别很小,但女子随葬品略多于男子。

仰韶文化距今大约7000年左右,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最丰盛繁华的时期。它位于黄河中游地区,遍及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宁夏等地。

船形彩陶壶船形彩陶壶仰韶文化的制陶工艺相当成熟,器物规整精美,多为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灰陶黑陶较为少见。其装饰以彩绘为主,于器物上绘精美彩色花纹,反映当时人们生活的部分内容及艺术创作的聪明才智。另外还有磨光、拍印、等装饰手法。造型的种类有杯、钵、碗、盆、罐、瓮、盂、瓶、甑、釜、灶、鼎、器盖器座等,最为突出的是双耳尖底瓶,线条流畅、匀称,极具艺术美感。

由于时间跨度与分布地域的不同,仰韶文化必须分类加以区别,主要有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


仰韶文化:

10月17日,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的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这是馆内部分展品(李安/摄)

  彩陶文化与“早期中国文化圈”

  大河奔涌,在豫陕晋交界处挥洒出一个大大的“几”字弯。距今5000年至7000年前,华夏先民们在这里建村落、事农桑,并抟土制陶,勾画狩猎、渔牧、星月等景象,形成了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这就是“仰韶文化”。

  由于仰韶文化最主要的特征是绚丽的彩陶,因此早年一些研究者也直接将仰韶文化称为“彩陶文化”。自1921年至今,经过近百年的调查、发掘和研究,考古学界对仰韶文化的起源、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等问题都有了深刻的认识。研究表明仰韶文化前后历时2000余年,是延续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的考古学文化,可以大致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

  仰韶文化早期距今7000—6000年,以西安半坡遗址为代表,是仰韶文化的开始阶段,彩陶以黑彩为主,图案多写实,如鱼、蛙、人面纹和几何纹等。

  仰韶文化中期距今6000—5300年,以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为代表,是仰韶文化的大发展阶段,彩陶以黑彩为主,还出现红彩、白衣彩陶等,图案主要是由几何纹构成的花卉形图案。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认为庙底沟彩陶的主题花卉图案描述的是玫瑰花的形象,因此有“华山玫瑰燕山龙”的诗句。

  仰韶文化晚期距今5300—4600年,是彩陶的衰落阶段,以河南郑州大河村遗址为代表,彩陶以红彩为主,图案趋于简单,有条纹、网格纹、折线、圆点等。

 庙底沟:仰韶文化的辉煌时代

  在大约距今6000年前后,仰韶文化迎来了它最为辉煌的时代——庙底沟时代。庙底沟时代的到来,不仅意味着在后来中国历史演进的核心区域形成了空前统一的文化面貌,同时在外围地区也产生了对中原地区强烈的向心力,是早期中国文化共同体的形成。而庙底沟文化彩陶所代表的内涵,更标志着华夏主体族群的确立和早期中国文化共同体的开始形成。

  庙底沟文化分布范围大、影响范围广,东至海岱,西至甘青,南越长江,北抵燕山,核心区位于今天的豫西、晋南和陕西东部,代表性遗址有河南三门峡庙底沟、灵宝西坡、陕西杨官寨以及山西西阴村等。值得一提的是,庙底沟文化的典型纹饰花瓣纹,影响了大半个中国,华夏族的得名可能与之相关。

  李新伟指出,在多元一体视角下,仰韶文化在中华文明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距今6000—5300年,是中国史前时代灿烂的转折期,各地区社会普遍发展,形成“古国”。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以晋陕豫交界地区为核心,覆盖范围最广、人口规模最大,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积蓄了最深厚的人力与物力基础。庙底沟社会形成了“集体取向”的独特发展道路,影响深远。

  第二,庙底沟类型特征鲜明的彩陶广泛传播,促进了各地区一体化。各地新生的古国领导者踌躇满志、朝气蓬勃,有着很强的探索远方、相互交流的欲望,努力开展远距离交流,获得远方的珍稀物品和神圣知识。这样的交流催生了一个在地域和文化上均与历史时期中国契合的文化共同体,因此被称作“中国相互作用圈”和“最初的中国”。至此,中国史前时代形成了“多元一体”式文明演进的宏大格局。

  第三,距今5300年左右,庙底沟核心地区的社会解体,引发大规模人群移动,促成西北地区的大范围整合。庙底沟人群的足迹北达河套地区,西南直至四川盆地西北缘,成为目前所知该地区最早的农业居民;向西则越过陇山,进入洮河和湟水流域,并直入河西走廊,打开了中国和欧亚腹地交流的通道。中华文明的发展,由此有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受到直通两河流域文明腹地、贯穿欧亚大陆的新鲜文明因素的激发。在随后的龙山时代,小麦、牛、羊和金属冶炼技术经此通道传入,由此启动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成为引发中原地区王朝形成的重要契机。

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的仰韶文化博物馆(李安/摄)

  从仰韶起,不断延伸的历史轴线

  仰韶文化研究是中国考古学发展的一个缩影,见证了百年中国考古学的发荣滋长,半坡、姜寨、庙底沟、西王村、大地湾、杨官寨、西坡、黄山、西山、大河村、双槐


北方文化的源头——红山文化

播报文章

五公子档案馆

2022-12-02 18:35山西

关注

晓生打算做一期中国古文明的合集,今天来聊聊红山文化。中国目前的四大考古文化区即红山文化为代表的东北区,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区,以三星堆文化为代表的西南文化区,以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的东南沿海文化区。 红山文化是距今约6500 - 5000年前中国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最著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是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在中华五千年文明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红山, 即意为“红色的山峰”,它位于内蒙古赤峰市东北郊的英金河畔。传说赤峰的红山,原名叫“九女山”。远古时,有九个仙女犯了天规,西王母大怒,九仙女惊慌失措,不小心打翻了胭脂盒,胭脂洒在了英金河畔,因而出现了九个红色的山峰。蒙元时代,蒙古人称它为乌兰哈达,汉语译为“红色的山峰”。所以,后来都叫它“红山”。

红山文化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牧、渔、猎并存,属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形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山嘴、牛河梁遗址属红山文化晚期,在这一时期,红山文化遗址分布密集,人口密度增大,聚落间的分级和超大规模中心性聚落出现,社会组织复杂化出现;红山文化房址出现白灰抹面,流行瓢形深坑式灶,中心性大房址普遍出现,聚落内部组织形式发生明显改变;红山文化晚期出现远离居住中心的规模宏大的祭祀中心,坛、庙、冢于一体的建筑布局,礼制形式出现;红山文化晚期,社会结构分化,出现特权阶层,等级制度确立;农业经济占居主要地位,出现手工业,并存在建筑、制陶、玉雕、陶塑、泥塑等专业化队伍;科学和艺术水平提高,在个别陶器、玉器上出现刻划符号,具有文字的特征。大量考古研究表明,在距今5500—5000年的红山文化晚期,西辽河流域的史前社会发生了质变,已步入初级文明社会。

红山文化源流的研究,是建国后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最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之一。学术界大致有五种意见:一、红山文化是仰韶文化系统的原始文化,或是仰韶文化的变体。二、红山文化继承了河北磁山文化。三、红山文化很可能是细石器文化和仰韶文化的相互影响之后产生的新文化,含有细石器和仰韶文化两种因素;四、红山文化是这个地区独具特征的一种新石器文化。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受到其它文化影响。五、红山文化很可能是河姆渡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也是中华民族从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社会的转折点。

在那个时代,红山文化可以说是最璀璨的那颗星,有人说红山文化的退场是因为,五千年华夏大部分地方气候都比现在更为湿润。正是从五千年前左右开始,整个气候变得干旱,并且更为寒冷。生态环境因为气候变迁而受到破坏,古人的农业和采集、狩猎活动都受到严重影响。他们开始变换居住地,以寻求更好的生存环境。在这个过程中,红山文化逐渐衰落。我们不妨开个脑洞,炎黄大战蚩尤?逐鹿之战?唐.李泰《括地志》:黄帝征战蚩尤,初都逐鹿,即位乃都有熊。史学上的仰韶文化灭掉红山文化,是不是证明所有的一切都是真的???


红山文化-百度百科

传统意义上的红山文化,是因着距今6500年左右生活在太行山以东燕山以南素面陶集团中的后冈一期文化居民向北扩张,越过燕山进入大凌河、老哈河流域,并将土著赵宝沟文化居民驱赶到了西拉木伦河以北后,二者相互吸收对方元素而形成的一支以夹砂之字纹筒形罐、泥质盆钵壶及彩陶共存为特征的考古学文化,从人群构成角度包含了以西拉木伦河为界,隔河而居的土著居民和后冈一期文化移民两个不同的族群。 [17] 

红山文化重要遗址分布图红山文化重要遗址分布图

红山文化以辽河流域中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前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
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
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型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新石器时代文化。
红山文化年代经碳14测定约为公元前4000~前3000年,主体为5500年前。
红山文化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还饲养猪、牛、羊等家畜,兼事渔猎。

红山文化文物

红山文化文物(2张)

在石器中烟叶形、草履形的石耜、桂叶形双孔石刀是富有特征的农耕工具,还有磨制和打制的双孔石刀、石耜有肩石锄石磨盘、石磨棒和石镞等。细石器工具发达,细石器中的刮削器、石刃、石镞等器物,小巧玲珑,工艺精湛。
陶器以压印和篦点的之字形纹和彩陶为特色,种类有罐、盆、瓮、无底筒形器等。陶器中的泥质红陶和夹砂褐陶的盆、钵、罐、瓮等各有自身的装饰纹样,而横“之”字形纹和直线纹是红山文化具有特征的纹饰。 [2] 
红山文化的彩陶多为泥质,以红陶黑彩见常,花纹十分丰富,造型生动朴实。彩陶多饰涡纹三角纹、鳞形纹和平行线纹。已出现结构进步的双火膛连室陶窑。
玉雕工艺水平较高,制作为磨制加工而成,玉器有猪龙形缶、玉龟、玉鸟兽形玉勾云形玉佩、箍形器、棒形玉等。
考古统计,红山文化的玉器已出土近百件之多,其中出土自内蒙古赤峰红山的大型碧玉C型龙,周身卷曲,吻部高昂,毛发飘举,极富动感。
还发现相当多的冶铜用坩埚残片,说明冶铜业已经产生。房址为方形半地穴式,分为大型与小型。 [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