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的别称和国名溯源

 电工知库 2023-08-27 发布于山东
一、“中国”的别称
1、九州
《尚书·夏书·禹贡》记载,大禹分中国为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荆州、扬州、豫州、梁州、雍州。《淮南子·地形》又载:古代中国设置九州:神州、次州、戒州、合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虽然“九州”说法不一,但都指中国。
2、赤县
天下共有九大洲,中原为其中之一,名为赤县。赤县又分为九州。《史记·孟子荀子列传》战国邹衍言:“中国名曰赤县。赤县内,自有九州。”《谷梁恒五年传》又载:“九州之内,名曰赤县。”
3、神州
相传,黄帝部落所在的地区称为“神州”。《中华大字典》:“神州,中国之别称。”始于战国后。
4、海内
《辞源》“四海”条注:古人以为中国四周皆是海,所以把中国叫做海内,外国叫做海外。
5、华夏
《史记·夏本纪》:“禹封国号为夏。”《左传定公十年》:“夷不乱华。”夏原为国号,华原为国名。后称华夏为中国。
6、中夏
《后汉书》:“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
7、函夏
《汉书》:“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巧。”
8、九牧
《荀子》:“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又据《汉书·郊祀志》载:“禹牧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
9、九区
晋朝陆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状猷堂有令赋》:“九区克咸,燕歌以咏。”
10、九域
《汉书》:“《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据宋朝《九域图》、《九域志》,皆记全国各地的地理图志。
11、八州
《汉书·许皇后传》:“殊俗慕义,八州怀德。”
12、中华
古代华夏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以为居四方之中,故称中华。后各朝代疆土渐广,凡所统辖,皆称中华。梁启超《爱国歌》:“泱泱哉,我中华,最大洲中最大国。”
二、“中国”的国名溯源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但此“中国”只指关中、河洛地区。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大致来说,“中国”有以下6种含义。
1、指京师
如《诗经·民劳》注:“中国,京师也。”
2、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
如诸葛亮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3、指中原地区
如《史记·东越列传》:“东瓯请举国徒中国。”
4、指诸夏族居住的地区
如《论语集解》:“诸夏,中国也。”
5、指华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
《史记》、《汉书》经常出现这样的称谓,如《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所以自汉代开始,人们常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
6、指地理层面上的“大中华”地区
地理层面上的“大中华”地区包括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辛亥革命胜利后,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国际上通称Republic of China,简称China(“中国”)。至此,“中国”一名才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