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验一把,比说多少次都管用

 两又同齐 2023-08-27 发布于新加坡

文/两又同齐

不知道你有这样的苦恼没有,有的时候和小孩子们讲道理他们是听不懂的, 或者是听懂了但是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依然会选择我行我素,以至于我们因为孩子们的”不懂事“而恼羞成怒,进而不得不使用权威来震慑住他们。

比如当我们告诉小孩子不要玩火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玩火的严重性,有的时候感觉用小火苗烧一些纸屑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然后我们警告他,玩火容易烧着房子,容易发生火灾等等,他觉得只要家里有灭火器就可以了,而不是想着自己不要玩火,或者是自己玩火是不对的。

于是,当你将他的手指放到火焰处灼烧并产生了疼痛感的时候,他才意识到原来玩火烧到自己是这么危险的事情,当你让他亲自去体验一下的时候,比自己给对方讲多少道理都管用。

但是,当你带他亲自体验之后,他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做法或者想法是错误的,同时,你也可能成为孩子畏惧或者憎恨的对象,因为你竟然拿着打火机去烧他的手指。

又比如小孩子学游泳,他们里面的一些小孩子本身就怕水,于是站在水边迟迟不敢跳下去,虽然家长和教练一直在鼓励他们,又或者给他们讲道理,说:你看,比你小的都敢往下跳, 什么也不带,不会有危险的。或者说你跳下去就会将你捞起来,”亦或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来刺激他们主动一些,但是他们心里依然很抵触,确切的说,他们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别人。

所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他们一边喊叫的时候,一边将他们丢进水里, 有的小孩子被丢了几次之后,竟然喜欢上了被虐的感觉, 然后知道自己本身不会有什么危险,慢慢的自己就敢往下跳了,但是如果你指望他们在没有被扔下水之前让怕水的小孩子主动跳下去,几乎是不可能的,

有可能你给他讲了一上午的安全性,摆事实,讲道理,举例子,他的思绪都在我如何能够不下水的层面上去寻找解决方案。比如,下水之前要求上厕所,然后迟迟不出来,比如抱着水杯喝个不停,说自己一直口渴,又比如说肚子疼要请假回家等等。

有的时候看似很粗暴的方法,往往效果出奇的好,但是事实上,当孩子一边哭喊一边被扔下水的时候,家长们往往因为紧张而进来观看,如果爱子心切,可能觉得这个教练并不好,直接带孩子离开,那这个小孩子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游泳,而且还会有心理阴影,所以有时候学东西也是需要家校配合的。

虽然现在大多数人都在倡导赏识教育,要对孩子多鼓励,多肯定,多引导,严重排斥以往的棍棒,粗暴教育。

但是不得不说,要用什么样的教育是要分孩子性格脾性的,有的孩子好话说尽了,就是不听,但是当你一旦粗暴起来,他就会趋于压力和胆怯而服从,

而有的小孩子,你越是压迫他,他就会越反抗,甚至为了反抗而反抗,当你和他敞开心扉后,他就会变得异常乖巧。

所以哪一种教育更好,要和孩子讲道理,说感受,还是需要孩子强制服从规矩和权威,是要依照孩子的脾性而定的,事实上,让他们亲自体验一下,往往能够解决大部分的问题。

勇敢的真正定义不是去做你敢做的事情,而是因为你明明知道自己不敢,胆怯 却依然鼓足勇气去尝试的胆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