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国将军习惯枪林弹雨,真不愿意当大使!周公亲自做耿飚工作

 兵说 2023-08-27 发布于云南

作者:相忘于江湖         
1950年春的一天,主席和兼任外长的周公商议工作。
新中国成立不到半年,全国的解放形势一片大好:
西昌战役以后,二野和平解放西藏已经指日可待;磨刀霍霍的四野15兵团,也在枕戈待旦随时准备渡过琼州海峡;三野粟裕50万大军,也在积极筹备台海最后一战。
随着战争的胜利,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了新中国。经陆续有13个国家和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分别是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朝鲜、波兰、蒙古、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越南、印度和印度尼西亚。
与此同时,一些欧洲国家如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和列支敦士登,也对新中国表达了希望建立外交的友好愿望。在这样的情况下,外交人才紧俏起来。
尽管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越来越多,可是派驻大使的只有苏联,大使是有过留苏经验的王稼祥。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建交后,驻外大使的人选还没有着落。
主席和周公合计的大事,正是驻外大使的人选问题。
         
【主席和将军大使们】
建国伊始,百废待兴,要找一批合适的大使很不容易。
新中国成立即兼任外长的周公,未雨绸缪考虑了这一难题。
外交人员的遴选,有几个考虑的途径:一是从相关大学的文职人员中挑选,二是充分利用留在大陆的前外交人员,三是从各个解放区的干部中挑选驻外人员。
如果是外交部门一般人员的选择,以上3个途径当然无可厚非。
但如果要从中挑选独当一面、代表国家的大使,似乎就勉为其难。面对西方的联合打压,作为新中国的驻外大使,既要有相当的资历地位与大使的职责使命相称,还要有外交才能。
主席和周公考虑最多的,是驻外大使的“忠诚度”。
作为一国之大使,除了有礼有节,最重要的就是绝对不能出现叛逃事件,否则会对新中国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可是,从哪里能找到有胆有识的大使呢?
周公工作一向细致周到,早已酝酿了一份名单,比如姚仲明、吉雅泰、王任叔、冯铉等人。姚仲明参加过黑铁山起义,担任过团政委、驻联合国分署代表、军调部驻青岛代表、烟台和济南的市长,有着丰富的协调经验。
【耿飚】
在这份酝酿中的名单中,主席对10个人尤感兴趣。
原因是,这10位驻外大使的备选名单,是清一色的开国将军。里面有总政研究室主任黄镇、四野中南军政大学副校长倪志亮,还有8位军级、兵团级干部:
华北军区19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耿飚;二野5兵团政治部代主任王幼平;三野7兵团副政委姬鹏飞,8兵团政委袁仲贤,32军军长谭希林,33军政委韩念龙;四野副参谋长曹祥仁,四野13兵团副司令员彭明治。
周公在大使遴选上,有严格的选拔标准,
第一,政治上过硬,有很高的忠诚度;第二,不管军事主官、政工干部还是参谋长,都有很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第三,要有一些对外协调的工作经历。
像华北的耿飚和中原的黄镇,抗战时期在陕甘宁和太行山负责和美军观察组打过交道,抗战胜利以后又担任过协调组我方代表,有过多次和美军代表打交道的经历。
再如三野的袁仲贤,渡江战役期间因“紫石英”事件和英方代表打过交道,表现得有理有据,让远在西柏坡的主席、周公非常满意,也为后来从事外交打下了基础。
【1950年,黄镇夫妇出使匈牙利】
习惯了枪林弹雨的将军们,还真不太愿意当大使。
作为华北军区第一主力“杨罗耿”兵团的参谋长,耿飚将军通文墨、精打仗。留守陕甘宁边区期间,还曾在垦荒中打死好几只老虎,人称“打虎将军”。
让这样一位猛将脱军装、穿西装,确实要转一个很大的弯。
耿飚的工作,是周公亲自出马做的。当得知好几位兵团副司令也加入了外交部,早年和毛泽覃学习过200多个单词的耿飚没话说了,服从了组织的安排。
二野5兵团的政委王幼平,宁都起义后参加红军,长征时在干部团上级队。抗战时期,任129师新8旅代政委,冀鲁豫政治部主任。解放时期,任二野5兵团政治部代主任。
得知上级要调自己去干外交,王幼平赶紧找到刘邓首长通融。刘邓首长说:中央要了阎红彦等3个人,结果他们都拒绝了。如果你也拒绝,我们二野不好对上面交代。
王幼平就这样半路转了行,没想到在外交战线一干就是30年。
三野7兵团副政委姬鹏飞,也曾找粟裕求情。粟司令说:我们都是军人,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既然国家有需要,你我哪能挑三拣四呢?一句话让姬鹏飞走马上任去了。
【王幼平(左一)】
对于这些将军大使,主席和周公都非常重视。
主席在百忙之中接待了这些“将军大使”,语重心长地勉励他们:你们脱了军装,穿上便衣。武仗不打了,文仗还要打。你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将军,派你们出去我们很放心。
周公也半开玩笑地说:将军当大使好,到了哪里也不会跑。
这些在战火中走出来的将军们,一听这话也哄堂大笑。新官上任的尴尬破除以后,主席和周公又安排专业人员给“将军大使”和他们的夫人们开培训课,从刀叉学起。
此外,还有进行为期3个月的外交礼仪、交谊舞等培训。
1950年5月开始,这些赶鸭子上架的“将军大使”陆续上岗。黄镇去了匈牙利,倪志亮去了朝鲜,黄埔一期的袁仲贤去了印度,耿飚去了瑞典,其他将军大使也各就各位。
这些将军大使给外交工作开了一个好头,主席和周公非常满意。
只要组织一声召唤,随时转换自己的身份。这是将军大使们的誓言,后来倪志亮、彭明治、谭希林等重回军队,还授予了中将、少将军衔。但是,大多数将军大使一直在外交战线,为新中国的崛起贡献了余生。
【刘振华(开国大校,1988年上将)】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又有7位开国少将脱下军装穿上了西装。
第二批将军大使,有沈阳军区副政委刘振华,济南军区副政委李耀文,军事学院仲曦东,浙江军区王若杰,海军谢甫生,炮兵刘春,以及42军副政委刘新权等7人。
刘振华和李耀文担任过副外长,回归军队后,刘振华任北京军区政委,李耀文任海军政委。1988年,两位开国少将(刘振华1964年晋升)都授予上将军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