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体检时发现自己很容易长结节,其实除了与遗传有关外,还与体质有关!
痰湿体质相对而言比较容易长结节、息肉,需要多加注意,及时调节,恢复成正常体质,那就能避免结节和息肉的发生。

有话说得好“百病皆由痰作祟”,病痛带给人的只有痛苦,是每个人避之不及的。
但很多人不明白,自己是怎么成为痰湿体质的呢?
这就要看你平时是否有这些习惯:贪食寒凉食物,吃东西生冷不忌。或饮食不节,经常暴饮暴食,且食物过于肥腻。
又或是长期熬夜,经常加班到深夜。或者有经常涉水或淋雨的经历,致使湿邪入侵,聚湿成痰。
那为什么痰湿体质的人爱长“结节”“息肉”?
所谓痰湿体质,就是人体内水湿内停后,湿聚成痰,痰湿凝聚形成的体质状态。
这些痰湿会随着患者的经脉游走,在五脏六腑间的某一处聚结,越聚越多之后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结节、息肉。
有此类体质的人身上脂肪堆积较多,尤其腹部会特别松软。这类人群很多都是油性皮肤,尤其头面部出油严重。
此外,身体能力整体偏弱,日常疲乏无力,精力和体力都不足,稍一活动或进行紧张工作后就特别疲惫,少部分情况严重的还会胸闷,甚至是呼吸困难。
如果长期有此类情况,建议去大型中医院的“治未病”专科调理。

这种体质的形成,既有遗传因素,但绝大多数还是后天形成。这部分人一般都有两个特点:
一是,喜爱高脂、高糖的饮食,如肥肉、奶油、巧克力等;
二是,饮食无规律,因为工作繁忙或者其他原因,经常忙得来不及吃饭,之后又靠暴饮暴食来弥补,最终就是饥一顿饱一顿,把脾胃彻底搞坏。

改善调理痰湿体质,记住这以下几点,除了注意少吃生冷油腻的食物、保证饮食规律外,还可以试试以下方法改善:
对于情况尚不严重的人,可以尝试食疗调理。
如多吃一些茯苓制作的食物,因为茯苓本身有渗湿利水和宁心健脾的作用,可以将茯苓磨成面粉后制作的糕点,同时具备祛湿与健脾两个方面的优势。

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如果结节或者是息肉时间比较久了,喝一点蒲公英茶是可以的。
如果胃肠功能不好、脾胃虚弱,则不适合饮用。
注意:
结节和息肉多半是由于痰、气、血瘀结在一起的病理产物。
所以代茶饮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具有治疗作用,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治疗结节还应根据医嘱进行用药。

冬瓜粥清热利湿。可以选鲜冬瓜100克或者冬瓜子15克,大米100克,生苡仁50克。
如果用鲜冬瓜只要将瓜皮上的白霜洗掉即可,不要把皮切掉。
煮汤的时候把冬瓜连皮切成薄片,大米淘净,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煮成粥即可。
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稍加点盐。

陈皮功能理气健脾,配合白扁豆、茯苓、莲子(去芯)的健脾化湿安神功能是很好的药膳。
特别适合痰湿体质伴有腹胀、失眠多梦的症状的人群。

平时可以刺激豁痰要穴——丰隆穴,来达到祛湿化痰的效果。
方法:
正坐,屈膝,垂足,外膝眼到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即为丰隆穴。
每天按摩两次,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钟,以有酸胀感、能耐受为佳。
温馨提示:
由于这个穴位肌肉较为丰厚,按摩时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压穴位,中指用力,先按后揉。
垂直向下按压至一定深度后使用揉法,用力要由轻到重,稳而持续。

位置: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作用:可调理脾胃、补中益气;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方法:
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双侧足三里穴一次;
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有酸胀、发热感。
痰湿体质的人群,要保持一定量的运动!!!
痰湿体质常常表现为身体疲乏、四肢酸软不想活动。
这是气血运行不畅造成的,通过适量的运动。
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将痰湿排出体外,有助于脾功能的恢复,起到理气健脾的作用。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比如羽毛球、乒乓球、慢跑散步等;太极拳、五禽戏、保健操等都可以有助于气血运行。
注意: 不要熬夜!!!
睡眠不足特别容易造成情绪低落,保持充足的睡眠能避免损伤脾的功能。
以上仅供参考,请在医师的指导下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