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是这三位恩师,让李可染终生不忘!

 兰州家长 2023-08-27 发布于甘肃

李可染是中国近现代画坛五大巨匠之一,更是“李家山水”的开派宗师。

中国近现代画坛,李可染与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一起被誉为“国画五大百年巨匠”,同时也是广汇美术馆馆藏“十一大家”之一。

正是这三位恩师,让李可染终生不忘!

01 恩师 钱食芝

李可染的第一位恩师是钱食芝。从钱师学画,由山水入手,为时只有短短的两年,钱师年四十二岁抑郁而逝。

每当回忆自己学画的艰难历程时,李可染始终不忘少年时代的恩师钱食芝先生。

快哉亭,正是少年李可染幸遇钱师的地方。

钱食芝主要画山水,师承王石谷,李可染在旁边看他作画,一边看一边默记,回家能背临出全幅山水,画到积成一卷,就去请教几位画师。

李可染对画图“目识心记手追”,这非凡的才能,使老画师们大为惊讶,于是催促他拜钱食芝先生为师,学画山水,钱师也就欣然接受了这个小学生。

正是这三位恩师,让李可染终生不忘!
正是这三位恩师,让李可染终生不忘!

《苦吟图》李可染 1985年 纸本设色 纵85.8厘米,横52.3厘米 广汇美术馆藏 正在展出

02 恩师 林风眠

李可染青年时代,有幸结识他的第二位恩师林风眠 (1900—1991)。

1929年,李可染得知杭州西湖国立艺术院招收研究生,他和母亲商量,去杭州报考,母亲凑齐囊底二十元,支持他去求学深造。

论学历,他毕业于中专,相当于初中程度,报考研究生,意味着下决心,去超越七年学程。

论专业,李可染少年拜师,学的是国画山水,上海美专毕业创作,画的也是山水中堂。

而这次艺术院研究部招生专业是西画,按规定要通过油画主科考试,但李可染从没有画过油画。

幸好山东来报考的青年张眺主动分忧,毛遂自荐,教李可染画油画,先一起到西湖边去练风景写生。

临考时,李可染“逼上梁山”,一气呵成,画了门板大小的油画人体,这是李可染第一张油画作品。

正是这三位恩师,让李可染终生不忘!

主考官是林风眠,时任校长兼教授,他发现这个青年人画风雄厚大胆,画法用笔也很特别,个性强烈,气度不凡,便不拘学历,痛快地破格录取了他。

李可染后来在1977年所记《自述略历》中写道:“这对我来说,实是一个决定我一生的关键时刻。”

回顾学习生活,师生情谊,李可染感到收获之大,受益终生。

原来沉默寡言、性格内向、茫茫求索的青年人,这时不仅在素描造型的基本功力上打下基础,而且在思想上迅速成熟起来,获得“清醒的意识”,做着“坚强的努力”。

正是这三位恩师,让李可染终生不忘!

《瓶花》,约20世纪70年代 纸本设色 纵67.5厘米,横67.5厘米 广汇美术馆藏,正在展出

正是这三位恩师,让李可染终生不忘!

《苇塘鹭鸶》,时间待考 设色纸本,纵68厘米,横136厘米 广汇美术馆藏,正在展出

03 恩师 齐白石

李可染与恩师齐白石(1864年—1957年)的缘份,是从李可染与徐悲鸿的缘份开始的。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重庆,时处战争岁月,生活艰苦,看藏画机会不多,李可染有幸结识徐悲鸿。

不但在徐悲鸿筹建的中国美术院,可以看到陈列品、历代名画,还同时得到徐悲鸿的信任,常到先生家里看其个人的藏品。

正是这三位恩师,让李可染终生不忘!

徐悲鸿

徐悲鸿将自己收藏的齐白石精品一一展示给可染观赏,边看画边品评,这使可染大开眼界,看到齐画真迹近百幅。

李可染看了齐白石大量作品,佩服得五体投地。徐悲鸿说,你这样崇拜齐白石,有机会,我介绍你跟齐老先生认识。

时在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第二年,李可染收到了南北两份聘书:来自北平和杭州两份聘书,同时到了可染手里。

一份是徐悲鸿聘请他到北平国立艺专,另一份是母校、杭州国立艺专发来的聘书,到了北平(京)。

正是这三位恩师,让李可染终生不忘!

齐白石

李可染又一次面临关键时刻。

李可染后来说,他决定北上,是因为北平是中国文化古城,有故官藏画,这一代人最大弱点是笔墨巧夫差——北平有齐老在,有黄老在,他是一心冲着齐老师、黄老师来的。

1947年春,李可染带了二十张画去拜见齐白石 ——他拜师过程曲折而有趣。

正如齐白石所说的那样——“学我者生,似我者亡”。

李可染师从齐白石,却并未像其他同门一样仅仅着眼于恩师的笔墨技巧,而是专注于磨练心境、凝练形式,也就是李可染所说的“我在齐门十年就学了一个字'慢’”。

正是这三位恩师,让李可染终生不忘!

李可染《漓江胜景图》(1977年) 纵70厘米,横90厘米 广汇美术馆藏 正在展出

正是这三位恩师,让李可染终生不忘!

李可染《山堂清暑图》(1981年) 纵68厘米,横46.5厘米 纸本设色 广汇美术馆藏

正是这三位恩师,让李可染终生不忘!
正是这三位恩师,让李可染终生不忘!

【展览】 “共态时空:20世纪中国书画的视觉情怀”

【参展艺术家】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陈半丁、于右任、张善孖、沈尹默、于非闇、贺天健、潘静淑、朱屺瞻、郭沫若、郑午昌、吴湖帆、徐悲鸿、刘海粟、溥儒、潘天寿、丰子恺、黄君璧、林散之、李苦禅、张大千、钱松喦、马晋、沙孟海、林风眠、关良、费新我、蒋兆和、傅抱石、叶浅予、李可染、赵朴初、冯超然、何海霞、吴作人、陆俨少、谢稚柳、黎雄才、唐云、启功、关山月、杨善深、黄秋园、赖少其、田世光、吴冠中、宋文治、石鲁、程十发、亚明、黄永玉、黄胄、刘旦宅、范曾、周思聪、潘公凯、刘庆和

【展期】 2023年7月17日 至 10月31日

【地址】成都天府新区 蜀州路2699号

【交通】任意地图自驾至“广汇美术馆” C口

【地铁】一号线-天府公园A口 或 六号线-杭州路 B1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