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次发现!东莞举人庾赓堂为德庆进士为何曰佩所撰传记

 端溪文史 2023-08-27 发布于广东
关于何曰佩的较为详细的系统记载,最早出自道光《广东通志·列传三十》,道光《肇庆府志·》关于何曰佩的记载在引用道光《广东通志》的基础上,增加了何曰佩“铁门限”一事。光绪《德庆州志》的记载与道光《肇庆府志》相同,较为简略。

▲ 道光《肇庆府志》

近日,笔者发现东莞举人庾赓堂曾为何曰佩撰传记,虽不足千字,但其中多为史志未载之事,有相当研究价值。该文无标题,为行文方便,暂名为《何曰佩传》。
《何曰佩传》一文出自民国十三年(1924年)成书的《何氏族谱》,落款“为壬午科举人,署德庆州学正截选知县年家眷晚生东莞庾赓堂顿首拜撰”,不系年月。庾赓堂,字定湘,号起齐,广州府东莞县人。查光绪《德庆州志》,无庾赓堂记载。查民国《东莞县志》,庾赓堂在乾隆壬午年(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考取举人,由教谕迁直隶保定知县。著有《获经堂诗集》。另笔者查阅道光《鹤山县志》发现,庾赓堂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正月代理鹤山知县,四十七年(1782年)正月再次代理鹤山知县。”  再查廉江旧志光绪《石城县志》,该志记载庾赓堂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任石城教谕。何曰珮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秋回德庆,五十四年(1789年)秋去世。根据以上资料以及《何曰佩传》文中“丁未夏,得脾疾,公惧旷职,遂乞假归里。家在郭外,祖祠在郭内,谒祖祠后,未尝再入郭门,当事有欲求一面而不可得”一句,笔者推测,庾赓堂可能在乾隆五十四年后曾代理德庆州学正一段时间。由于资料欠缺,尚未定论。相比于方志,《何曰佩传》较为详细记载了何曰佩的生平,如笔者查阅此文才知道乾隆七年(1742年)状元金甡为何曰佩之师,何曰佩的《西游诗集》是前往广西途中所作等等。下为庾赓堂所撰《何曰佩传》,笔者试为标点,注释。水平所限,尚望读者指正。

何曰佩传[1]

何公讳曰佩[2],字缙华,号苍水,德庆州人也。先世佛果公[3],洪武元年自荆迁粤,卜居德庆。太高祖玄我公[4],任廉州府学教授。高祖义霖公[5],庠生。曾祖睡庵公[6],康熙乙卯举人,宰江西泰和、江南建德,有循良声。大父粤山公[7],父缉庵公[8],皆庠生,素着义方。公自少英敏,笃于孝友,家贫力学,应童子试[9],蒙太守王公讳元枢[10]首选。明年,受知于学使王公讳安国[11],补弟子员。王公复任,旋食廪饩[12],乾隆甲子科中式举人,时主试者为殿撰后官少宗伯[13]仁和金公讳甡也[14]。公甫晋见,即以国士目之。抵京后,款留寓所,谈古论今,口讲指画,娓娓不倦。乙丑,礼关报罢,公念大父年逾大耋[15],亟归省,适值大父属纩[16]之时,悲悼不已。甲戌,荐卷未售[17]。是岁金公视学安徽,携公幕席与其嗣君浯溪皆幕诸友,赋诗课文,而学益进。丁丑,遂登甲榜[18]。殿试后,馆选庶常[19],寻授翰林院检讨[20]。壬午,典试[21]云南。乙酉、戊子、辛卯三科,分校顺天乡试。矢公矢慎。大学士金坛于公讳敏中[22],有壁立千仞之称。今之官二品者,内而阁学则有尹公壮图[23],外而开府则有孙公永清[24]、觉罗公长麟[25],皆其门下士。余官在三品以下者,指不胜屈。得人之盛,佥以公为最当。公在谏垣[26],建言数事,均蒙俞允,备载《则例》[27]成案,而僚友敬畏。有不敢千以私者,时论目为铁门限[28],非虚语也。甲午,诰赠通奉大夫。是年,缉庵公捐馆[29]。公自京奔丧,极哀尽礼,每以未及乞养为憾。安厝[30]之暇,并念祖陇[31],有未立石者,悉倡封树。德庆旧有登云亭[32],为州人入北饮饯之所,颓圯已久,公倡议复建,为州人勗也。既门人何君永宁任廉州府灵山县令,遣使迎公,途经粤西[33],著《西游诗草》,藏于家。服阕赴补,由礼科给事中[34]历仕至大理寺少卿[35],勋懋着,郡人士咸奉为矜式[36]。乙已,恩赐千叟嘉宴[37],赉予最渥。寻蒙召见,赐对[38]移晷[39],询及家世甚悉。迨趋赴紫泉行在[40],恩礼有加。公方勉图报称,未敢引退。
丁未夏,得脾疾,公惧旷职,遂乞假归里。家在郭外,祖祠[41]在郭内,谒祖祠后,未尝再入郭门,当事有欲求一面而不可得。己酉八月初五日卒于家,寿七十有七[42]。初,公之宦京师也,吾粤人游京,咸言笃桑梓谊者,独公为最,而请托之言,每惮公而不敢发。公故儒家子也,京宦三十余年,依然寒素。诸葛武侯曰:澹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公庶几无愧焉。配李氏。子五人,由廪贡生肄业国子监,期满候选,讳光阳[43]者,长嗣君也。弟曰珧[44],处士[45];曰璠[46]宰生先公弃世。季弟名曰琦[47]者,为名诸生,其廉静嗜学,有公之风。此皆粤山、缉庵二公之诒谋远也。公房叔汉昭公[48]尝司训于吾邑,详道公之素行,迨予两秉州铎,更详其事,故不揣谫陋,乐濡毫而为之传。
壬午科举人,署德庆州学正截选知县年家眷[49]晚生东莞庾赓堂[50]顿首拜撰。


注释:

‍‍‍[1] 原文无标题,此为笔者校注时添加。
‍‍‍‍‍[2] 何曰佩:佛果翁十四世孙,为乾隆《何氏族谱》作序,有《西游诗草》四卷,《赋》一卷,《何苍水奏疏》八卷,皆佚失。
[3] 佛果公:佛果翁字西来,号觉世。洪武元年由湖北荆州府石首县迁居到广东德庆府端溪县。
[4] 玄我公:佛果翁九世孙何佐,字邦相,号玄我。万历丙申(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岁贡任阳山县训导,补福建兴化府训导,升廉州府教授。州两举乡饮大宾。
[5] 义霖公:佛果翁十世孙何景春,字敏芳,号义霖,为何佐次子。  
[6] 睡庵公:佛果翁十一世孙何濂,字衍周,号睡庵,为何景春长子。康熙十四年(1675年)中举,初任吉安府泰和(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知县,后转任池州府建德县(今安徽省池州市)知县,因清白传家而载入《德庆州志》。
[7] 粤山公:佛果翁十二世孙何挺材,字木君,号粤山,为何濂次子。
[8] 缉庵公:佛果翁十三世孙何煓,字熙昭,号缉庵,为何挺材四子。
[9] 童子试:即童试,取得生员的入学考试,是读书士子的晋升之始。应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统称童生。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阶段。县试在各县进行,由知县主持。一般在每年二月举行,连考五场。通过后进行由府的官员主持的府试,在四月举行,连考三场。通过县、府试的便可以称为童生,参加由各省学政或学道主持的院试。
[10] 王元枢,字斗南,号书门,山东济宁人,雍正十二年(1734年)任肇庆知府
[11] 王安国,字书臣,号春圃,时江南省高邮人,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雍正十三年(1735年)任广东学政。
[12] 食廪饩:经考试取得廪生资格的生员享受廪膳补贴。
[13] 少宗伯:清代礼部侍郎别称
[14] 金甡,字雨叔,号海住,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乾隆七年(1742年)壬戌科状元。累官至礼部侍郎。  
[15] 大耋,八十岁曰耋,《何氏族谱》记载,何曰佩祖父何挺材“寿八十五”。
[16] 属纩(zhǔ kuàng), 古代丧俗,人濒临死亡时,用新棉置于临死者的口鼻上,以验呼吸之有无,称之为属纩。
[17] 荐卷未售:已经推荐了的考卷叫“荐”,上榜公布为“售”。荐卷未售即考卷已经过推荐但仍然没有被录取意思。
[18] 甲榜:考中进士的别称。
[19] 庶常:即庶吉士,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在翰林院内学习,之后再授各种官职。
[20] 翰林院检讨:常以三甲进士出身之庶吉士留馆者担任,主要负责掌修国史。
[21] 典试:主持考试之意。
[22] 于敏中,字叔子,一字重棠,号耐圃,江苏金坛人。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领班军机大臣(首席军机大臣)。乾隆四十四年(1780年)去世,时年66岁,追谥为文襄。
[23] 尹壮图,字楚珍,云南蒙自人。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入阁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24] 孙永清,字宏度,一字春台,号契斋,江南金匮人。官至广西巡抚。
[25] 觉罗长麟:即爱新觉罗长麟,字牧庵,满洲正蓝旗人,先后为两广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陕甘总督。
[26] 谏垣:指谏官官署,即专职进谏官吏的办公场所。
[27] 则例:指依据法令或成案作为定例      
[28] “铁门限”的故事:何曰佩被派任顺天乡试分校官,一位有权势的官员出面说情,要求把女婿选上举人,主试官及其他分校官都徇情同意,但找不到试卷加批,知道是分配在何曰珮负责的范围之内,就把循情意思透露给曰珮,要曰珮办理。曰珮不同意,反把这个人的名字抹去。直到公榜,这个有权势的官员也无可奈何,称他为“铁门限”。
[29] 捐馆:指去世。
[30] 安厝:停放灵柩待葬或浅埋以待正式安葬。
[31] 祖陇:陇通垄,祖陇即祖墓。     
[32] 登云亭:登云亭,在城东五里登云桥上。始建于明永乐八年(1410年)
[33] 粤西,指广西。
[34] 礼科给事中:正五品,分掌稽核典礼事务。
[35] 大理寺少卿,正四品。大理寺负责审理中央百官犯罪,京师徒刑(强制服劳役)以上案件以及州县呈报的疑难案。有大案要案,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要派人联合审案,叫做“三司推事”,又叫 “三司会审”。
[36] 矜式:楷模。
[37] 千叟宴:乾隆五十年(1785年),清廷举办千叟宴,全国约有3000余60岁以上的老人共聚一堂,时任鸿胪寺少卿的何曰佩就是其中一员。
[38] 赐对:指帝王召见臣子对答问题。
[39] 移晷:即日影移动,文中意思为经过了一段时间。
[40] 紫泉行在:即紫泉行宫。
[41] 祖祠:即何氏大宗祠,位于德庆州城内乐善坊(在今德庆县城朝辉路三巷)。
[42] 寿七十有七:此有误,何曰佩生于雍正元年(1723年),卒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六十七岁,详见文章《何曰佩生卒年考》。
[43] 光阳,字昶心,号天镜。何曰佩长子。廪贡,国子监肄业,期满候选训导。
[44] 曰珧,字彦江。何煓次子。
[45] 处士:指未做过官的士人。
[46] 曰璠,字昆毓,庠生。何煓三子。
[47] 曰琦,字翘翰,何煓四子
[48] 汉昭公,佛果翁十三世何家煜,字汉昭,号倬波。乾隆癸酉(乾隆十八年,1753年)岁贡,国子监肄业期满,选授广州府训导,补授东莞县训导,署理教谕,历署新安县教谕兼训导事。秉铎宝安十二载。
[49] 年家眷:交情不深的人之间的客套称呼。      
[50] 庾赓堂,字定湘,号起齐。广州府东莞县人。据民国《东莞县志》记载,庾赓堂在乾隆壬午年(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考取举人,由教谕迁直隶保定知县。著有《获经堂诗集》。         

德庆文史创建于2015年9月,专注于发掘德庆乡土历史文化,分享泛德庆地区风土史情。你关注我,我致力于追寻历史本源。其他公众号转载本公众号原创作品需取得授权。欢迎读者转发分享。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