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丰盈的秋款款向我走来。接到江平老师的消息,得知自己将和江平老师、李瑞峰老师、陈凯老师、马界梅老师、于善荣老师一起合诵朱海老师的作品《和平的天空》,并发刊在中诗社的《诗路微刊》上,内心充满了期待和雀跃。要知道,这几位老师可都是中诗社专家级别的诵读大师,他们的专业本领和诵读水平一直都是我仰望的存在,能和各位老师合作,对我来说真是难得的一个学习机会。捧读朱海老师的《和平的天空》,感受着文字带给我的那份震撼。耳畔仿佛又响起了“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雄浑歌声。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跳入我的脑海中,我仿佛看到黄继光正用自己的胸口堵住敌人喷射的枪眼,邱少云趴在地上任凭烈火焚烧纹丝不动,还有第一个击落敌机的李汉,还有杨连弟、韩德彩……这些有名字的和无数没有名字的英雄,他们冒着炮火硝烟,在抗美援朝的战斗中舍生忘死,奋勇向前。是他们璀璨了祖国和平的天空,我们才能在和平的天空下享受阳光,享受生活,享受自然的美好。他们是民族的脊梁,他们永远是最可爱的人。面对这样一篇荡气回肠的作品,怎样诵读才能诠释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呢?为此我认真地备稿,仔细揣摩每一段、每一句的内容,标记出诵读的节奏,心里常记着江平老师的话,“气沉下来,深情感慨。”读到自己觉得满意了,便把音频发给了江平老师。很快,等来了老师的回音。通过语音交流老师先是给我以肯定,说基调、情绪节奏都是正确的,特别是节奏的处理上还可以再精细一些,建议我再深入体会一下, 并给我发来了李瑞峰老师通篇作品的诵读录音,让我做个基调参考。并反复提示我因作品是合诵,所以节奏处理上一定要保持一致。有了李瑞峰老师的音频,我的心里更有底了,静下心来反复聆听李瑞峰老师的作品,对比之下发现自己存在两个问题:一,平时受诵读习惯的影响,我的语速偏慢,抒情的成分过了一些,这样就少了一些气势,少了一些流畅。二,词句的抱团性处理得不够好。常常有意无意地把一句话进行了拆分,不恰当的停顿影响了语意的表达和抒发。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我又投入到一遍遍的练习之中。耳边还不时回想起江平老师的叮嘱,“不要有舞台的朗诵腔,气要沉下来,深情感慨的基调,最后部分再提上去。”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反复聆听李瑞峰老师的作品,让我更加明确了作品的诵读基调及节奏的处理把握,当我再一次把诵读干音发给江平老师的时候,获得了老师的认可,通过,收音。没想到第二遍就合格了,心里感慨:向优秀的老师学习,有优秀的老师指引进步就是快!当江平老师把制作好的合诵音频再发来提前欣赏的时候,再一次惊艳震撼到了我。“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前奏音乐一出来就抓住了我的心,特别有画面感,瞬间将我们带到了战火纷飞的战场,随后李瑞峰老师的声音浑厚荡出,几位老师的好声音也相继展现,再加上江平老师对配乐进行了专业化的处理,什么时候强,什么时候弱,什么时候配乐进行转换都编辑得恰到好处,使一篇作品下来,几位老师的声音、情绪、节奏与音乐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让原有的诵读随着配乐的融入再次升华,可谓声声如心。听后深感在震撼心灵的同时,又激发了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这就是音乐的力量,这就是诵读的魅力吧!当我还在合读的美声美诵中欣赏陶醉的时候,中诗社《诗路微刊》总期01832发表了制作精美的合诵作品,且短短两天,阅读量就近500。不由得再次感慨,一部好作品的诞生,台前幕后又有多少人在默默付出啊!在心里默默给中诗社点个大大的赞,凝聚力就是强!不禁让我想到了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成功不是精彩,一个团队的成功才是精彩!通过参加这次合诵,能近距离接触到这么多优秀的老师,从他们的身上汲取知识和营养,紫烟是有幸的。更有幸的是遇到了江平老师,不仅给了我这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更让我感动感恩感谢的是,老师虽然已是我们父辈的年龄,但在中诗社朗诵训练班十多天的培训中,依然每天坚持几个小时的学习陪伴,而且每天都是那样不厌其烦地引领我们分析作品,亲力亲为地进行示范,耐心细致地指导纠错,宽严有度的因材施教。在我们的眼里,他是那个带着眼镜,端坐在电脑前,桌上架着手机,一边给我们批改作业一遍在本子上机录的老师。在他的眼里我们都是好学生,不管作业完成的参差如何,从他的口中说出来的都是鼓励的话,并且教方法,让我们不为难,感觉跳一跳,够得到。作为长者,作为师者,作为专家,他从来不曾端着架子高高在上,反而和我们一起学习、探究的时候,布置作业的时候,甚至是在给我们指出问题、提出建议的时候,他说的最多的一句都是,什么什么什么,好吧?永远是商量的口气,征询的姿态。老师亲切谦和、老师的宽严并济让我们会因完成不好作业而有愧,老师的和蔼可亲,以至于我们常常会忘了老幼尊卑淘气地和他开些玩笑,气的他发表情包,然后马上又和颜悦色和我们谈诵读。而每当我们发些文字对江平老师表示感谢的时候,他却说:“不足挂齿,能和热爱朗诵的人一起学习是快乐的。”他还说:“有生之年尽可能把爱多撒点出去,不求感恩,不求回报,只愿大爱天下。“这是何种胸怀,何种气魄!
一次合诵,让我想到了很多,如秋一样,也收获了很多。感恩遇见江平老师,感谢遇见志同道合的你,为了我们心中的诗和远方,让我们继续在诵读的路上且行且珍惜。最后,借用小伙伴举重若轻同学的打油诗(因为说出了我的心声),再次感谢我们诵读路上的导师——江平老师,以及和江平老师一样默默为朗诵事业无私奉献的人!
(例如:在中诗社雁之希老师带领下,各个部门的老师们通力合作,每天雷打不动地、公益性地为朗诵爱好者提供朗诵指导、听音点评交流活动,他们不图回报,只为了心中的那份热爱,他们都是令我们敬佩的人)。


朱海,独立策划人;自由撰稿人;著名中国电视文艺策划人、撰稿人,诗人,词作家,剧作家。连续多年担任中央电视台春晚及各类大型综艺晚会和CCTV品牌栏目《综艺大观》、《音画时尚》、《艺术人生》、《民歌中国》、《星光大道》等策划、撰稿和监制。

飞行员王海、刘玉堤、张积慧、赵宝桐个个都是空战英雄别忘了第一个击落美机的是李汉 击落美军“双料王牌飞行员”的是韩德彩还有普通一兵罗盛教舍己救人为伟大的国际主义事业献身
一个享有和平天空的民族 必须掌握驾驭风云变幻的本领为什么我们还要让“天问一号”从和平的天空飞向遥远的火星
如果他们还活着——如果他还活着,一定是可亲可敬最可爱的耄耋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