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颐和园”这块匾额到底是谁写的?

 昵称52576270 2023-08-28 发布于河北

图片

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

侵肌水色夏无暑,快意天容雨正晴。

倒影山当波底见,分流稻接垸边生。

披襟清永饶真乐,不藉仙踪问石鲸。

这首诗,来自清朝的乾隆皇帝,题目是《昆明湖泛舟》,特别是头两句: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还是很不错的,平实中寄情于景,也被很多后人所引用。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既有皇家园林恢弘富丽的气势,又充满了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1998年12月,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颐和园中,匾额楹联几乎无处不在。我们详细解读颐和园匾额楹联,是对颐和园美景的深刻体会,也能更加感受到皇家园林的审美精髓和文化积淀。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3年8月27日,今天下午两点,本节制作人,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张世强老师,将在听听FM“小强讲北京”听听号,网络直播“颐和园:皇家园林博物馆”,欢迎您关注收听。点击本推送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进入聊天室互动。

图片

1

“颐和园”三字大匾是谁写的?



图片

著名园林学者、设计师夏成钢先生,在他的《湖山品题――颐和园匾额楹联解读》一书中为我们道出了这块匾额的来龙去脉。他的书中这样写到:颐和园匾额最初设计为竖匾,也就是斗匾,高三尺五寸,宽二尺六寸。或许为了避免逾越清漪园匾式规格,以及突出排云殿、佛香阁,最终采用了金漆九龙磁青底金字横匾。
     
《颐和园志》载:“东宫门匾额'颐和园’是光绪帝御笔。”《颐和园史话》称:“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颐和园修缮竣工,光绪帝亲笔'颐和园’匾额悬于大(东)宫门。”《颐和园楹联镌刻浅释》载:“光绪为表示孝敬,以博母后欢心,题额曰'颐和园’。”由此可见,东宫门金匾上的“颐和园”三个字确系光绪皇帝所题。

图片


按照清廷规制,皇家园林的正门或正殿上的匾额多由当朝皇帝书写。“三山五园”中的畅春园正门匾额为康熙题写。圆明园最初是康熙赐给皇四子胤禛的花园,圆明园正殿的圆明园殿额为康熙所题。胤禛继位后这个园子升为御园,所以,正门的“圆明园”匾额就为雍正所题。玉泉山静明园南宫门(正门)匾额为乾隆御书。香山静宜园东宫门匾额也系乾隆御题。所以,重修颐和园时光绪在位,其正门匾额理应由他题写,这样才符合清廷规制。也正是其匾额由光绪所题,所以才盖有“光绪御笔之宝”的钤印。

图片

然而,清代皇帝用印有一套严格的规制,如果是题写匾额,御玺要盖在匾的上方中间,即额头位置,称做“额章”。也只有皇帝亲笔题写的匾额,才能盖上“御笔之宝”之玉玺。
而臣属代笔匾文,或者钤盖皇帝“御览之宝”,下着臣子的落款和印章,或者仍旧盖皇帝的“御笔之宝”,也就是说,钤有皇帝宝玺的匾联之作,不一定就是皇帝亲笔,这在慈禧时期尤为如此。当然,也有民间传说,说这三个字是举人严寅亮写的,但这是皇家园林,怎么可能让一介草民来书写匾额呢,所以,这属于无稽之谈。

“颐和园”横匾上共钤有五方玺印:慈禧太后三方,居于匾额上部;光绪皇帝两方,居于右下首,这一布局宣示着皇太后与皇帝之间的君臣尊卑关系,也是园中唯一同时钤盖皇帝、皇太后宝玺的匾额,在宫廷制度严谨的清代这是绝无仅有的。


图片

“御笔之宝”是御书钤用诸玺之一,这块印玺主要钤盖在御笔书法上。这枚本应盖在匾额正上方的玉玺,在慈禧太后当政时却乱了规制,而是将她的“慈禧皇太后御览之宝”盖在匾额的正上方。“御览之宝”是鉴赏用印,一般是臣子所题匾额,皇帝鉴赏后盖上“××御览之宝”之钤,以示对臣子书法作品的赏识。而“颐和园”匾额正上方盖的是“慈禧皇太后御览之宝”,却将“光绪御笔之宝”盖在左边,实际上是让光绪“靠边站”了。表面上看是表示这三个字经过了老佛爷的审阅,且赏识,实际上表现出她独揽大权、和对光绪皇帝的打压。

图片

这实际上代表了当时两者的主次关系,在清代后宫不许参与朝政,即使是在政治上起到了很大作用的孝庄皇太后,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表现出来。但是在“颐和园”的匾额上,慈禧皇太后的印玺处于主导地位,可见清朝初期和晚期宫廷势力的对比,特别是后宫在政治中的地位。

1

这些印玺都有什么含义



图片

1

慈禧太后两方玺印的含义

慈禧太后玺印位于匾额正中为“慈禧皇太后御览之宝”

左首为“和平仁厚与天地同意”

图片

简单解释就是
作为帝王,其胸襟如同天地一样,平和仁爱宽厚。
即以深厚的德泽养民育物。

古人认为天地最大,它包容万物。天上地下;天阳地阴;天刚地柔。天地合而万物生,四时有序。咸丰说“圣人之心,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天地之理,本无偏倚。万物之气,本无乖戾” “中之至,则天命之性皆浑涵于吾心,而天地自安其所矣。” 意思与“厚德载物”类似。

慈禧这一印文显然受到咸丰的影响
这也是帝王之学的重点,制成印玺既是宣示,也是自勉。

右首为“数点梅花天地心”

图片

数点梅花天地心这一句出自《四时读书乐》之《冬》篇

木落水尽千岩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作者翁森,字秀卿,号一飘,是宋末遗民。因不愿做元朝的官而隐居浙江仙居乡里,办了个书院授徒讲学,极盛时弟子达800人。《四时读书乐》是一首歌咏读书情趣的旧诗,是很好的劝学诗。此诗被清代《四库全书》收录,民国初期曾被教育部部长叶楚伧编进国文教科书,为中学生所必读,可见这是在旧时很有影响的一首诗。

古人很重视劝学,从幼童的蒙学《三字经》到《四书》、《五经》以至《二十四史》、诸子百家,无不充满谆谆劝学。当然,这种助学宣扬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剥削阶级思想。而《四时读书乐》的主题虽然也是劝学,却没有那种世俗的读书做官、光宗耀祖的腐朽思想。它宣扬的是读书的高雅情趣,不以功名利禄为引诱。它把一年四季都视为读书的好时光,勉励人们勤奋读书,其基调是积极的。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冬天,昼短夜长,雪打门窗,一炉火一壶茶,读起书来,有滋有味:树叶掉光了,河水干涸了,群山枯槁,一片开阔;我也可以辽远地看清自己天賦的本性;对着书籍坐着研读,灯光不停地在壁上晃动;读到深夜,大雪已堆满屋顶,这时我可以高声大唱一曲。地上的火炉有焰的炭火,锅里正煮着茶;我就在这四面都摆满图书的房中读书。冬天读书的乐趣到哪儿寻找呢?就在那寒冷的冬天,只要绽开几朵梅花来,就可以看出天地化育万物的本心。您说这诗写得多有意思,冬夜读书,身心投入,座前灯,炉下火,屋外雪,全都交汇于四壁图书。诗意中,我中有书,书中有我,人书难分,彼此交融。尤其最后两句,以“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为读书之乐的归宿,格调高洁,给人无限遐想。所以说,这慈禧太后其实还是很会附庸风雅的。

图片

2

光绪帝两方玺印的含义

光绪帝的两方玺印为“光绪御笔之宝”

图片

“爱日春长” 

图片

“爱日”原指冬日,常比喻为恩德;古时又指儿子供养父母的时日。后来逐渐代指“慈母”,即母亲的恩德像冬日一样温暖。相当于“春晖”一词,是古人常用的词汇。


“春长”的“春”有年、岁之意,合起来就是“长寿、万寿”,即慈母长寿的意思。因为颐和园是孝敬慈禧养老而建,所以用此印章。

 清代奉行以孝治天下的国策,皇帝不仅以身作则,而且在文玩细节上也贯穿这一精神,从康熙开始,各代皇帝都制有“尊亲之宝”印玺,嘉庆、咸丰、道光、光绪又增加了“爱日春长”这方印,字体、形制大致相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