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富裕的扩散:(日本)追求现代化

 hercules028 2023-08-28 发布于四川

富裕的扩散(三)

★★★★★

追求现代化

1867年秋,日本封建幕府萨摩藩的重臣大久保利通,从首府江户(现在的东京)前往地方城市山口。他在10月14日会见了长州藩的领袖,提出一个建议:共同发兵江户,推翻日本的统治者幕府将军。当时,大久保利通已经联络好土佐藩及肥前藩的领袖,一旦强大的长州同意,秘密的萨长同盟便宣告组成。

1868年的日本,在经济上仍然是一个低度开发国家。德川家族1600年开始统治日本,1603年取得将军的头衔,日本天皇则被边缘化,成为纯粹仪式性的角色。德川将军为众封建领主之首,封建领主则各领其藩地并征税,其中统治萨摩的为岛津家族。领主又各拥武装家臣,亦即武士,管理一个类似中世纪欧洲的社会,行业界限分明,贸易限制重重,农民税负沉重。幕府以江户为首城,垄断并管制外国贸易,禁止外国人入国。政治与经济制度皆为榨取式的,国家是贫穷的

大久保利通(1830年9月26日—1878年5月14日)

但幕府的统治并非完全。德川家族虽然在1600年接管了国家,却无法管到每一个人。国之南边,萨摩藩的自主性就非常高,可以从琉球群岛跟外面的世界独立从事贸易。1830年,大久保利通就是出生在萨摩的首府鹿儿岛。身为武士之子,他后来也成为一名武士。由于自幼聪颖,很早就受到萨摩领主岛津齐彬的注意,也特意拔擢他。当时,岛津齐彬已经成竹在胸,准备以萨摩军推翻幕府,最终的目的则是要跟亚洲及欧洲进行贸易,废除老旧的封建经济制度,建立一个现代的日本国。1858年,岛津齐彬骤逝,这个计划胎死腹中。他的继承人岛津久光较为谨慎,至少初期如此。

这时候,大久保利通愈来愈相信,日本只有推翻封建的幕府才有明天,最后他也说服了岛津久光。为了师出有名,他们以不满天皇被边缘化为包装。大久保利通与土佐藩签署的协约强调:“一国无二君,一家无二长,政府只交付给一个统治者。”但真正的目的并非只是恢复天皇的权力,而是要彻底改变政治与经济的制度。土佐那边,坂本龙马为签约人之一。正当萨摩与长州动员军队时,坂本龙马向将军提出一项为数八点的计划,敦促将军辞职下野以避免内战。计划极为激进,尽管第一点明言:“国家的政治权力应回归皇室,一切号令应出于皇室。”但其内容远不止于天皇复位,第二、三、四、五点分别申明:

二、建立两个立法机构,一上院,一下院,政府一切措施均应本诸民意。

三、贤能之士,无分王公、贵族、平民皆得为国建言,已经失去作用的传统机构则予废除。

四、外交事务之执行应依循适当规范,并以民意为基础。

五、过时之立法与规范应予废止,择取一部新而完备的法典。

德川庆喜将军同意下野,1868年1月3日,宣布明治维新;孝明天皇逝世后一个月,其子明治即位。这时候,萨摩和长州的军队虽然已经占领江户及皇城京都,却仍担心德川幕府夺权并恢复将军统治。按照大久保利通的希望,德川幕府最好就此走入历史,于是说服天皇废除德川藩并没收其领地。1月27日,前将军德川庆喜对萨摩及长州军队发动攻击,内战爆发,双方缠斗至夏天,德川幕府覆灭。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进入制度改革的过程。1868年,封建制度废除,政府接管三百处封地,改划为府县,任命官员治理。税务由中央集中管理,现代化的官僚体系取代旧有的封建体系。1869年法律面前所有社会阶级一律平等开始实施,迁移及贸易限制取消。武士阶级废除,此举不无防止叛乱的作用。私有土地财产权开始实施,人民可以自由就业并从事任何买卖。政府开始投入基本建设,一反专制政权对铁路的态度,1869年,日本当局开辟了东京至大阪的轮船航线,并在东京与横滨间兴建第一条铁路。制造业也开始发展,大久保利通时任大藏大臣,负责工业化之推动。在这方面,萨摩藩主早已领袖一方,兴建工厂,生产陶器、大炮及棉线,进口英国纺织机,1861年就创办了全日本第一家棉纺工厂,还兴建了两座现代化造船厂。1890年,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接受成文宪法的国家,产生了君主立宪、民选的国会及独立的司法。在亚洲,这些改变是使日本成为工业革命主要受惠者的关键因素。

日本维新三杰: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和木户孝允

坂本龙马

19世纪中叶,中国与日本都是贫穷国家,因专制统治而积弱不振。多个世纪以来,中国的专制君主一直忌惮改变。中国与日本之间虽有相似之处——德川幕府在17世纪也禁止海外贸易,一如更早时期的中国皇帝,抗拒经济及政治的改变——但也有显著的政治差异。中国是一个由皇帝统治的集权官僚帝国,但在权力上皇帝也有力所不能之处,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叛乱的威胁。1850年至1864年之间,整个中国南方遭受太平天国之乱肆虐,战争加上饥荒,死亡数以百万计。但皇帝所遭到的反对并非制度面的。

日本的政治制度结构则不同。幕府将天皇边缘化,但如前面所说,德川的权力并非绝对,诸如萨摩藩这样的地方不仅维持独立,还能按照自己的利益大做外国生意。

和法国一样,对中国及日本来说,英国工业革命一项重要的结果就是彰显了他们在军事上的不堪一击。1839年至1842年之间,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的海上力量让中国人抬不起头来,同样地,1853年美国海军舰队司令佩里率领战舰驶入江户湾,对日本人来说,何尝不是如此。经济的落后导致军事上的落后,此一现实不仅刺激岛津久光推翻幕府将军,同时也推动改变,最后导致明治维新。萨摩藩的领袖们明白,经济的成长——乃至日本的生存——唯赖制度改革才足以达成,但幕府将军却抗拒改革,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权力与现行制度是不可分的。既要改革,就必须推翻幕府将军,而他确实被推翻了。中国的情况相同,但政治机制却有别,推翻皇帝谈何容易,事情也只有等到1911年才成功。中国人不思制度的改革,只想要进口现代武器跟英国人一较高下;日本人却不同,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军火工业。

美国佩里舰队的旗舰“萨斯喀那号”(Susquehanna),蒸汽明轮护卫舰,1850年建造,排水量2450吨,搭载9门炮,船员300人。

1853年7月8日,日本嘉永六年六月三日,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官马修·佩里率领4艘战舰,出现在扼守江户湾要冲的浦贺近海,船上的大炮瞄准了岸上的炮台,随之而来的是佩里率300名全副武装的美国士兵登陆。第二年的2月11日,佩里率领7艘军舰、200门大炮和1000多名战斗人员再次来到江户湾。在武力威逼之下,幕府在3月31日与美国签订了《日美神奈川条约》,两个月后又追加签订了《下田条约》。西洋各国闻到日本开国后接踵而至,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日本又先后同俄、英、荷等国签订了类似的“和亲条约”。到1858年,德川幕府还与美、俄、英、荷、法五国签订了有关开港、领事裁判权、居留地等内容的《安政五国条约》。从此,日本正式地步中国的后尘而开国了。

日本民族没有中国人那种“天朝大国”的心态,不把外民族统统视为“蛮夷”。面对列强挑战时,不是盲目抵制,而是明智地选择了开放国门,并采取向西方学习的积极态度。值得深思的是,佩里率领舰队粗暴地踢开了日本的国门,但日本人不仅没有把他当作侵略者,还将其作为开国的恩人来纪念。

北米合众国水师提督培理上陆纪念碑

不仅在横须贺市建立了一座佩里公园,还在当年美国黑船登陆的地方,树立了一座纪念碑,上面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亲笔手书“北米合众国水师提督培理上陆纪念碑”。日本近代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更是写道:“美国人跨海而来,仿佛在我国人民的心头上燃起了一把烈火,这把烈火一经燃烧起来便不会熄灭。

对于19世纪的挑战,由于一些初始的差异,每个国家的回应也就不同,因此,面对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关键时期,日本与中国便出现了巨大的差别。当日本的制度正在转型,经济正在快速成长之际,在中国,推动制度改变的力量却相对薄弱,榨取式制度持续当道,最后在******下转向更糟的方向。

——END——

本文来源:《国家为什么会失败》德隆·阿西莫格鲁 / 詹姆斯·罗宾逊著 ; 李增刚译—湖南科技出版社, 2015. 6,ISBN: 9787535780348。部分内容由编者整理,注释从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