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彤甫《江南渔港》赏析

 8金戈铁马8 2023-08-28 发布于江苏

余彤甫《江南渔港》赏析

2020-10-12来源:江苏省美术馆

播报

余彤甫 江南渔港 镜片 纸本设色 69 x 136cm 1972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钤印 彤父(白文)

余彤甫(1897—1973),江苏苏州人,别名彤父、昌炜,字彤甫、彤父。当代山水大家,新金陵画派成员。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和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美术系,兼任商务印书馆特约编辑,江苏省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苏州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余彤甫先生早年师从于现代山水画家樊少云,并深入研习吴门细笔山水之法,颇有所得,仿摹文征明作品几可乱真。作画擅用小笔勾、点、皴、擦,功力深厚。会水彩,并借用水彩的晕染,与传统笔墨皴点结合,构图上也吸取西方透视法,使作品层次清晰、恬淡清新。被江苏省国画院聘为首批画师时,余彤甫先生已年值六旬。随后他参加了由傅抱石、钱松喦带队的二万三千里写生,此行对他的创作理念、题材、画风都产生重大影响,突破了过去“善绘小画,妙趣横生”的称誉,笔力秀劲潇洒中更添胸襟开阔、气势雄壮。之后他更是深入生活、变古为新,着手创作巨幅长卷《长江万里图》,可惜未能全部完成。

江苏省美术馆藏《江南渔港》为余彤甫晚年佳作,题材是画家熟悉和喜爱的江南水乡景致。远处天空开阔、水色空蒙,船帆点点,往来于湖面。中景则用实笔细画停靠于湖中小岛、绿洲的渔船、小桥和房舍。近景只绘一角山峰,突出居高之意、视野之宽,湿笔以大片绿色铺抹农田和绿洲,其间点上在田间隐隐忙碌的农人,再用墨色勾出树木枝叶并以淡淡的花青晕染,以展现江南山林烟岚的意境。画面从远到近由虚渐实,细腻丰润。除墨、绿二色,另只用极淡的赭石铺染天空和山水,传达出暮色降临,渔民满载一天辛劳收获的场面和秀丽空灵的江南意蕴,恰如李白诗中所云:“湖阔数千里,湖光摇碧山。”(江苏省美术馆 庄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