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作为新乡村叙事起点的传统经验 (一) 传统乡村叙事的主体立场与主体建构 (二) 传统乡村叙事的文化逻辑与叙事支点 ![]() ![]() 二、第三次文化裂变与乡村叙事语境的转场 (一) 信息化与全球化:乡村社会的第三次文化裂变 (二) 乡村文化元素的变异 ![]() 1. 农民身份的变异:历史转场中“熟悉的陌生人” ![]() ![]() 2.土地:从“命根子”到多元化的生产要素 ![]() ![]() 3.粮食:从食品到商品 ![]() ![]() 4.农具:从工具到展品 ![]() ![]() ![]() 5.宗族伦理及人际关系结构的离散:虚拟化与仪式化 ![]() (三) 二元对立的化解与叙事支点的转移 ![]() ![]() 三、新乡村叙事的文化逻辑和叙事支点 (一) 乡村叙事的文化逻辑:从线性的二元对立到立体的多元共生 (二) 文化“乡愁”:告别正在消逝的“村庄” (三) 生态关怀:自然与人文的双重焦虑 (四) 新乡村人物形象的书写 ![]() ![]() 四、新乡村叙事的美学形态与叙事范式 (一) 基于多元冲突—融合—共生的崇高美学 (二) 作为美学原则的“真”与非虚构策略 ![]() 1.琐碎的细节真实与地方性知识书写 ![]() ![]() 2. 深入“田野”与口述实录 ![]() ![]() 3.方志体与史传体 ![]() (三) 基于主体、视角与对象的叙事范式重构 ![]() 1.叙事主体的深度重建 ![]() ![]() 2.叙事视角的多维拓展 ![]() ![]() 3.叙事对象的时空扩展 ![]() ![]() ![]() |
|
来自: skysun000001 > 《单位文章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