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成正比,这几条提高记忆的秘籍,你要先记住!

 雨后阳光609 2023-08-28 发布于山东
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成正比,这几条提高记忆的秘籍,你要先记住!

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成正比。

学霸的记忆好,记忆好的都能成学霸。

学会一个知识的本质就是记住。记住定义、记住概念、记住模型、记住思路……

这篇文章帮你剖析记忆的几个误区,最后会给你几条干货建议,学会任何一条,都足以让你成为学霸。

误区一:记忆大师靠聪明

1973年,诺贝尔奖得主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做了一项研究。

他们给象棋大师、一级棋手和业余新手5秒时间,让他们观看一盘国际象棋的中局布局。5秒后,要求参与者复现棋子的位置。第一次实验中,象棋大师的记忆准确性为64%,—级棋手为34%,业余新手只有18%。

初学者即使花30秒时间,一般也只能记住几个细节。而大师们只要看上几秒钟,就能记住整个棋局。是因为象棋大师更聪明吗?并不是,只是他们经过多年的训练。

西蒙在论文中首次提出专业技能习得的十年定律(10 years rule)。国际象棋大师在长时记忆中存储5-10万个棋局组块,获得这些专业知识大概需要10年。

但是,对于随机摆放的棋子,象棋大师与普通人一样,只能回忆起五六个棋子!

下了一辈子象棋的大师,如果见到的不是熟悉的结构,他们也毫无优势可言。

谁不是天生的记忆大师。根本不存在特殊的记忆能力!

要想记住某些东西,必须科学的方法和长期的练习。

误区二:只要花时间就能记住

很多父母逼着孩子背诗词、背单词。他们认为孩子只要多花时间,多看多背,就能记住。

董宇辉讲过自己少年时的一段经历。他当时为了背一个单词elephant(大象),他把字母写在手上。走路也在背,摔一跤起来继续背,走到教室发现自己的手磨破了皮也不知道。就elephant这个单词,他背了一星期。

他讲这一段经历,只是鼓励莘莘学子要勤奋。

可是,如果每一个单词真的都需要一星期才能背下来,那就不用学英语了。

记忆当然需要花时间,但只花时间就能把东西记住,天底下可没有这么简单的事。

任何一个父母逼着孩子去背诗词、背单词的时候,自己可以去尝试一下。仅仅是初中的古诗、古文,99%的成年人都不会。

误区三:听懂了就能记住

很多学生上课不记笔记,听课就带着耳朵。一听就会,一考就废。

听懂和记住是两码事。比如,这篇文章的每一字你都能看懂,没有任何理解难度。请问,文章前面说了什么?90%的人看到这里,之前的内容就都忘光了。

人的短时记忆容量非常少,只有7个信息左右(±2)。前面讲的那个国际象棋大师的例子就是如此。一旦棋子没有规律的乱摆一通,即便是下了一辈子棋的大师,也只能记住五六个棋子。

所以,看书、看答案似乎看懂了,自己做的时候很可能不懂。因为你只是在看过程,没有真正学会,没有真正记住背后的模型和规律。

误区四:记住就不会忘

很多家长和孩子都有一个不切实际的奢望。认为只要花了时间,今天记住了,明天就不会忘。

其实,遗忘才是必然的,记住才是偶然的。

为什么今天记住的东西明天就忘了?平时记住的东西,考试时为什么就想不起来?

因为遗忘是人类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你只有随时忘掉一些东西,才能腾出时间记住或思考更重要的东西。

什么都不忘其实是一种病,叫超忆症。这种人不能忘记任何痛苦的经历,每天有无数的细枝末节占据自己的大脑,使得自己无法正常思考。这类人学习和决策很困难。

主动记住重要的事,这才是最重要的。

而即便是重要的事,只要你不重复,也会慢慢忘记。

怎么办?

说了这么多误区,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让想记住的知识都记住,考试的时候都能想起来?

下面我会给你几条干货建议,拿走即用:

1、建立结构性记忆

《金字塔原理》这本书中讲过一个经典案例:

“我想去买份报纸,你有什么要我带的东西吗?”

妻子在你走向衣架拿外衣时说:“太好了,看到电视上那么多葡萄的广告,我现在特想吃葡萄,也许你可以再买袋牛奶。”

你从衣架上拿下外衣,妻子则走进了厨房。“我看看咱们家的土豆够不够。对了,我想起来了,咱们已经没有鸡蛋了。我看看,对,是该买一些土豆了。”

你穿上外衣向门口走去。“再买些胡萝卜,也可以买些橘子。”

你打开房门。“还有咸鸭蛋。”

你开始按电梯。“苹果。”

你走进电梯。“再买点儿酸奶。”

“还有吗?”

“没有了,就这些了。”

不出所料,你回来的时候也许只能拿回来报纸、葡萄和酸奶。

人的短时记忆容量非常少,所以你要学会建立结构性记忆,这样才能记住更多东西。

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成正比,这几条提高记忆的秘籍,你要先记住!

2、多做提取练习

要想提高记忆效率,就不能只是反复看书。看书只是输入,你还缺少加工和输出。

提高记忆效率最好的方式,就是逼着自己回忆。

虽然回忆的过程很痛苦,而且经常回忆不全、回忆出错。但这种努力是值得的,能够大幅提高你的记忆效率。你真正能够记住的东西,比那些只看书的学生多得多。

你平时多做这种回忆和检索知识的练习,考试的时候就能游刃有余。

3、间隔重复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当知识出现遗忘的时候,是最好的复习时机。

有大量研究表明,间隔练习能大幅提高记忆效率。所以你不要短时间地集中大量重复,要给自己的练习创造一定的间隔。

比如你准备拿出一个小时背单词,就不要连续一个小时背;要分成四个时段,每次只背15分钟。

再比如你要在考试之前拿出4个小时复习,就不要集中在一天复习;应该是分成四天,每天一小时。

4、接纳不完美

由于记忆是不完美的,遗忘是必然的。所以你回忆的时候,一定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

这时候你特别需要成长型心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你要多看到自己的进步,而不是盯住自己的不足。

心态决定方向,方法决定效率。

没有记忆方法可以学习,但如果心态上急于求成,什么方法都不会有效果,甚至可能背道而驰。

总结

记忆能力,决定了学习效率。

一个能够记得更多、记得更快、记得更准的孩子,一定不能只靠聪明,一定要靠方法。

而一旦孩子有了记忆的方法,他就会学得更快、记得更多,就会进入越学越好的良性循环。

记忆有方法,学习有妙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