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去爱?有个前提:分清女人有什么用,男人有什么用?

 小贤心理 2023-08-28 发布于江苏

友情提示:本文总共5133字,阅读需要大概8分钟

人生的不幸,从物化自己开始,你要的是人生,而不是圣人。

生活的不幸,从没有自我开始

清朝亡于1912,至今已106年了。

是的,大清早亡了,但在此时此刻,女性们要摆脱被物化的处境,依旧道艰且阻。

可是人们总是会一不小心的,有意无意以相貌取人、执起偏见,甚至将女性物化。

毫不夸张的说,女性想在这个社会好好生存,总是会有千般难:

你犯错,被踩踏说女子无能;

你满面春风一切顺意,却又被冷眼看待,嘲讽成借势上位。

甚至,你稀松平常在路边走过,都会有路人甲乙丙丁对你品头论足。

最近朋友说家里给介绍了一个相亲对象,朋友妈妈直接说:

“不要炫耀你的学历啥的那些了,你一说了,就没有男人理你了。”

哎!

果真是这样,男人们只需要一个傻姑娘给生儿育女就够了,他们不需要你有多高的学历,不需要你会思考,有主见,最好就是全听他们的,然后还要按照他们的喜好穿衣打扮给朋友们看。

婚姻对于有点能力,心理觉醒的女孩子来说,不可能是必选项了。

因为觉醒的她们没有办法把自己装成傻子,去逗另一群傻子开心。

她们也不太想委屈自己。

然后,就成功的单身了。

许多男人不需要一个比他们聪明的多的物种在身边来在他们身边,控制不了你是比其他任何因素都更让他们觉得不爽的。

他们自以为能通过情感和不舍,捆绑住女人从而攫取利益,可是女人受了教育以后,有了经济能力以后,他们没有办法再做到这些。

这就是许多优秀的大龄女生主动选择单身的原因,以及婚姻不顺利的原因。

世道变坏,就是从物化女人开始的,更确切的说是从原生家庭开始的。

一个女人,生得太漂亮,然后嫁给一个人尽皆知的富豪,在许多人眼里是有罪的。

一个女人,生得太丑,然后还想要飞上枝头变凤凰,在许多人眼里是可怜的。

什么是物化他人?

就是评判一个人的好坏不是以精神上的指标(如性格、道德),而是以纯粹物质的指标判断。

例如判断女性怎样,用她的脸蛋、身材说话;

判断男人如何,就看他会不会赚钱,买了几套房几辆车;

而看学生是否优秀,则是仅仅以学习成绩为标准。

我的女儿比儿子还强。

一个习惯于取悦他人的女人,首先是把自己放到一个受害者角色,作为女性,我该是忍辱负重的,孩子年幼就该妈妈负责,家庭琐事就该妻子包揽,父母生病就该女儿照顾。

所有的事都是我应该,而不是我愿意。

而后,被压抑的自我意愿又会转为无形的控制,控制着老公、控制着孩子,以老公为荣,以孩子为傲。

而控制中容易滋生反控制,被控制的老公可能出轨,被控制的孩子可能叛逆。

而面对众叛亲离的失控,怀抱着取悦他人魔咒的女人。

首先想到的是“我哪里错了,我到底哪里做的不好?”

“因为你太胖了男人跑了,因为你书读的太多了没法沟通,因为你烧的菜太咸了,因为你做的汤太淡了,因为你关门太响了,你的笑声太大了……”

自己先给自己下了定义,贴了标签。

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孩子要拼尽全力,最终只是得到一句“还行”,就能特别开心了。

心理学家李雪分享她妈妈对她的PUA简直是描述精准:

无论如何都不夸赞自己的女儿,自己的女儿做错任何事都要放大。

一直一直打击孩子的自信,突然有一天她妈妈夸了她一句,简直让她痛哭流涕,感动极了,觉得终于链接到了母爱的到了母亲的认可,她自己的感觉就是:“

我妈妈这个时候让我把心挖出来表示对她的爱,我都一定可以!”

直到成年后的她幡然醒悟,停止了对母亲认可的追求,接纳了自己的母亲就是一个不懂怎么去爱,内心也没有爱的妈妈,才终于放过了自己。

不是所有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很多人不想承认这一点,还要不停的牺牲自己甚至牺牲自己已经结婚的家庭去满足自己的原生家庭的认可,甚至还要把子女挣的钱给自己的父母以及自己的兄弟姐妹来企图得到原生家庭的认可。

这样的人终其一生都是悲剧。

而且还会延续家族的PUA特质,继续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进行精神控制,希望孩子更加“优秀”。

所有不自信的人,还用说,都是童年被父母打击的。

如何去爱,有个前提,需要区分喜欢和爱、区分人和物的关系。

比如我们喜欢一朵开在田野、开在山间的花,然后摘了这朵花回去。

那么花会怎样?

它我们手上只有片刻的存在,然后很快凋谢。

如果我真的爱这朵花,会想要怎样让它存在得更久,怎样去疼惜它,给它阳光给它水,给它所需要的环境。

这样的感情和行为才是爱,不是喜欢。

回到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其实人有时候有一种本质的原始的冲动,当我们认为爱一个人的时候,会把他当成物,会去物化他。

就像《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的男主,他对妻子只会控制,恨不得在妻子的内裤上装一个铁拉链……这其实都源于他的不安,他无法和妻子平等的互动,他的“爱”是占有,是物化了对方,就像摘下那朵花一样。

某知名美食作家在一本崇尚品质生活的杂志上发文,表示不久前自己所参加的晚宴,最好味的菜品不是该店的招牌,而是席间的大学生美人,曲线玲珑善聊能喝,会哄大哥们开心,一席全是男性的酒宴就靠她添滋味,或许大哥们高兴了还会有人为她提供发展的机会。

这种心态,或许可以称为典型的油腻代表:

席间的女生不是女生,只是为了让各位大爷们开心的工具,与桌上的菜品毫无二致。

在这位作家的眼里,女生的存在不仅像个供取乐的物品,价值也由自己和其他男性来秤斤两,那个空间里膨胀的都是男性的意志和需要。

并不只是手握权钱的人才会如此,普通人也可能无意识的萌生油腻的倾向:娶妻就是生孩子,照顾家务 /(嫁汉就是穿衣吃饭),我每月交帐回家/(烧汰扫煮),就已尽义务,再要多的是无事生非。

这是油腻感的第一个面向:物化自己和他人。

“男人如果在追你的时候是都对你不够好,那结婚以后那你就惨了。”——

这种观点不知道害了多少男人女人——女人把自己当做猎物或商品,待价而沽,男人就要拿出相应的东西来交换,例如物质保障,体贴的行为,委曲求全的姿态等等。

这样的关系中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物化了自己,也物化了对方,没有看到自己是一个可以鲜活真实的人,也没有机会创造出一段真正亲密真实的关系。

这种交易性在关系的最初就定下了基调。

欢乐颂中的樊胜美是整部剧中最物化自己的人,也会物化来到她身边的男人。

同时也是因为她所成长的家庭一直在物化她,她没有学会如何看到自己尊重自己爱自己的能力。

根据大家熟知的吸引力法则,吸引心智成熟的暖男的一定是心智同样成熟的暖女。

因为只有真正的成年人才会喜欢成年人,小孩子之间才会彼此吸引。

那些喜欢小萝莉的大叔通常自己也只是有着大人躯壳的巨婴而已。

而女人会迷恋被讨好被呵护的状态,并对此产生依赖这本身也是心智不够成熟的表现。

可能很多人会有疑惑,不对呀,我就看过一些任性不靠谱的女孩旁边有个特别温柔好脾气的男人,或者反之。

有个概念我们需要理清的是,暖男是心灵深处对关系有着安全感并有感知他人能力的人,而且自我价值较高。

心智成熟的人才有完整的自我,有了完整的自我才可能真正开始关注“我们”,才可以在关系中做到很好的平衡。

他们会让身边的人很舒服,体贴而不谄媚,真诚而不刻薄,幽默而不低俗,博学而不卖弄。

这样的人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暖男。

而暖男是珍稀资源,如同珍贵矿石一般是需要长年累月积累而来的,需要很多机缘共同发生,比如琥珀的形成就需要松树的油脂,而且要气温足够热,让油脂分泌,还需要有小昆虫,还有地壳的变化,足够长的时间等因素,少了任何一个因素琥珀就不可能形成。

暖男的形成也是如此,他通常都有一个相对健康快乐的童年,父母的感情通常不算太差,家庭中有习惯表达爱表达关心的氛围,在成长过程中也没有遭遇过太严重的创伤性事件(例如:被寄养,被侮辱,被性侵犯等),还需要后天不断精进地修炼自己的心性。

这些条件都需要同时满足,少了任何一个都不造就不了一个暖男。

暖女也一样,一个心性成熟的女人一样需要这些条件。

真正对等的感情是什么样的呢?

所谓男女平等,是不把自己当成弱势的一方,从而占尽对方便宜。

只有当双方站在平等的位置上,才能在分开时有一个体面的结局。

有些被物化的女生想把嫁人、谈恋爱当做提升阶级的途径,殊不知,男人远比她们想象中要精明得多。

曾经有一个波尔斯小姐在报纸上发征婚广告:

本人25岁,非常漂亮,谈吐文雅,有品位,想嫁给年薪50万美元的人。

我约会过的人中,最有钱的年薪25万,这似乎是我的上限,但这离我心目中还差很远。

你也许会说我贪心,在纽约年薪100万才算是中产,本人的要求其实不高。

一个叫罗波坎贝尔的华尔街金融家给她回复说:

亲爱的波尔斯小姐:我怀着极大的兴趣看完了你的征婚,我年薪超过50万,符合你的择偶标准,但是如果我和你结婚,这是一笔非常糟糕的买卖。

你的优势是你有迷人的外表,但是很可惜你的外表是贬值资产,随着年岁的增加,你的美貌会消逝,而我的钱是增值资产,一年一年我的收入会逐年增加。

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和你结婚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

十年以后,你的价值堪忧,一但价值下跌就要立即抛售,而不宜长期持有,所以如果你不增值的话,很有可能会被人所抛弃。

建议你,与其找一个年薪50万的人,不如把自己慢慢变成50万的人更牢靠。

这个金融家的话听起来可能有点残酷,现实的确如此。

你在盘算着能从别人手里拿下多少东西,别人也在评估着你的价值到底有多少。

求人不如求己,再好的副驾驶,也不如自己手握方向盘。

爱,不仅仅是满足自己或者对方的需要。

我们很多人把爱当作交换的砝码和工具,这其实是一种操控,而不是平等的爱。

如果一定要有先后,那么请允许爱在前,需要在后。

我们总是忘了,女性同样有血有肉有灵魂、有独特的人格和精彩的故事。

就如《简爱》中有一段极为经典的自述:

你以为我贫穷、低微、不美、渺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和你有一样多的灵魂,一样充实的心。

与其一味愚蠢的偏见,不分轻重的物化和贬低,还不如沉下心来审视女性的灵魂。

人的热血、人的温情、人的精神品格才是生命中弥足珍贵之物。

生而为人,希望你我都可以拒绝物化他人,也拒绝自我物化,活出光和热,而不是活成一串数字或一个物品。

不走“物化自己和他人”这一遭,就不可能懂得世间规则的底层逻辑。

一直在这条路上走,你就不会得到更高级的关系和乐趣。

这就好像“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一样。

一开始所有的人都是灵魂,后来多数都变成一堆数据。

数据和实力的对抗雕琢了你,最终你们重新回归到灵魂层面的惺惺相惜。

我从不反对“物化”,我反对停留在“物化”。

停留在“物化”,就会变成僵化。

你不会希望你一直是一个23岁165cm硕士学历C罩杯6分女。

他也不希望他一直是一个30岁178cm有房BAT高管男。

人可以有标签,但最终的胜负手不来自标签。

我也不反对套路和话术,但我反对“把套路当成全部”。

几句好听话谁都能学会,好话背后的思维模式是什么?

如果你的确是个俗人,只爱有钱有权的人,那你还不如表现出真实的自己,让愿意接受这一点的人来考察你配不配得上你想要的。

如果你就是清高,对别人的心性贵贱有要求,那你就不要羡慕别人嫁给拆迁户不用上班。那份福气你享受不了。

虚伪、忍耐、装13,所有不幸都从此而起。

只要不自我PUA,别人的无谓指责都是浮云,爱哪哪去。

现实的问题,尽量在现实上去解决,解决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

好男人是这样的:

一个女人, 胖没有关系, 年华不在没有关系, 赚不赚钱没有关系, 煮不煮饭没有关系, 生不生孩子也没有关系, 你开心就好了~

你不开心的话, 花钱买你开心也是值得的。

并非偶像剧看多了,褪去年少的骄纵任性, 经历摔打和人情世故,深深地觉得:

女人值得如此对待。

男人也值得如此对待。

人值得如此对待。

人并不是拿来用的。

一个灵魂存在的本身已经是温暖和爱。

女人是拿来什么用的?

男人有什么用?

我可以看得清楚这世间谁在用,谁在愿意被用,但于我,从此不愿意从这个向度考虑问题了。

允许自己成为人,也同时允许别人成为人, 而不是物。

如果连自己都觉得【我非得要提供某些使用价值给对方】才值得被爱,那么,被别人物化也是很自然且合情合理的。

这个关系,一开始就歪掉了。

因为我提供了某些价值给对方的时候, 必然要求对方也提供等价交换。

首先是允许自己成为人。

至关重要。

即使会有心慌, 不安, 没有关系,看着这个情绪。

我就是没有使用价值,我就是不愿意提供使用价值。我需要的是能量纯粹的流动。

当然,无论男女,这样的标准是很高了。

高到没朋友。

哈哈, 那就没朋友好了。

我们又不是没有玩具~

一个人的幸福开心并不会比两个人少。

心理的问题,一是要有觉察,二是想办法自我照顾,

找一切机会去做让自己感觉美好的事情,不管大小;

或请家人、朋友帮忙,或谈谈自己的担心,实在搞不定就找咨询师。

作者简介:贤弘老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