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良造商鞅,相邦吕不韦,丞相李斯,历史上宰相的称谓都有啥?

 贺兰山民图书馆 2023-08-28 发布于宁夏

宰相的称呼,中国历代有丞相、相国、大司徒、大学士等几十种名称,其实,宰相与丞相和相国不同,它并非具体的官职,只是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事的大臣的泛称而已。比如丞相,只有在掌握决策权时,才能被称为宰相,不掌握实权时,就只是一个虚衔,地位虽高,却无实际职务。宰相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

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宰相虽然有实权,但是地位最崇高的大臣是三师(三公),虽然在大多数历史时期是虚衔。

三公(三师)及其衍生生态

商朝时,三公是因人而设的尊贵官称,商朝称三公的只有西伯昌、九侯、鄂侯、伊尹、傅说五人。西周设立的最高官职是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师,天子所师法;傅,傅相天子;保,保安天子于德义。”三公的设置几乎延续了整个封建时代,作为文官的最高虚衔,唐宋明的官制都规定,上朝的时候三公站第一排,实职宰相和亲王站第二排,可见地位殊崇。

图片

秦汉时期,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期间名称位次多有变化,不过这些都是有实权的职官。西汉后期(汉平帝)时,设立太师、太傅、太保,太师最尊,太傅次之,三者位次高于三公,也被称为上公。汉末三国时,太师、太傅、太保特称三师,由于非道德崇重者则不居其位,无其人则阙之,故后世历代多以为赠官。

除了三师,还有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东宫三师(公):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东宫三孤: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太师、太傅、太保都是正一品,是地位最尊崇者,三孤和太子三公、太子三孤情况则比较复杂,有的是正一品,有的是从一品,有的是正二品,清朝的太子少保甚至是从二品。

图片

明史官职志记载: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无定员,无专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从一品掌以道德辅导太子,而谨护翼之。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并正二品掌奉太子以观三公之道德而教谕焉。”

图片

三师三孤都是虚衔,其存在就是起到提高臣子的品阶作用,不太准确的类比大概相当于现在的职称,如果没有实职,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什么的,也是没什么实权的。

于谦有实权的职务是兵部尚书(国防部长),领导北京保卫战胜利后,就加封了太子少保。岳飞常常被称为岳少保,他也是被封为太子少保,不过岳飞真正的最高官职是太尉(武官最高官阶)、开封府仪同三司(文职官阶之首),他的军权是担任了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军区司令)、湖北京西路宣抚使(政委)、河南北诸路招讨使兼营田大使(北伐野战军司令兼警备司令员)。岳飞天天忙着北伐,哪儿有时间去辅佐、教育太子,他这个太子少保一职就是皇帝对他屡立战功的嘉奖。

三公(师)三孤虽然地位尊崇,但是实权却掌握在宰相手里,可以说,宰相才是古代帝王之下的真正的最高行政长官。

宰相的称呼屡经沧桑,多有变化,其伴随的是政治结构的变化。古代宰相名称的变化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先秦时期、秦汉时期、唐宋时期和明清时期。

先秦时期:宰相制度的形成阶段

上古时期,贵族家庭最重要的事在于祭祀,而祭祀时最重要的事是宰杀牛、羊、猪。宰,即家宰,古代负责家族祭祀的礼仪官;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丞,本义是拯救,后引申为帮助、辅弼。无论宰相还是丞相,其本意都是从古代贵族的家臣演化而来,最初的职能,就是帮助家主处理家族内部事务的大管家

中国的社会构成是以家族为基础,国可以看作是放大了的家,天下是放大了的国。因而,家臣由家族事务官,演变为国家行政长官也就成为必然。

商是继夏之后第二个奴隶制王朝,据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记载,商朝的官吏分内服官和外服官两类。外服官中,主要有侯(分封的诸侯)、甸、男、卫、邦伯等,平时为商王守边,有戎事时听调随征,同时,还要为王室服役、进贡。内服官中重要的是“尹”、“宰”、“卿事”和“三公”等。“卿事”,即后世的“卿士”,是高级官吏的泛称,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部长一级;”尹“是治理的意思,在王左右,辅佐王治理国家,伊尹被商王汤信用,辅弼商王,历经汤、外丙、仲壬、太甲四王,成为历史记载的第一位著名宰相;武丁为商王时,“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宰”成为百官之首。

西周的最高官职是三公(三师)——太师、太傅、太保,由于三公是授予位高爵尊的诸侯的,而诸侯们在出任周朝王室大臣的时候也要治理自己的国家,所以三公在日常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

《周官》记载,周朝朝廷的职能部门负责人是六官(六卿)——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这六个官平时各负责自己的一摊事,有大事时汇集一起商量决策,这就是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的早期形态。其中,冢宰也称太宰,甲骨文记载原来责任是总管王家事务,即天子的大管家,到西周时地位提升,既当组织部长,又隐隐有宰相之威。不过,确切来说,西周时部门负责人与决策层没有分离,这天地四时六官是中高层一肩挑,既是部长又是常委,因而,六官这个团体可以看作是西周时的宰相,至于太宰,就相当于总书记,是开决策会议的召集人。

后来中国的行政管理思想实行严格的中高层分离,部长不进最高决策层,最高决策层不兼部门一把手,如果有出现这种情况就属于乱政。而所谓宰相就是这种不再兼任部门一把手的最高决策层成员。

西周灭亡后,东迁的周王室的执政者称正卿、冢宰,由于需要仰仗郑国的力量,一直以郑国国君为正卿,由于周王不满郑庄公把持朝政,因而爆发了王室与郑国的战争,悲催的是天子竟然战败了,这可以看着是最早的国君与宰相的权力之争。之后的周王室设两名卿士,以右卿士为首。春秋中后期,王室日渐衰落,中央的执政者称“伯”,是受周天子授权管理诸侯的特别职务,伯亦通“霸”,任伯的,都是诸侯中武力强大、道德高尚而为诸侯所敬畏者。历史上总共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五位伯,这就是春秋五霸(五伯)。这些受命称伯的诸侯对外以周天子的名义统帅诸侯、对内以“伯父”、“伯舅”的名义代天子理政。周朝固有的卿士等已经失去政治上的地位。

战国时代,王室衰微,空有天子的崇高地位,但已被其他强大诸侯国漠视,等同一小诸侯国。各国对宰相的称谓多种多样,春秋时代某些诸侯国,既有总领百官的冢宰、太宰,也有助卿、大夫总管一家一邑事务的家宰和邑宰,作为一国最高行政长官的相,其设置当萌芽于春秋齐景公时,景公曾设左右相。战国最早设相是魏,继后是韩、赵,宋、卫、中山、东周等小国也都设有相,楚国是个特例,楚国的相称为令伊,颇有上古之风。秦国置相比较晚,秦孝公时,商鞅入秦,以左庶长身份实施变法,设立了军功爵制,变法成功后晋封最高一级军功爵大良造。大良造此时既是爵位也是宰相的行政官称。最早记载的秦相是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以张仪为相,秦武王二年(前309年),初置左右丞相,以右为尊,樗里疾、甘茂就是秦最早的左右丞相。

丞相之称,赵国也曾用过,赵国除称丞相外,还有称假相、假相国和守相。秦国有时是独相,有时是多相,吕不韦尊,被称为相邦,相是辅助的意思,邦即是国,汉朝时由于避刘邦的讳,改称相国。

图片

春秋时的官僚是文武不分家,卿大夫不仅有统治的权力,战时也是统率军队的将军。战国时,由于统治范围的扩大以及战争规模的扩大和作战方式的改变,官僚机构庞大复杂,在官僚机构中不得不文武分家,产生文官的首长——相,以及武官的统领——将。如魏国在魏文侯时,曾先后以魏成子、翟璜、李悝为相,而另有乐羊、吴起、翟角为将,又如齐国,齐威王曾先后以邹忌、田婴为相,而另有田忌、申缚为将。春秋时晋国的上、中、下三军还设有尉,因为中军地位最尊,中军的尉又称元尉,元是大的意思。战国时各国仍有中尉的官职,后来赵国在将军之下又设有国尉、都尉。秦国在秦昭王时,也在大良造下增设国尉一级。例如杀神白起,初为左庶长,继升为左更,再升为国尉,最后升为大良造。在秦国设丞相以后,大良造便是武官之首。后来秦国不设大良造,国尉便成为中央最高的军事长官。后世以太尉掌管全国军事,便是沿袭国尉这个职官而来的。不过,历史记载中未见有人被秦始皇任命为太尉,估计是嬴政自己掌握全国军队,每次派军队出征临时任命将军担任统帅。

图片

御史在商周时代已有设置,这个官职在战国时代是充当国君秘书兼负责监察百官,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为丞相的助手,相当于副丞相。别国使臣来献国书,往往由国君的御史接受,国君临朝接待外宾,御史常立身边。《秦律》规定,廷尉每年要到御史处核对刑律,负责保管文书档案、负责记录,是与国君十分接近的官员,李斯在晋升丞相前担任的就是廷尉一职。

图片

公元208年,右丞相冯去疾与左丞相李斯,大将军冯劫(秦始皇时为御史,地位高于那会李斯的廷尉),联合向秦二世进谏,请求停建阿房宫及减省戍役以减轻民困。二世不从,命人把三人治罪,冯去疾与冯劫不愿受辱,皆自杀死,李斯后来也被处死,此后开启了赵高独揽大权的时期,而李斯则成了秦帝国最后一位宰相。

宰相制度的几个成熟阶段

第一个阶段,秦、汉、晋三公九卿制下的丞相和(大司徒)

秦始皇实行三公九卿制,其中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主管人事监察,构成朝廷的高层,九卿构成中层。这样的结构,皇帝、三公、九卿形成1:3:9的金字塔形,看似很稳定。在这种结构下,宰相的名称大体在丞相、相国和大司徒三种名称之间切换。

图片

从秦朝建立,到汉惠帝之间,名称一直在丞相和相国(相邦)之间切换,其职能是一样的。汉惠帝后,将宰相的名称固定在“丞相”。有时是独相,有时候分左右丞相,有时候又有所谓的中丞相(宦官担任宰相为中丞相),总之就是一种权力分配,皇帝在想方设法分散宰相的权力。

汉武帝时,启用了一批儒生,任命为尚书,随侍左右,以备顾问,并帮助起草诏令,商议国家大事。权力渐渐集中到地位低微的尚书身上,丞相地位虽高,却无决策权,只有听命行事的份儿。汉哀帝时,改丞相为大司徒,汉成帝时,将御史大夫改名大司空,与更名为“大司徒”的丞相并列(实际上分散了丞相的权),并与大司马形成三公结构。

到了东汉,光武帝为了为了显示皇权唯我独尊,将三公的“大”字一律去掉,大司徒变成了“司徒”,一直沿用到魏晋南北朝。不过,在东汉末之后,又多次在丞相和司徒之间来回切换。东汉另一个改革是成立了尚书台,专门负责起草诏令,决策军国大事,丞相反成虚职。大臣要参预管理决策国家大事,非加“录尚书事”衔不可。到了这个时候,大臣中只有加上“录尚书事”衔的人方可称得上是宰相。

东汉的司徒,到后来只负责经济,权力已经不能与宰相相比。在三公之上又设了一个“上公”:太傅。这看似把丞相的地位拔高了,居于三公之上。但这个位置太突出,党政军一把抓,所以经常空缺。这种制度直到曹操曹丞相才废除,恢复了西汉三公制,所以曹操是曹丞相而不是曹太傅。后来司马懿和曹爽争权,曹爽一方就用了个办法,号称再次恢复上公制度,给太尉司马懿“升官”为太傅,其实就是想削除军权,搞明升暗降。

第二个阶段,隋唐宋时期三省六部制下的群相

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负责拟定政令、诏书,一把手叫中书令或中书监(正三品),副手叫中书侍郎;尚书省统领六部,负责对下达的诏书执行,一把手叫尚书令(正二品),副手叫仆射(从二品);门下省负责审核中书省的敕令,有权驳回盖了章的圣旨,一把手叫侍中(正三品),副手叫侍郎。

图片

三省理论上的分工是尚书省管具体行政,类似国务院办公厅,所以最大;中书省是皇帝本人的办公厅,而门下省是尚书、中书的连接枢纽,有权批驳两者之间传递的请示和批示。

为了提高办事效率,三省长官通常会在政事堂集体讨论,省却决议被驳回的反复时间,有资格参与政事堂议事的三省长官,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宰相。由于李世民曾经当过尚书令,所以后来尚书令空缺,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二把手尚书仆射实际上就是首相。

唐中后期。三省合一,三省正副长官均被虚化,实际核心决策层是三省合一的“中书门下”,如果皇帝给某人下诏“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加“参知政事”、“同三品平章事”,不论此人原来是多么小的官,都可以参与决策,就是宰相。

也就是说,三省六部的宰相,跟三公九卿的丞相完全不同了,丞相独揽朝政,变成了多位宰相共同议政的群体决策

宋朝沿袭唐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为正宰相,另设了参知政事为副相。宋代最高决策层分东西两府,东府又称政府,即原来的中书门下,主管行政;西府又称枢府,即枢密院,主管军事。

图片

政府长官为同平章事,最初设三人,后只设两人,一个加挂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称首相、左相;一人加挂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称次相、右相。两人按日轮值政府大印,各配一位参知政事,分别加挂尚书左丞、尚书右丞,作为两人的副宰相,再各配一位尚书左(右)司郎中,相当于秘书长。枢密院的长官称枢密使和枢密副使,很多时候不授枢密使,则授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后来枢密院长官一律加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国家最高决策会议时,两府长官同于政事堂合议。

岳飞被解除兵权前,也加挂了枢密副使头衔,但未再加参知政事,所以只是虚衔。而他的开封府仪同三司,这里的同三司,即非三公享受三公待遇,地位虽然高,但也是虚衔。

宋朝的宰相形态也有不少变种,比如宋徽宗将左相改称太宰,右相改称少宰,又有点复古的表现。南宋将左仆射改称左丞相,右仆射改称右丞相,也只是变了变名称,实质没变。

蒙元将三省合一,称“中书省”,由皇帝(可汗)亲领,所以一般不存在中书令,只有副官中书左丞相、中书右丞相、参知政事、平章等。虽然也出现了“左右丞相”这个字眼,但是只能算副宰相,宰相则是皇帝自己个儿当。
第三个阶段,明清时期的内阁制/军机处下的虚相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沿袭元制设立中书省,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的具体职务分别是中书左丞相、中书右丞相(兼征虏大将军)、平章政事(兼征虏左副大将军),而中书省理论上的一把手中书令从未实授,走的还是元朝的老路,皇帝兼任正宰相。随着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宣布永久废除丞相制度,皇帝兼领六部,实行独裁统治。

但是,皇上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应付得了庞大的朝政,从明成祖朱棣开始,逐步形成了以低阶官员出任皇帝决策顾问的模式,后期发展演变为“内阁制”,阁臣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宰相。

图片

明朝的内阁制,宰相合议的地方叫文渊阁,所以“入直文渊阁”即为真宰相。阁员理论上员额7员,实际在1~12之间浮动。为了厘定阁员的次序,采取了加挂四殿二阁学士衔的方法,依次是华盖殿(嘉靖三十六年起改名中极殿)、谨身殿(改名建极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其中华盖殿大学士可称首相,谨身殿大学士可称次相。

图片

内阁制虽然也是群相制,不过,相对于三省的宰相分工明确不同,内阁阁臣没有决策、监督和执行的分工,而是表现为派系政治斗争形式的势力平衡。
明朝的一大特色是建立了太监掌握的内廷,内宫衙门分十二监四司八局,最重要的是前三名的司礼监、御马监、御用监。其中司礼监一把手司礼监掌印太监堪称大公公,也被称作“内相”,帮皇帝处理诏旨,尤其是掌握着皇帝印玺,权力巨大。司礼监的副手称“司礼监秉笔太监”,3~6员,他们是代理皇帝在奏章上批红的,权力也很大。尤其惯例由一员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厂,这位“厂公”也很牛逼。另外御马监帮助皇帝收捡兵符印信,权力也很大,明代监军太监惯例由御马监派出。

明朝的这种制度安排,进一步分化了宰相的权力。内阁阁员虽然可以被称为宰相,但是实际权力比秦汉时的相国、丞相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清朝时皇权独裁达到了历史的高峰,连明朝的内阁制都不存在了。

清代大学士衔在明代四殿二阁的基础上做了微调,成为三殿三阁: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体仁阁、文渊阁、东阁,但是清朝的内阁形同虚设,权力被议政王大臣会议架空。

图片

满清是以八旗为根本的部族联盟,大清的最高决策层是各个部族领主的协调议事机构,即所谓的议政王大臣会议。除了宗室贵族中的亲王、郡王和和硕贝勒,八旗的旗主固山额真也兼充议政。因而,这可以算是清前期的宰相制度。该制度撤销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共存在过155年。

议政王大会事实上起到了对皇权的监督制约,雍正为加强皇权,开始建设和强化军机处。皇帝(可汗)无权一纸诏令就让某人成为亲王、郡王和硕贝勒,但是有权令某位大臣进入军机处,进入核心决策层。

图片

大学士有宰相之名,军机大臣有宰相之实,以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则为名副其实的宰相。中国古典王朝的国家最高决策层是国家选拔一些人员进入决策层,合议国家事务,所谓“宰相”是一步步升官升上来的官僚。而清代的军机大臣,只需皇帝对眼,一纸诏令就可当。军机处大臣,也是中国帝制文化时期,最没有存在感的宰相,他们只是给皇帝的决策当参谋,权力比明朝的内阁阁员还不如,失去了对皇权的反制作用。当然,如果像和珅那样,文华殿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正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等中高级职务一肩挑的,权力自然很大,不过,满清也只有一个和珅。

图片

宣统三年,清廷搞政治改革,设立内阁总理大臣,最后一任总理大臣袁世凯,很快,辛亥革命成功,大清亡了,袁世凯称为封建时代最后一位宰相。

图片

宰相,在历史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拥有十分显赫的地位。宰相被确立为国家领袖之后,从政治生态上讲,它必然与皇权产生冲突。历朝历代的君主既需要宰相统领文武,为其治国安民,办理政务,又担心宰相的权位过重,危及自身。皇权和相权始终是个矛盾的统一体。

历代宰相称呼的变化,是皇帝集中权力的结果。皇帝以一人之力治理天下,不免力不从心,不得已在宫内召集一批地位卑微有学问的人作为顾问,使他们参与朝政,以与外朝的宰相抗衡。但时间一久,宰相的权力不免又转移到这批人身上。东汉的尚书台,魏晋的中书省、门下省,再到后来的内阁学士、南书房、军机处,莫不是这种权力转移的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