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没有意义,你仍旧要活着

 布衣粗食68 2023-08-28 发布于湖南

草木一秋,人活一生。

不管你如何折腾,总是要死去的,尘归尘,土归土。

这个世界,大部分的人,都像是从来没有来过一样,连名字都没有人记得。

正如国学大师季羡林也说过的:“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

问题是,人生没有意义,那么活着干嘛?

深度思考一番,就会发现,不要管人生有什么意义,认真活成自己,就对了。

01

活着,是对父母的爱。

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父母生育了我们,费尽周折把我们养大。当父母很老的时候,仍旧在帮助我们。这就说,父母把“生”的希望,给了我们。

当父母过世的时候,仍旧念叨着,家里的地要管一管,家里的钱要分配好,房子要留给谁......其根本,还是担心我们活不好。

人生最痛苦的,从来不是“送走父母”,而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从生命的轮回来说,我们活得开心一些,笑着去扫墓,就是对天国的父母,最好的安慰。

有一位母亲陈玉蓉,在长江边上暴走,不仅仅是为了锻炼身体,更是希望自己能迅速减肥,然后把肝脏捐给儿子。

她说:“孩子身体好,一家人齐齐整整,就是我最大的愿望。”

儿女在,父母才会心安,才感触到家有温度,有岁岁年年。

02

活着,是对儿女的责任。

在小说《活着》里,福贵本是地主家的儿子,因为好赌,把家业败光了。

穷困潦倒的福贵,为了养活一家人,唱皮影戏、进入战场,种地,打工。吃尽了苦头。

更苦的是,他的儿子早亡,女儿出嫁后,也难产过世。留下嗷嗷待哺的外孙,成为了他继续活下去的希望。

福贵对外孙说:“鸡养大了就变成了鹅,鹅养大了变成了羊,羊养大了又变成了牛。”

以上这句话,也是福贵爹说过的。

薪火相传,家业总是会大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物质越来越丰富,人越活越轻松。

当我们到了一定的年纪,也做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了,还要健健康康地活,这就是不拖累儿女的体现。

父母在的地方,儿女总是会回来的,这就是儿女心中的“根”。

父母不愿意活了,或者精神垮了,儿女就会伤心,也会失去人生的根基。这样的局面,你于心何忍呢?

若是年轻的父母,更应该好好活着,不要因为家庭太穷,就抛妻弃子,一走了之。

就算是离婚这样的事情,也要慎重考虑,别以此伤害孩子。

03

活着,是对自己的考验。

有一段时间,水电站员工甘宇,受到了无数人的关注。

当时,四川泸定地震,他为了开闸放水,及时排除险情,被困在山沟里。

失去和外界的联系,有十几天之久。

就在村民倪太高找到甘宇之时,甘宇大哭了一场——绝后余生的幸运,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甘宇回忆自己求生的十几天,表示自己看过贝尔的《荒野求生》,知道青苔里有水;用野生猕猴桃当食物。

人就是这样,在城里待着,不愁穿不愁吃,不觉得生命有多珍贵,活着有多难。只有什么都发愁的时候,才顿悟活着的难度。

活下去,其实是对生命的考验,每一天都要提升生命的韧性。

小时候读书,考验自己的耐力,对枯燥无味的书本,也要提起兴趣和精神;长大后,买房成家谋业,饱受各种眼神,接受事业的失败,甚至是婚姻的失败;人老了,还得接受疾病和亲人离开的考验。

当你很老了,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不因挫折而倒下,就真的很满足了。

04

活着,是为了帮助别人。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替别人撑把伞。”

并不是每一个都很伟大,都要做大善人。但是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要和社会接触,要交往一些亲戚朋友。

就算你的心眼不太好,但是你仍旧会和客户合作,告诉同事一些事情,偶尔也会在公交车上让个座位。

“人之初,性本善”,当你帮助人的那一天,一定特别高兴,感受到活下去的幸福。

明代作家冯梦龙写了一个叫刘德的人,夫妻二人在一个码头做生意,也没有子女。

在外人看来,没有子女的夫妻,以后所有的财富都会被外人占有,老了也没有人关照,没有什么好活的。

刘德没有灰心丧气,而是积极帮助身边的弱者。

在夫妻年迈时,收留了两位失去父母的年轻人,并且把店铺留给了他们。更温暖的是,刘德和妻子,得到了年轻人的照顾,颐养天年。

诗曰:“无情骨肉成吴越,有义天涯作至亲。”

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每天都会开心,活着的日子,才有质量。

05

人为什么要活着,就像书里写的一样——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有些事情,不要苦苦求答案,而是放松自己,没有结局,其实是另一种结局。

当你放松心情,好好过日子的时候,就会发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年少时,活成一缕朝霞,一蹦一跳走路;中年时,火辣辣地活着,考验自己的耐力;老年时,看看夕阳,日落了,还有月亮。

真的不要认为,有钱有势的人,活下去就有意义,自己什么都没有,没有必要活。

一辈子,几十年而已,看透看淡看开,每一天都算数。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