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通透的人,过“高过滤”的生活

 富书 2023-08-28 发布于北京

作者:人亿(富书作者),来源:富书(ID:kolfrc)
决定一个人生活质量的,不是拥有多少,而是“过滤”了多少。

电影《阿甘正传》里,有句台词令人印象深刻:

“心智成熟应该是一个逐渐剔除的过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知道不重要的是什么。”

成年人的世界纷繁复杂,工作就已占据了大半的时间和精力,日常琐事更是让人忧心忡忡。

倘若我们不懂得过滤平衡,难免会感到分身乏术。

只有明白取舍,删繁就简,才能把日子过得悠闲自在。

一个适合自己的高质量人生,往往是不断过滤出来的。

全盘接收式生活,正在消耗你的能量

美国百万人气博主瑞秋·霍利斯,在《请停止道歉》一书中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创业初期,她每周都要发布六篇内容精致的博客文章,同时还要照顾两个小孩。

在评论里,有人问她是如何安排好时间的,她如实回复了有助手和保姆帮忙。

没想到,网络评论顿时爆炸了。

网友们纷纷指责她是个自私的女人,只顾自己的事业,对家庭不负责任。

她一度被这些评论打倒,对老公和孩子充满了自责和愧疚。

于是,她开始高强度工作以节省时间,下班后给全家做美味的餐食,周末陪伴孩子进行各种活动。

即使再忙再累,也不允许自己错过任何一场家庭聚会……

她想要向所有人证明,虽然她忙于工作,但是并没有对这个家过于疏忽。

可最后的结果是:

她没时间打理自己的形象,每天慌慌张张地出门,给工作伙伴留下了邋遢的印象;

她想要照顾到每一个人,但匆忙之中工作频繁出错;

而她自己的身体,也因压力过大,出现了不小的问题。

瑞秋在书中写:“那时候的生活,简直是灾难。”

她以为自己可以做到面面俱到,但结果却是工作和生活都一团乱麻。

有一句话说:“世界上最大的危险,莫过于一种全盘接收的心态。

很多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地想把所有事情都做到完美,但鱼和熊掌实在难以兼得。

倘若对待一切都采取来者不拒的态度,最后结局大多是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长此以往,只会浪费我们的精力,让人焦头烂额、疲惫不堪。

学会区分事物的优先级,及时做出取舍,才是明智之举。

过滤生活的杂质,脱离沉没成本的泥潭

作家黑塞曾说过:“很多人认为坚持会让我们变得更强大,但有时候,放下才是。

生活中,有些人明知走到了错误的路上,却依然抱着侥幸心理,以为前方会出现转机。

殊不知,继续前行只会给自己徒增重新出发的成本。

朋友小童在刚上大学时,被调剂到了并不感兴趣的化学专业。

后来,因为不愿意丢掉保研机会,她就硬着头皮选择了直博。

等开始找工作时,她不甘心放弃学了十年的专业,于是选择从事化学相关的研发工作。

她经常抱怨赚得少做得多,但又没有勇气辞职重新开始,只能日复一日地在这个岗位上消磨时间。

最终,小童因无法脱离“沉没成本”,让自己走进了死胡同。

林语堂说过:“明智的放弃,胜过盲目的执着。

方向不对,埋头苦干也不过是在做无意义的牺牲。

无论感情还是工作,只有懂得及时止损,才能与光明的未来撞个满怀。

在电视剧《没有工作的一年》中,何雨就是一个十分果断的人。

她和未婚夫相处了十年,感情一直很稳定,而且已经有了结婚的打算。

有一次,她发现未婚夫和公司实习生之间有暧昧。

她没有自己伤神瞎想,而是直接挑明,让其表态。

见未婚夫选择维护实习生,她主动终止了这段感情。

分手后,她很快又重新振作,照常工作生活,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山下英子曾在《断舍离》里写道:

想要让生活变得快乐,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过滤掉那些'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

人都会有行差踏错的时候,在损失中纠缠太久,迟早会把自己拖入深渊。

而真正有远见的人,懂得战略性放弃,给自己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及时止损,不是一种逃避,而是一场自救。

懂得过滤掉毫无价值的人和事,才能从沉没成本的泥潭中尽早挣脱。

学会提高筛选能力,掌握人生主动权

扎克伯格曾说:“一个人真正的目标感在于,意识上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人生中的大部分烦恼,其实都来源于我们什么都想抓住,但却什么都做不好。

唯有学会筛选,才能找到真正适配自身的赛场,赢得最终的胜利。

《人间清醒》一书中,梁晓声曾有过三次改变人生的机遇,但均被他拒绝。

在二十七岁时,他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在政府部门工作,另一个是去电影制片厂当编剧。

他一直对写作有一种莫名的执着,所以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大约四十岁时,他认识的一位高干子弟多次向他发出邀请:“你整天写作多辛苦,何不当官呢?正局级别怎么样?你认真考虑一下。”

梁晓声思考之后,还是回绝了这个朋友的建议。

到了四十五岁,一位台湾的老板想请梁晓声作为他在大陆的全权代理人。

投资项目、投资金额、酬金方式,都可以由他自行决定。年薪股权、豪车豪宅,诱惑无比。

但是梁晓声明白,他只擅长文学。对于企业管理,他一无所知。

因此,他又一次拒绝了老板的邀约,并写下了对这件事的感悟:

“其实上苍赋予每一个人的人生能动力是极其有限的,故人生'节目单’的容量也肯定是有限的,无限地扩张它是很不理智的人生观。”

正是这份善于筛选的智慧,让梁晓声致力于写作领域,出书获奖无数。

哲学家丁格曾说:“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

无论有多少行业可供挑选,多好的机会摆在面前,我们终其一生,所能做的选择也极其有限。

如果什么都去做,反而分散精力,到头来全部都浅尝辄止,一事无成。

去掉过度的物欲和贪念,才更容易发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要知道,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胜过平庸地做一万件事。

根据自身的优势,筛选出属于自己的方向,持续深耕,时间终会给我们想要的答案。

有一句话说:“人生如过滤水,不断地把好的留下来,坏的过滤掉,才会有清澈透明的生命。”

到了一定年纪,我们就会发现,决定一个人生活质量的,不是拥有多少,而是“过滤”了多少。 

生活其实就是一个接连筛选的过程,我们要学会向内理智审视,而不是对外全部接收。

将那些干扰我们的选项,一遍一遍地从生活中筛除,我们才能离成功更进一步。 

点个在看,愿我们都能将“过滤力”置顶,拥有自在洒脱又精彩丰盈的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