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过抑郁的千山万水,我想告诉你:转化苦难,获得重生,每个人都可以完成。

 郁金香抗抑郁 2023-08-28 发布于浙江

今日导读  

   抑郁无疑是一场人生的苦难,在这场苦难中,你体验了巨大的伤痛,你被自己的情绪深深捆绑,但你是否想过,一旦你掌握了转化的智慧,那些曾经被你禁锢在你心中的能量,那些一直对你造成伤害的能量,能变成一股足以让你获得新生、生命走向喜悦的强大力量。
   在这个被阴阳平衡法则主宰的世界,一切都一体两面的,从重度抑郁到体会生命的狂喜,看似那样遥不可及,但实则紧密相连,你缺的只是一把转化的钥匙。
    直面、释放、疗愈、转化,这就是生命不可思议的魔法。

这是《郁金香》的第336个郁友故事
各位郁金香的小伙伴们,大家好。今天,我想从自己的体验和经历出发,和大家更深地聊一下苦难的价值完成。

我们都可以走出苦难



我必须要说的是,很少很少有人能走到这一步,我并不是怀疑大家的能力,而是这是一条极其反人性的路。
因为人性是不会自找苦吃的,人性会回避痛苦。所以这篇文章,可能会引起你的不适。
但我想先强调的是,我不歌颂苦难,我不渴望苦难,我也不希望各位在苦难中挣扎。
但是,当我们的人生课题一次次展现在我们面前,当我们同样的痛苦反复出现,当这些苦难避无可避时,我们如何完成这个课题,如何完成苦难,如何超越苦难,如何走出苦难的循环。
我想这是很多人想知道的,因为我也想知道
曾经的我,曾很深地陷在抑郁和惊恐中,我生命的每一秒,都在痛苦中。我啃了很多的书,心理学宗教、哲学、灵性书籍,但是没有哪一本书,能够让你看完就走出苦难,因为这条路需要深刻的体悟与自我面对。
我如何去形容我的每一步突破呢?就是蒙着眼睛走在悬崖边上。
你不知道你面对苦难时迎难而上,到底是毁灭,还是重生。
因为这条路太少人走了,少到你都听不到他们的声音。我们这样的普通人,不是佛陀,不是耶稣,真的能够走出来吗?
我想告诉你,可以。
只是你要不断地经历毁灭与重生,你要十分真实地面对所有的自己,你要更深地切开那些被你掩藏在潜意识的伤口。
这是一条与苦难相互绞杀的路。
但是,我想告诉你,可以走出来,因为我已经完成和转化了一些苦难。
所以我希望通过我的经历,帮助大家看到另一种可能性。我希望用我的收获,告诉你一些关于苦难的真相。

用智慧,我们逐步打开苦难这份礼物



苦难是一份礼物。这份礼物不是潘多拉魔盒,不会放出魔鬼,除非你本来就是魔鬼。
只是需要智慧,才能打开这份礼物。
这份礼物的背后,是你所错误使用的巨大能量。你一直像一个孩子一样,拿着一把锋利的宝剑挥舞乱砍,但你从来都用这个宝剑伤害自己。
越是不想面对的课题,越是让你痛苦的事情,后面就藏着越大的能量。那些本该成就你的能量,变成你的阻碍。那些本该用来向外攻城掠地,成就自己,帮助他人的能量,变成了你捅向自己的利刃。
能量没有好坏,只看这个人如何使用。
你是天使,还是魔鬼,是佛陀,还是希特勒。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如何用这股能量。
所以,哪怕你还在苦难中挣扎,我也希望你能放下这份恐惧。因为这份苦难是生命送到你面前的礼物。
至于如何打开,需要智慧,需要勇气,更需要不放弃。
那么具体如何去操作?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苦难,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专属钥匙。但是转化苦难,有其共通之处。
我想用圣多纳释放法,来讲我们如何做到一步步走出苦难。
首先第一步,你可以允许自己感受它吗?
当你痛苦时,请允许自己感受这个情绪。你的不允许和逃避,其实是另一种“紧紧抓住”。
第二步,你可以放它走吗?
第三句,你愿意放它走吗?
这两句话都非常重要地指出了,是谁在紧紧抓住这个情绪。我们总以为是情绪抓住了我们,其实是我们紧紧抓住了情绪,而不自知。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给出非常多的理由,说我们没办法做到放它走。
我可以理解,因为你们的怀疑和挣扎,我都经历过。
但是这两个问题很好,不问你经历了什么,只问你可不可以。因为真相是,无论你经历了什么,可不可以放下,都是你可以决定的。
这句话就是那么尖锐,尖锐到我们无法接受。
难道所有这些事情都是我自找苦吃吗?难道放不下,是我自找的吗?我明明是受害者。
是的,我也怀疑过,我也反抗过。你走的每一步,我都走过。
我并不想否认你的痛苦,我也并不想逼你往前走。我只是想告诉你,前面是什么。
当你可以说出,我可以放下它时。你会发现好像有什么枷锁被打开了,好像有什么重物从身下掉落了,突然变得轻松很多。
当时也会遇到另一种情况,我还是不能放下,但我发现我不放下,是为了用这个情绪达成某种目的。
比如我对我父亲深深的愤怒,是因为我想要去通过愤怒折磨他,是我想用愤怒去强烈谴责他的不负责任,是我想要报复那些年他缺席家庭对我和妈妈的伤害。
所以我不想放下,我想用这愤怒伤害他。
但真相是,无论我的愤怒能不能伤害他,这个愤怒都一直在深深地伤害着我。我是如此地不愿意放下,不愿意看到真相。
哪怕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我也要报复他,我要我的每一刻都记得他给我的伤害,我要深深记住这些恨。
然后你猜,我这样的一直不放下,那么我最后紧紧抓住的信念是什么?
这些随之而来的信念就是:
我是不被爱的。(如果连你父母都不爱你,你会相信世界上其他人会爱你吗?
我是被抛弃的。(如果连你父母都不要你,你会相信别人会坚定选择你吗?
我是没价值的。(如果连你的父母都觉得你是垃圾,那你会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吗?
这个世界是不安全的,这个世界随时会伤害我。(如果连你父母都深深地伤害你,你怎么会能够信任这个世界,信任他人?
亲爱的小伙伴们,看到这里,你是否看到了真相。
如果我不放下这些负面情绪,我紧紧抓住了我的恨,那我就紧紧抓住了这些负面信念。
让我简单和你解释一下,抓紧这些信念的我,会过上怎样的人生:
我觉得自己没价值,我不会事业有成。因为我不会去挖掘自己的优势,我坚信我是个垃圾,我没有优势,我没有价值。不要说主动找机会,连送上门的机会,我都不敢抓住,因为我是垃圾,我没有能力抓住机会。
我觉得我不被爱,找到一个对我好的,我都不敢接受,不敢相信。因为连我父母都没爱过我,我怎么敢相信另一个人的爱不是带着目的,带着意图,带着谋财害命的想法。找一个像父母一样对待我的,才是正常的状态,我才觉得是真实的爱。
我觉得这个世界是不安全的。那么我不会想探索世界,我不会想广交朋友。因为我害怕这个世界随时给我猛烈的一击。
只有当你看到,你所抓住的不是恨,而是让你的人生走向更多苦难的信念时,你才会舍得放下。
一直以来,我们都错误理解了放下,放下不是原谅。你身上的每一道伤口,都很真实存在。
我从来没有要否认你所经历的痛苦,我也从来没有要你原谅,我只是希望你看到真相,我只是希望你放下,放下不是纵容他人的伤害,放下不是要你原谅,放下是你认清真相后,看到只有你被困在了痛苦的回忆里,放下,是放过自己
因为从始至终,你都允许了自己紧紧抓住痛苦。
因为从始至终,你以为你抓住的是你自己,但你不知道,你真正抓住的是那些无限循环,根深蒂固的负面信念。
那么最后一步,什么时候放下?
现在,此刻,当下。
不是过去,不是未来。
真正的时间只有现在,也只有经由这个广阔的现在,你拥有扭转心念的能力。
当你扭转了心念,过去和未来同时改变。你的过去不再困住你,不再是你痛苦的来源。你的未来已经改变,因为你不再带着痛苦继续生活。

转化苦难,我们便完成了苦难的价值



我希望每一位被苦难折磨的小伙伴,都能够看清真相。
你的痛没有人能感同身受,但是你需要看到真相。
你可以有选择,你可以放下,你从来都可以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
只是看你能不能悟到这一点。
当你悟到这一点时,你的人生会重新开盘。无论多么根深蒂固的信念,都可以放下。
我不知道怎么和你形容,这种开悟的感觉。
可能就是开头说的,你终于打开了苦难的礼物,收到了这份巨大的能量。你也才能够说出“苦难是一份礼物”这句话。
因为你已经拥有了转化苦难的能力,通过了苦难的考试,你完成了苦难的价值,你终于学会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如何正确使用能量。
你不再创造痛苦,而是去创造喜悦与丰盛。
讲实话,写到这里,其实我也不确定有没有人能看懂。
这些都是我每一步与苦难搏杀,经历无数次绝望,一路淌着血走过来的感悟。我的苦难并不比别人的高尚,并不比别人的有价值。我的苦难可能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因为这是专属我的课题。
但我想再次强调:我并不歌颂苦难。
我只是想告诉那些极少数,必须通过这关的人,这条路可以走通,普通人也可以走通。
只是你要去找专属于你的钥匙,用你的智慧去打开苦难的礼物。
不要怕,你并不孤独,因为我也还在这条路上。只是我可能走的比你快一点。
我不会让苦难打败我的,因为我会打开每一个礼物,收回我的能量。然后用这份能量,去照亮自己,照亮他人。
就像此刻在写这篇文章,也是我在用我收回的能量,照亮在黑暗中前行的你。
请记住,如果生活必须用苦难来拥抱你。那我们就积极应战,用智慧与勇气,走出属于你的人生。

备注:每个人的体质和病症都不太一样,因此,文章中的治疗方式,仅做参考。给郁金香所有投稿及采编故事,默认可以公开。感谢分享自己抗郁路上的故事,有公益稿酬喔。点击投稿


猜你还想看
提供正向情绪价值,让抑郁的孩子重新绽放
一位抑郁妈妈的舞蹈逆袭之路
双相真的治不好吗?
我曾经的经历,不代表我不好。
你是选择合群,还是选择做自己?
未满18岁的儿子休学在家四年,家长该怎么办
我勇敢选择了休学,我相信这就是我最好的路
我用“允许”这个咒语,疗愈了抑郁的自己
每一个抑郁孩子背后,有一个述情障碍的父母
与“黑狗”的斗争中,完成了遥不可及的中考
我过得很不好,但不希望你看见
重度抑郁住院治疗的那段时光,恍若隔世
全班得知我有抑郁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别让焦虑,一步步拖累你的人生 | 焦虑测评
怎么办?我好像得了抑郁症 | 抑郁测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