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话说公道自在人心,上天自有安排。善良真的会被世界温柔以待吗

 使劲冲刺 2023-08-28 发布于湖北

.

老话更多代表概率+信仰。

人们普遍相信善良会有好报,并在一个又一个的江湖传说、或自身终于得到好报、或坏人终于倒了大霉...的最终时刻,获得信仰的最终认定。

然后许多年过去,在许多个人的许多个“终于”叠加组合后,就成了后人听到耳朵里的“老话”。

但遗憾的是,人们只张开耳朵听了,对其中的道理,却很少有客观的分析。

.

比如“公道自在人心”。

这句话本身没有错误,绝大多数的人,对普遍事都有偏向普遍的看法。

但凡事均有前提,“公道”也不例外。

.

.

来个例子——

某单位的一部门,20多人挤一个大办公室。

可能是人多了容易烦,也可能是因为空调的使用不能各入人心,也可能是因为别的。

总之一个新人,被另一个新人给欺负了。整天不是找事就是戳眼睛,骂骂咧咧,句句朝着人家的祖宗而去。

被欺的新人不敢吭声,虽然别人都骂他娘头上了。

其他人看不下去了。

凡是长着眼的,都觉得欺负人的那个太不像话,说话也太过难听,做事也太没素质。

所以大家都自然偏向那个被 欺负的,主动出声维护,有热情的还出手收拾。

.

但如果,

如果欺负人的那个,换成了掌握一定权力的人,如领导的狗、甚至领导本人,那99.99%的可能,没半个人说半句话。

更多人只会看着,一言不发。

其实一言不发还是好现象。更大的可能,是其中有几个所谓的同事,会向被欺负新人主动发起攻击,想出各种招数去对付他。

虽然他们和新人无冤无仇,但不妨碍他们干那些丢弃道德的事。

.

难道换了个对象,人们心中的公道就改变了吗?

难道在这个地方,权力才是最正确?

当然不是。

所有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包括那些明明没仇、却主动发起攻击的人,心里也跟镜子一样。

但知道并不代表行动,也不代表会诉诸于口。

在生存面前,他们主动选了把公道献给权力。

以上是场景一。

.

.

接下来是场景二。

新人被欺负得很惨,精神崩溃、面容憔悴,眼看着就要倒地不起。

一个老员工看不下去了。

他觉得这里是人待的地方,应该有作为人的基本道德和素养。

他毫不犹豫向新人伸出了援助之手,主动开解,一再献上真诚的笑容。

他甚至在新人再次被欺时,当场出声解围,为新人发声。

.

所有人都惊呆了。

不是因为那声音太大,而是觉得他胆量未免太大。

欺负人的有权者并不能当场说什么,甚至连反驳都不能。

他们知道自己干的事缺德,反驳只能是自取其辱。

只好退走。

但内心的愤怒,绝不会因为明知理亏而消失。

愤怒只会因为被人当场下了面子,而越发的强烈。

.

普通人的愤怒只能作为情绪,或长或短停留在脑子里。

有权者的愤怒,则能立刻化为实质的刀剑,砍向那些让他们不爽的人。

权力的世界,向来权力就是一切。

很快,仗义执言的老员工就被打得抬不起头来,身上还莫名其妙被扣上帽子、泼上脏水。

但善良的老员工没办法。对方只要是站在权力的框架上发起合理的攻击,那他就说不出话来。

他只好受着。

.

同样,一些本与他无冤无仇的所谓同事,主动跳了出来,对他又打又骂,借他向权力者献媚讨好。

后来,老员工实在挨不过,也觉得没了前途,主动去了另一个部门。

.

让他寒心的是,在被打压的期间,那个受他帮助的被欺新人,从没发过一言。

当然,他就算发了言,也不会有任何作用。

但至少能让那个当初仗义执言的善良者,多少得到一些心灵的慰籍。

但他不说话,一句话也不说。就如当初被人辱骂亲娘时一般,只低着头。

有时候,看他的样子好似恨不得跑开,离那个倒了霉的助人者尽量远一些。好让雷劈的时候,不会牵连到他。

这其实也是预料之中。

他在之前被欺时没有奋起,那在之后的日子里,也绝难会为其他原因而有所动作——即使有一个人,因为起了善良之心要帮助他,而遭受损失。

甚至还能说他不发一言,算是有道德的表现。

他不反咬一品、顺踩一脚,已经算得上是那个环境下的好人了。

.

.

场景三。

助人的善良者调到了另一个部门。

大家都还在一个单位工作,进的还是同一个大门,吃的还是同一个食堂,听的还是同一个大领导的话。

部门也和原来的部门差不多。差不多的领导,差不多的同事,差不多的氛围。

这次善良人学乖了,没有再发不必要的言。

老老实实工作,勤勤恳恳做人。

他想,这总该能太平了吧。

但并没有。

原主任记恨他当场下了自己(的狗)的面子,又怕他到新部门后乱说,就想收拾掉他。

报了仇的同时,还要断了他的前路。

谁让他不开眼呢!

领导想。

于是找新领导喝酒吃饭,愉快勾兑,又让自己的狗到处放风,造谣善良人是“和领导同事搞不好关系,性格有问题,是被部门驱逐”的坏人。

善良者的名誉很快就坏了,很快就成了异类。

新同事们立刻另眼相看、白眼相加

是他们不聪明吗?

当然不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地方,没有一个人是白混的。

只是他们不想因为这么一个没权没势的人,去得罪另一个领导(虽然只是另一个部门的领导,但也是有权的人),

再则是不想和一个被打了标签的人靠近、以免自己受了牵连,

三则是不想惹麻烦。

他们也知道善良者是被冤枉和打击报复的,更知道原主任是个啥做人的习惯。

但那又如何?

在这个以利益为主的地方,只有利益才是公理,其他都是浮云。

.

善良者无法继续,感觉没有前途,只好想办法调走。

调得远远的,去另一个远远的单位,重新开始。

.

在最最艰难的时候,善良者其实幻想过。

幻想那个自己曾帮助过的新人,能来和自己说几句话。

但始终没有。

甚至路上看到,也是远远绕开而走。

善良者除了苦涩一笑,不知还能说什么。

也许他是后悔了,但他又能向谁去说?

.

如果换到了场景四,即在新的单位,善良者还是不改他做人的毛病,即不辨别场合、不分对象的发言,那他只会重复之前的循环。

又在重复循环的过程中,将自己那点可怜的积累,全部消耗个干净,最终落个暗自神伤的结果。

在这个现实的世界,老天并不因他的善良,而格外向他睁开半只眼。

.

场景五。

七八年后,原来把善良者搞得无处可去、只好彻底调走的部门领导和及他的狗,因为牵进个事件,被那个了。

单位人拍手称快,一度想要放礼炮。

大家议论纷纷,把那几个王八昔日的恶行翻出来倒过去说。

期间有人把善良者被搞走的事也拿了出来,叹息善恶终有报、只是时候没到。

现在时候到了,就报了个清清楚楚。

.

但这对遭受打击报复、以至职路坎坷的善良者,有具体的作用和意义吗?

并没有。

在旷日持久的迫害行动中,善良者除了学到话不可乱说、人不可乱帮,剩下的就全是被害的痛苦、压力,和无尽的焦虑了。

他险些被搞垮了精神,多少损伤了身体,职业发展受到了阻碍。

他的现实失去,要远大于得到的那点可怜的心得。

无论迫害他的人得到什么恶劣的结果,对他都没有意义。

对他自己有意义的,只有他自己的人生。

.

.

所以,“上天自有安排”,更多像是对自我的安慰,更像是失意者在无望下的期待。

上天并不能安排什么,上天很忙,管不了那么多。

即使行善者得到了好的现实结果,那也更多是努力+思考+压力+运气的结果。

而非只是善良。善良也许能带来一定的好运,但善良绝不代表强大的实力+强大的智慧。

.

至于善良者真会被世界温柔以待吗?

如果自己都不能善待自己,不能自主建立一个自尊正常、认知正常的自我循环系统,

那就是世界再温柔,身体也总是冰冷的。

“只管善良”者的周围,也通常只是冰冷的。

.

而且不得不说的一点是,现在的社会氛围和环境,早已脱离了以前依靠信用而行的主流氛围。

在信用为主导的年代,失去了信用等于失去了他人的信任,等于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丧失了最主要的依托。

在那样的时代,善良是信用的主要构成部分,善良自然受到信用的福利荫蔽。

一个不善良的人、一个四处害人的人,在那样的社会氛围里注定无路可走。

不善良的成本太高,那许多人就算不主动善良,也不会太过主动和明显地去迫害人,好让自己的社会形象能维持在正常水平。

.

但现在是什么样的社会?

现在是身份制度下的“被信用”社会。

失信了,身份证周边的太多事会受到限制,个人发展甚至家人的脸面和发展都会受到影响,那不得不守信。

某种程度,应当说是对身份证守信,对强大的权力架构守信。

至于其他人,其他那些对自己不形成啥威胁的人,不守又能怎么样?

.

所以善良没有问题。

还是那句话,善良是作为智慧生物的一种高尚的品德。

但在善良之前,有必要对善良的一系列关联,如

“是否有实力善良?”

“善良的后果?”

“有没有必要善良?”

等问题,作出客观的分析。

然后,再决定要不要善良。

毕竟,在善良待人之前,我们首先也必须要保证的,是自己及家人的安全和幸福。

连自己和家人都守护不了的善良,只能称为自我价值扭曲下的所谓善良。

那样的善良,不发生也许更安全一些。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