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家专访 | 墨菲:时刻保持新鲜感,让设计“可持续发展”

 家居新范式 2023-08-28 发布于广东

THECAPITAL



©墨菲空间设计主理人墨菲

对整个设计行业而言,“真相”不仅在于设计师所遇到的难题,还有消费者因为知识限制而碰到的难题:装修为什么要请室内设计师,小面积家居也能住得舒适吗……这些问题的答案,何不交给设计师自己去发声?对私宅设计颇有研究的墨菲,也试图通过接触不同项目、不同业主,找出“设计的真相”。

   家居新范式专访墨菲  
设计是为了成就“家的梦想”

墨菲空间设计主理人墨菲,绝对是设计行业的一股新生力量。2014年从浙江理工大学环境艺术系毕业之后,墨菲很快就在2019 年创建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墨菲空间设计,主要面向私宅方向,也收获了行业内的诸多肯定,并入选《2021家居廊中国室内设计年鉴》2020《营造家奖》最佳中户型设计2020《芒果奖》全国TOP10等。

与此同时,作为一名90后设计师,墨菲也非常活跃于社交网络,在《一条》公众号、《时尚家居》等媒体上都有发表文章及作品,也有自己的公众号“墨菲空间设计”。

对于如何看待自己的定位这一问题,墨菲曾表示自己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师”,自己会对设计不断保持新鲜感,自己每次所经历的项目,就像是一次次的修炼,每一次都会有总结和反思,让设计力可以持续发展。

所以,墨菲的设计理念是通过设计去改善更多人的居住生活环境,给大家一个“家的梦想”。家居新范式在梳理墨菲过去一些作品的时候,发现她的作品真的非常温馨,仿佛是把用户的家当成是自己的家在做私宅设计。

比如在这个“小户型如何获得无限空间”的设计方案里面,墨菲就提到了,小户型想要增加空间,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好用户对于功能的需求,但这是没有模板可以套用的,所以只有真正读懂用户的需求,为一百个用户提供一百种方案,才能找到“设计的真相”。

©墨菲空间设计作品

不难看出,在墨菲的日常工作中,很多时候都要倾听用户的需求,那要如何在用户的个性化和设计师的商业化之间保持平衡?

墨菲认为,设计师追求个性化的前提,是解决业主的需求,如果一味追求个性化,却没有了解和解决业主的需求,那就是本末倒置。而且,设计创新的方式有很多种,室内设计师可以结合建筑灵感去构思布局,也可以搭配更有创意的材料,并不一定要在设计表达上进行创新。

看到墨菲的日常工作,家居新范式也非常好奇,作为一名私宅设计师,又是如何看待类似广州设计周这种,为设计师与品牌商搭建沟通桥梁的行业展会?

墨菲表示,自己做的更多是私宅设计,也有想过这种商业类型的展会可能不是很适合自己,但去年参加过后发现,通过这样的展会可以与更多设计师交流,其实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挖掘到了更多新的产品,也能跟自己的空间设计做结合。

让设计实现“可持续发展”

家居新范式发现,在大家居产业链中,以广州设计周为代表的会展平台价值正在不断突显,设计师除了可以在展会中互相交流之外,还可以借助会展平台打造个人IP,进一步凸显设计的价值。

其实在大家居概念中,设计的定位和作用其实是可以不断延伸的,墨菲也打了一个这么比喻,我们以前最早的住宅是“居住的机器”,但现在我认为住宅是“居住的乐器”好的设计师可以丰富住宅的内涵的,让用户的心情也变得更愉悦。

比如像五金、门把锁这些很细小的事,很多时候会被用户忽略,但其实越是细小的东西,越需要专业的设计。这些细微处的设计对于我们空间设计而言更加重要,毕竟它是一个非常基本性的概念,通过以人为本的思考,在设计感、舒适度都能到达一个新高度。

©墨菲空间设计作品

而且别看这些“小配件”占的地方不多,但其实非常影响用户的体验感,因此以细分的产品作为切入点,帮助其匹配到更专业的设计,也是设计师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墨菲自己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痛点,在一些微小的产品设计方面,很难找到合适的供应商,所以现在自己也会去做这块的内容,产品设计也可能会是自己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所以,当家居新范式问到,墨菲是如何看待前辈设计师和新锐设计师的差异时,她很直接地表示,其实所有设计师的共识都是一致的,就是“以人为本”,也许不同设计师在理念上、立场上,或者经验上或有所区别,但大家的目的其实都是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生活。

将中国文化融入建筑设计

当墨菲和家居新范式谈及前辈设计师的时候,她还提到了普利兹克奖中国首位得主王澍老师,形容他在做设计的时候,就像在写诗一样。

“我曾经听过王澍老师蛮多的讲座,他说他很多的灵感或者设计概念,都是来源于北宋的一些画籍,比如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当中'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就非常适合融入到建筑当中,借助不同的作品,王澍老师也能得到不一样的视野和想法。”

©范宽《溪山行旅图》

前辈设计师和新锐设计师之间,除了设计目的是一样的之外,其实后者也可以在前者身上学到很多。所以,当家居新范式提问到如何看待中国文化对中国设计的滋养时,墨菲也自然想到了王澍老师。

墨菲还表示,自己除了会从过去的文化作品中寻找灵感之外,也会在设计项目中用到一些旧材料,比如一些废弃的砖瓦也可以重新应用到我们的建筑设计当中,一些具备中国文化精神的材料,也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不一样的表达,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在家居新范式看来,墨菲还能很好地在传统文化和新锐文化之间找到平衡,比如当下热门的人工智能AI,墨菲也抱有一个非常开放的态度,她认为未来中国设计要进一步走向世界舞台,AI将会是一个非常高效的工具,也非常值得大家去深入研究学习。

最后,墨菲点赞了「设计的真相」“开杠局”的活动形式,她表示这个非常新鲜和有趣,感觉自己就像参加综艺节目一样,也非常感谢各位嘉宾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观点去剖析问题,这对她来说有很大的启发。

可以看出,墨菲是一个对生活很有追求的人,也会在生活中时刻寻找设计灵感,碰撞出不同火花。要知道灵感的来源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所以她认为设计师也需要不停的学习,对设计保持新鲜感,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影响力,不要让设计成为一种机械性的工作。


今日福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