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齐贞俭书法专柜 2023-08-29 发布于北京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这句人生的哲理,出自晚清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  清末汉族地主武装湘军的首领曾国藩之口,主要意思是说:人在决定做一件事之前,应当先考虑清楚,静静思考,确定有五六分把握的时候再去做它,这样成功的几率才大。



       曾国藩擅长以理服人,以礼教化后辈们去遵守道德,提升自我修养,因而他的后辈们多有成就。现在读来,感觉的确是给每个人特别是读书人的忠告,那就是在做事之前,一定要细细思量,切勿盲目擅自行动,当觉得自己对于要做的事情有了五六分把握的时候,再开始着手去做,这时候成功的希望就更大一些。



  “ 先静之”:就是先静下心来,尽量排除干扰,因为,人在情绪波动大的时候很容易判断失误。“再思之”:就是要开动脑筋,多想想做事的办法。“五六分”:指的是很多事不是一蹴而就的,会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凡事都有个时间段,半途可能会发生出乎意料的事。

       比如,要去某地有多条的道路,你选择了一条路,走到半路却发现前方施工过不去了,当然了,现在去某个地方都是导航,多条道路的选择,导航会指引你如何向前走。总之,行动前要有个大体的思路或计划,行动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计划。另外,在某些情况下,花费大量时间去思考,也可能会让人犹豫不决,产生畏惧心理,所以,只要五六分的把握“即做之”。

       曾国藩年轻时师从理学名家唐鉴先生,那时的曾国藩脾气急躁,曾招来不少麻烦,于是,曾国藩向老师请教如何改正自己的缺点,唐鉴先生给他的建议就是一个“静”字。从那以后,曾国藩便养成了每天静坐的习惯。每当静坐时,他都是静心思考自己在治学、官场、处世上的得失,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后来,他一改年轻时的莽撞,遇事总要考虑周全,谋定而后动,这也是他“先静之,再思之”的亲身感悟。

    为何有五六分的把握即做之呢?难道不应该是有十分把握才能保证成功吗?这就是成功者与普通人眼光的区别。既然“先静之,再思之”了,已经考虑的清楚了,那还有什么值得去犹豫的呢?因为,五六分把握足以去一搏了,若是在犹豫中错失了成功的先机,便只能一败涂地。

        朋友不妨试一试“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相信你一定会能静下心来,开动脑筋,想出办法,做好事情。

相关链接:

《人生是盘棋,输赢不定;生活是场戏,哭笑不得;生命是段路,长短不一;相遇是份缘,随伴不同;珍惜所有,活在当下,善待多。。。。。》

《修竹满庭生雅趣,诗书万卷有奇香》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意外的收获

《清.蒲松龄联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有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