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眼入心的5首古诗词,提升气质、格局和文化底蕴

 zhp001007 2023-08-29 发布于上海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
图片

图片

图片

【唐】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出自杜甫的《登岳阳楼》

唐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先到江陵,后过荆州,入冬时游至湖南,泊舟于岳阳楼下。

此时的杜甫已经58岁,距离人生结束还有一年多时间。大半生的颠沛流离,已经让他多病缠身,遂登岳阳楼凭轩远眺,望江怀古,看着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一时感慨,写下了这首千古经典。

首联看似自平淡,实则恰到好处。“昔闻洞庭水”,说明早年只是听闻,却无缘亲见,因此在未登岳阳楼之前就充满了期待。

登楼望远,洞庭之水便如一幅画卷在诗人眼前徐徐展开,尽收眼底。

“今上岳阳楼”暗含登临之喜,果然后两联便是直抒胸臆。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颔联是登楼后的第一观感,也是杜甫少有大气磅礴的诗句。一个“坼”字,一个“浮”字,写出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

此联既然写到“吴楚”,自然引出乡愁。

“亲朋无一字”里的“无一字”,既可以理解为没有一封书信,也可以理解为没有一点的音讯。总之是形容诗人与故乡的联系方式断绝,亲朋故旧音信全无的状态。

尾联以“凭轩涕泗流”作结,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杜甫半生求仕,有经邦济世之心,奈何时运不济,内心充满了忧愤与孤寂,但并没有消极避世。

他心系社稷,关心家国命运,面对北方硝烟弥漫的战场,听着战马急促的蹄声,他感到自己虽然身处江湖,却不能不为社稷安危振臂高呼。后两联尽显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这首诗深刻表达了杜甫的忧国忧民之心,这也是杜诗的伟大之处。

图片

【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出自苏轼的《题西林壁》

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苏东坡终于结束了黄州四年的贬谪生涯,平迁汝州,虽然没有复官,但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但出黄州后不久,苏东坡和爱妾朝云的孩子就夭折了,这给了苏东坡很大打击,过九江时,他先看望了自己的弟弟苏辙,后又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半生已过,面对庐山之景,心中感慨万千,遂写下了这首饱含人生哲理的诗。

“乌台诗案”爆发前,苏东坡还是一个梦想着匡扶社稷、指点江山的北宋官员,但是一场灾难让他认识到了官场的险恶,以及人心和人性的复杂,尤其经过黄州四年的蜕变,早已将世事看得通透。

人在“圈子”里,通常会迷失自己,只有跳出去,才能一窥全貌,就和庐山的风景一般。这种悟,很痛,但值得。

图片

【元】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出自唐珙的《题龙阳县青草湖》

唐珙,字温如,父亲唐珏是南宋义士,元僧杨琏真伽尽发在绍兴之宋帝陵寝时,珏尽出家资,招里中少年潜收遗骸,葬于兰亭山上,又移宋故宫冬青树植其上,义风震动吴、越,受时人敬仰。

唐温如承父志,不仕元,结庐草野,一生游山历水,和父亲一样,精研诗词笔墨。

这首诗便是唐温如的代表作,游洞庭湖,引典古代神话,湘妃闻帝舜死于苍梧之野,追随不及,啼竹成斑,望着一湖萧瑟的秋景,一夜白头,后泪尽殉情。

故,后人把带有红斑的竹子,称之为“湘妃竹”或“潇湘竹”。

唐温如一生只留存下来8首诗,分别为:兰、猫、禅、画、书,一醉,一梦,一浮生。此为一醉。

这首诗写得极美,现实与虚幻结合,大有“庄周梦蝶”之妙,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图片

【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出自杨慎的《临江仙》

后世可媲美苏东坡者,唯辛弃疾与杨慎。

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在内阁“大礼议”的纷争中,张璁、桂萼等新贵为迎合上意,攀附权奸,主张睿宗入庙,杨廷和父子与诸多大臣坚决反对。

同年3月,杨廷和愤而辞官,杨慎同三十六位同僚上《乞赐罢归疏》辞职,不愿与张璁、桂萼等“无耻小人”共事。

明世宗朱厚熜大怒,将杨慎打入大狱,加以廷杖,后充军云南永昌卫,这首词就是杨慎被流放之后所作。

词风和他的铁骨铮铮一样,豪迈苍凉,荡气回肠。

历史是一面镜子,倘若没有痛苦和残酷的人生体验,那面镜子只是形同虚设。正因为杨慎一生经历太多,他才能看透世事,把这番感悟娓娓道来,读后心有戚戚。

图片

【清】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出自曹雪芹的《好了歌》

这首似又非似的诗,出自《红楼梦》第一回,空空道人吟于甄士隐,话语直白,未经修饰,却好像把世间的一切都说透了。

这和当时的世道及曹雪芹一生的经历有关,他本是名门之后,祖父曾为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两淮巡盐监察御史。

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主政江宁织造达五十八年,家世显赫,,极富极贵,成为当时南京第一豪门。

但随着曹雪芹的叔父入狱被斩后,曹家便开始没落,尤其是入京以后,更是一蹶不振,吃穿用度都成问题。

《红楼梦》便是作于此间,前身为《风月宝鉴》,又名《石头记》,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书中的诗词,都值得一读。

作者:槐序姑娘,热爱文字,喜欢请多多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