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刨泉村散记

 江月之声 2023-08-29 发布于河南

清风朗月  不期而遇

点击上方蓝色字

关注江月之声

马刨泉村散记

马刨泉村,在河南林州市的任村镇。2018年,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一听村名,就令人好奇。为什么称之为马刨泉村呢?

出发!到那里去看看。

驾车不断地盘旋上行,山道很窄,坡度也陡。颠簸中还有些担心,若遇途中会车,一定得大费周章。还好,因为村落偏远,少有人来,路上几乎没有其他的车辆,所以一路畅达。

终于到了村口,眼前是一大片开阔地,仿佛来到了天宫中的一个平台,四围的山峰变得低矮,头顶的云朵却贴得很近。同行的朋友禁不住说道,若是从马刨泉村下得山去,岂不是从天宫下凡人间?众人皆笑。

往村里走,房屋依山而建,各具形态。石屋居多,也有土坯房,偶尔可见砖瓦房,也有各种建筑材料混合建筑而成的,像是一本记录时代变迁的画册在一页页展开。

嶙峋的槐树在路边瞭望,低矮的花椒树在沟畔探身,欹斜的梨树在静默的小院里兀自结满了果实,却没有一个人来采摘。一扇柴门被蔓延的杂草遮住,一只小狗卧在一户院落的门前,懒洋洋地瞥了我们一眼,目光平和淡定,像是说:哦,你们来了?有失远迎!哦,你们走了?恕不远送!

远远见村中央的低洼处有一个巨大的雕塑,一位身披铠甲手执长枪的勇士,骑着一匹战马。勇士的披风高高扬起,战马的前蹄腾跃而上,威风凛凛,气度不凡。

沿石阶下去,到近处看,雕塑由青铜制造,庞大,坚硬,厚实。只是,这塑像到底是谁?

旁边坐着几个乘凉的村人,见我们好奇,热情地告诉我们说,这尊雕像,塑的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相传,当年刘秀被王莽追杀,跑到了这座牛岭山上安营扎寨,将士们四下搜寻,却找不到水源。眼看着人困马乏,陷入绝境,刘秀的坐骑突然双蹄刨地,奇迹出现了,一股清泉从地下喷涌而出。将士们喜出望外,人和马有了水,很快就恢复了战斗力,他们也迅速摆脱了追兵。

马刨泉这样类似的故事,很多,山东有,山西有,陕西也有,北京还有。只是坐骑的主人换了,有的是周穆王,有的是杨六郎,有的甚至是穆桂英。朝代也有所不同。如果说是历史人物,尚可探究;如果是演义人物,那就另当别论了。究其原因,还在于:一眼泉,是全村人的生命维系,愈传奇,愈神秘,愈珍惜,愈长久。岁月,就得这样慢慢地过下去,如太阳一般东升西落,如泉眼一样细水长流,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村人说,这眼泉,无论怎样天干地旱,它都没有断流过。不仅如此,它的结构还十分独特。泉的一侧还有一个小泉眼,在小泉的不远处,人们还建造了方池和圆池。于是,水的取用分配便发挥到了极致。大泉取水饮用,小泉打水洗菜,方池洗衣、饮牲口,圆池则洗刷婴儿的襁褓污衣。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这里,可不可以算是一个明证呢?

山村很寂静。但我仿佛看到了一派欢腾的景象:骄阳下的土地,金灿灿的庄稼,流淌的泉水,滚动的石碾,雄鸡在晨曦中伸长脖颈用力地打鸣,大黄在街巷里欢快地奔跑,农人扛着锄头走向田野,老牛甩着尾巴在后面紧随,还不时发出哞哞地叫……农耕社会几千年,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断繁衍,书写自己生命的轨迹。

而今,山村静默了,很多人走进了城市,这里只留下了一片荒凉。但是,换个角度想,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进步?

村里的路高高低低,村外的路曲曲弯弯。正西方,有一座高大的山峰。翻过这座山,就到了山西了。

2023年8月28日 

浅谈《梵王宫》舞台艺术的繁与简

朵朵 ——观刘颜涛先生书画陈列馆

爱上山西博物院

观《青天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