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矿的形成和选矿方法

 X两肩霜花X 2023-08-29 发布于河北

​作者  老柚头

近期在网络上看到多篇有关金矿形成和选矿的文章,专业程度很低,有的简直笑破肚皮。为正视听,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如有不当,你可以在评论区留下您的任何质疑。当然,如果在矿业上有任何问题也可以给我留言,我会尽力给你一个正确的答案。

金砖

一、金元素的产生

毫无疑问,金矿中的主要有用成分肯定是黄金,但金元素是怎么来的呢?我们知道,元素之间的区别主要是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数的不同,宇宙大爆炸之初形成了大量的宇宙物质,但却只有氢和氦两种元素。由于种种原因(比如万有引力),这些物质逐渐聚焦到一起形成了恒星,恒星内部高温高压环境使氢和氦发生聚变,形成了具有更多质子和中子的原子核,这样就产生了新的元素,序数低于铁以下的元素就是通过核聚变形成的。而金元素是不能通过核聚变形成的,而要在温度更高、压力更大的超大恒星中,通过超大恒星的能量使质子和中子强硬挤入其他原有元素的原子核而形成。

露天开采的金矿山

二、地球中金的来源

宇宙中的超大恒星由于引力奇大,会不断吸收其他宇宙物质继续增大,当增大到一定的极限后就发生爆炸,向外喷射出大量物质,其中有部分物质最后形成了我们的地球,而金元素也顺理成章地来到了地球。早期地球中的金基本上是均匀分布的,含量不到两亿分之一,而且早期地球处于融熔状态,金子比重较大会慢慢向地心下沉,以致于地球硬化后金子大部分分布于地下深处,所以金矿的形成必须要经过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

含硫化物金矿石

三、金矿的形成

如果地球内部和地表一样都是坚硬的石头或者是和我们想象一样平静,那么就不会形成金矿了。事实上,在地下100公里以下有一个叫“软流圏”的地带,这里的物质类似岩浆,柔软可以流动。我们知道,地球和太阳系都是在宇宙中遨游,难免在某一时候和一些巨大的天体擦肩而过,当受到外天体的引力作用时“软流圏”的岩浆会象海水一样发生潮汐升降,而当受到外天体引力作用使地球旋转速度发生改变时也会象我们坐车遇到急刹车一样前后运动。虽然这种情况我们感知不到,但几十亿年的地球历史中肯定发生过。地表下面的岩石由于受到这种顶托推拉力作用就会破裂(地震),“软流圏”中的岩浆就会顺着裂隙涌向地面,从而也把含金较多地下深部物质带了上来。当然,仅仅这样还远不能形成金矿,还要经过一系列演化才能形成真正意义的金矿。

含金石英脉中的粗粒金

我们知道,金是不溶于水的。但在地下高温、高压的条件下金可以和其他物质形成可溶于水的络合物,这些物质开始时和岩浆同为一体。当岩浆慢慢上升时温度降低变成我们见到的坚硬石头时,那些含有金液体就会越积越多,并聚焦在岩体的顶部,最后沿上面的裂隙继续向上移动。当温度变低、压力变小或和周边石头发生化学反应时,金就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并慢慢地沉淀下来。由于沉淀下来的黄金多是沿着裂隙成脉状分布,所以称为金矿脉,一条或多条金矿脉就组成了金矿山。

矿硐中的含金石英脉

四、金矿价值的判断

我们知道不是所有金矿都有开采价值,那么怎样判断金矿是否有开采价值呢?一般认为,如果一个金矿开采后有钱可赚就是有价值的矿山。首先要考虑金矿开发过程中黄金最可能的价格是多少,矿山产值有多少,再测算出矿山的开采、选矿和销售管理等开发成本,这样就可以预判矿山的价值了。这里面除政策和人文因素外,最主要的是金矿中金含量、总量、开采难度和选矿难度。

地下开采矿硐

五、金矿选矿方法选用

金矿的选矿方法主要有重选、氰化、浮选和混汞,但混汞法在国内已禁止使用。

1、重选:适用于那些金粒度较大,金粒比较容易单独分离出来的金矿山。先将矿石打碎,再利用大浪淘沙的原理,用水冲走无用的石头,留下金子。

露天开采矿山

2、氰化:适用于那些金粒较小,影响氰化提金的杂质又不多,用氰化物就可以把金子提取出来的黄金矿山。

地下矿硐

3、浮选:有些矿山的金子很小很小,包裹在一些硫化物或是砷化物中,无论怎样破碎都不能使金子暴露出来,使得氰化物不能和金发生化学反应,而且硫化物或是砷化物会严重影响金子的氰化浸出,因而不能直接使用氰化提金,必须先用浮选法选出含金硫化物或是砷化物后再进行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