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律典第一百十五卷: 箜篌部汇考

 zqbxi 2023-08-29 发布于江西

       箜篌是中国古代传统弹弦乐器又称拨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宫廷乐使用外,在民间也流传。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从十四世纪后期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

        从古代大量演奏图像中所绘的竖箜篌和日本奈良正仓院保存的我国唐代漆箜篌和螺箜篌残件看,它的音箱设在向上弯曲的曲木上。凤首箜篌形制似与竖箜篌相近,又常以凤首为装饰而得名,其音箱设在下方横木的部位,向上的曲木则设有轸或起轸的作用,用以紧弦。正如《乐唐书》所载:"凤首箜篌,有项如轸",又杜佑的《通典》:"凤首箜篌,头有轸"。有轸或无轸的图像在敦煌壁书中均有所见。凤首箜篌自印度传入后,用于隋唐燕乐中的印度乐,至宋代隋炀《乐书》中仍绘有当时存在的多种形制的箜篌,明代以后失传。


《后汉·刘熙·释名》《释乐器》

箜篌此师延所作,靡靡之乐也,后出于桑閒,濮上之地,盖空国之侯所存也,师涓为晋平公鼓焉,郑卫分其地,而有之,遂号郑卫之音,谓之淫乐也。

《应劭风俗通》《空侯》〈又坎侯〉

谨按《汉书》:孝武皇帝赛南越,祷祠太一、后土,始用乐。人侯调依琴,作坎坎之乐,言其坎坎应节奏也。侯以姓冠章耳,或说空侯,取其空中,琴瑟皆空,何独坎侯耶。斯论是也,诗云:坎坎鼓我是,其文也。

《唐书》《南蛮骠国传》

贞元中,骠国进乐人,其工器有凤首箜篌二:其一长二尺,腹广七寸,凤首及项长二尺五寸,面饰虺皮,弦一十有四,项有轸,凤首外向;其一项有条轸。

《旧唐书》《音乐志》

箜篌亦依琴制。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拨弹之,如琵琶。竖箜篌,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有二弦,竖抱于怀,用两手齐奏,俗谓之擘箜篌。凤首箜篌,有项有轸。七弦,郑喜子作,开元中进。形如阮咸,其下缺少而身大,旁有少缺,取其身便也。弦十三隔,孤柱一,合散声七,隔声九十一,柱声一,总九十九声,随调应律。

《段安节·乐府杂录》《箜篌》

箜篌乃郑卫之音,权舆也,以其亡国之音。故号空国之侯,亦曰:坎侯古乐府有公无渡河之曲,昔有白首翁溺于河,歌以哀之,女丽玉善箜篌,撰此曲以寄哀情。咸通中第一部,有张小子忘其名,弹弄冠于今古。今在西蜀,太和中有李齐皋者,亦为上手曾,为某门中,乐史后有女,亦善此伎,为先徐相姬,大中末齐皋尚在,有内官拟引入教坊,辞以衰老,教坊虽有三十人,能者一两人而已。

《宋·陈旸·乐书》《大箜篌》 《小箜篌》

旧说皆如琴制,《唐制》似瑟而小,其弦有七,用木拨弹之,以合二变,故燕乐有大箜篌,小箜篌音,逐手起曲,随弦成,盖若鹤鸣之嘹唳,玉声之清越者也。然非外国之制,则郑卫之音,非燕乐所当用也,或谓取其空中,名之其臆说欤。

《竖箜篌》

高丽等国,有竖箜篌、卧箜篌之乐,其引则朝鲜,津卒
霍里子高所作也,汉灵帝好此乐,后世教坊亦用焉。

《凤首箜篌》

出于天竺伎也,其制作曲颈凤形焉,扶娄、高昌等国,凤首箜篌,其工颇奇巧也。

《元史》《礼乐志》

箜篌,制以木,阔腹,腹下施横木,而加轸二十四,柱头及首并加凤喙。

《明会典》《大乐制度》

箜篌八把,用梓木为,身阔五寸,厚六寸,直长四尺八寸。并柄上雕龙头,中嵌花板,雕盘龙一,俱沈香色描金,附以乌木,引绦系二十弦,下横施引首,并描金沈香色龙头,通长二尺二寸五分,上施乌木轴子二十,中有柱手,用乌木制成,竹节两末,雕龙头描金,长一尺二寸五分,两龙头下各垂䌽线帉錔。
《王圻·三才图会》箜篌图

图说
箜篌释名曰:师涓所作,靡靡之乐也。盖空国之侯所好,应劭曰:汉武帝令侯调,始造此器。《史记·封禅书》:汉武祷祠太乙、后土,始用乐,作箜篌。《通典》云:其形似瑟而小,用拨弹之,非今器也。又有云:竖箜篌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三,弦竖抱于怀中,两手齐奏之,俗谓之劈正今物也。

箜篌部艺文一《箜篌赋》晋·曹毗

峄阳之桐,植颖岩标,清泉润根,女萝被条,尔乃楚班制器,穷妙极巧,龙身凤形,连翻窈窕,缨以金采,络以翠藻,其弦则乌号之丝,用应所任,体劲质朗,虚置自吟,于是召倡人,命妙姿,御新肴,酌金罍,发愁吟,引吴妃,湖上飒沓以平雅,前溪藏摧而怀归。东郭念于远人,参覃愁于永违。

《箜篌赋》孙氏〈钮滔母〉

考兹器之所起,实侯氏之所营,远不假于琴瑟,顾无取乎竽笙,尔乃陟九崚之层岩,晞承温之朝日,剖峄阳之孤桐,伐楚宫之椅漆,徵班输以造器,命伶伦而调律,浮音穆以遐畅,沈响幽而若绝,乐操则寒条早荣,哀曼则晨华朝灭,邈渐离之清角,超子野之白雪,思超梁甫,愿登华岳,路崄悲秦,道难怨蜀,遗逸悼行迈之离,秋风哀年时之速,陵危柱以颉颃,凭哀弦以踯躅,于是数转难测,声变无方,或拂搦以飘沈,或顿挫以抑扬,或散角以放羽,或摅徵以骋商。

《箜篌赋》唐·阙名

山有梧兮猗猗乍,云郁而风披,岂雅琴之,独得谅箜篌之,可为操斧者取,则不远度木者,形之又奇篌,以性而得箜,以坎为知,考宫商于制氏,穷巧妙于般倕,虚受其心,北牖之清风,合韵曲全。其势南楼之,华月半亏,雕镂杂错,丝组悬垂倚,银屏而烛烂拂绮,袖而彰施矧,阴阳之应节,盖风俗之能移,况乎度曲无方,安位必中呼,韩美其宠锡,师旷加其,抚弄调而合雅声,则殊众鄙羌笛之吟龙,轻秦楼之吹凤,既而越艳秦娥,南邻北里,玉户卷兮,真珠箔,清扬婉兮瓠犀齿。青楼何处,倚城向日,九乌雏绮帐,初开䌽绶衔花,双凤子斥瑶瑟,而不御弹箜篌,以为美縆,朱弦挥玉指,邀郑舞以徐进,杂吴娃而竞起,靡靡乎,荡心。洋洋乎,盈耳,穷斯乐只我有酒兮啸也,歌叹彼狂,且公莫渡兮,宛其死苟哀乐之能变,可谓感人情之不已,且礼则常履乐焉。可阙礼处,身而不至乐,因心而乃发,惟弘雅焉。铿锵守之不变,岂桑閒与濮上,而能乱越恨牙,琴之不知,奚由瑟之自伐。
箜篌部艺文二〈诗词〉《箜篌引》汉·乐府一曰:公无渡河崔豹,《古今注》曰:箜篌引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之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于是援箜篌而鼓之,作公无渡河之曲。声甚悽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以其声语其妻。丽玉,丽玉伤之,乃作箜篌,而写其声,名曰:箜篌引。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当奈公何。《赋乐名得箜篌》梁·简文帝
捩迟初挑吹,弄急时催舞。钏响逐弦鸣,衫回半障柱。欲知心不平,君看黛眉聚。

《箜篌引》唐·王昌龄

卢溪郡南夜泊舟,夜闻两岸羌戎讴。其时月黑猿啾啾,微雨沾衣令人愁。有一迁客登高楼,不言不寐弹箜篌。弹作蓟门桑叶秋,风沙飒飒青冢头。将军铁骢汗血流,深入匈奴战未休。黄旗一点兵马收,乱杀羌人积如丘。疮病驱来役边州,仍披漠北羔羊裘。颜色饥枯掩面羞,眼眶泪滴深两眸。思还本乡食氂牛,欲语不得指咽喉。或有强壮能咿嚘,意说被他边将雠。五世属藩汉主留,碧毛毡帐河曲游。橐驼五万部落稠,敕赐飞凤金兜鍪。为君百战如运筹,静扫阴山如鸟投。家藏铁券特承优,黄金千斤不称求。九族分离作楚囚,深溪寂寞弦苦幽。草木悲感声飕飗,仆本东山为国忧。明光殿前论九畴,簏读兵书尽冥搜。为君掌上施权谋,洞晓山川无与俦。紫宸诏发远怀柔,摇笔飞霜如夺钩。鬼神不得知其由,怜爱苍生比蚍蜉。朔河屯兵须渐抽,尽遣降来拜御沟。便令海内休戈矛,何用班超定远侯。史臣书之得巳不。

《楚州韦中丞箜篌》张祜

千重钩锁撼金铃,万颗珍珠泻玉瓶。恰值满堂人欲醉,甲光才触一时醒。

《李凭箜篌引》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女娲鍊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汉宫曲》韩翊

绣幕珊瑚钩,春关翡翠楼。深情不肯道,娇倚钿箜篌。

《听李凭弹箜篌》杨巨源

听奏繁弦玉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几声。
其二

花咽娇莺玉漱泉,名高半在御筵前。汉王欲助人閒乐,从遣新声坠九天。

《秋夜闻弹箜篌》金·郭彦邦

露重花香飘不远,风微梧叶落无声。红楼何处教新曲,夜静月高弦索鸣。

《小游仙》元·杨维桢

麻姑今夜过青丘,玉醴催斟白玉舟。莫向外人矜指爪,酒酣为我擘箜篌。

《席上偶成》明·孙一元

杨花燕子弄春柔,醉倚箜篌笑未休。依旧清风明月好,买船吹笛过沧洲。

《青溪小姑曲》吴鼎芳

十五盈盈学解愁,珠帘不捲倚箜篌。多情明月无情水,夜夜青溪映酒楼。

箜篌部选句

宋临川王刘义《庆箜篌赋》:侯牵化而始造,鲁幸奇而后珍名,启端于雅,引器荷重于吴君等,齐歌以无譬,似秦筝而非群。
唐刘筠《大酺赋》:箜篌之妙引初毕,笳管之新声更扬。唐《张说词》:地湿莓苔生舞袖,江声怨叹入箜篌。《王建宫词》:十三初学擘箜篌,第一名中被点留。《李商隐诗》:真防舞如意,佯盖卧箜篌。
又:虽同锦步障,独映钿箜篌。
《苏辙诗》:乘风遗騕袅,长啸贱箜篌。
《吴莱诗》:尚食丰宴饫,教坊乐箜篌。

箜篌部纪事

《汉书·郊祀志》:元鼎六年春,既灭南越,李延年以好音见。上善之,下公卿议,曰:民閒祠有鼓舞乐,今郊祀而无乐,岂称乎。于是塞南越,祷祠太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空侯自此起。
《外史·宠幸篇》:韩王有玉壶、紫英二姬,宠冠于宫,二姬闻徵君贤,求韩王聘之,徵君见韩王于黄翼之楼,韩王置醴酒以宴之,命二姬奏乐,玉壶况瑟,紫英弹箜篌,以觞奉徵君。《宋书·张畅传》:魏主南征江夏,王义恭出镇徐州。畅于城上与魏尚书李孝伯语。魏主遣就二王借箜篌、琵琶等器及棋子。
《伽蓝记》:高阳王寺,高阳王雍之宅也,雍薨,后诸妓悉令入道,或有嫁者,美人徐月华善弹箜篌,能为明妃出塞之歌,闻者莫不动容。永安中与卫将军原士康为侧室宅,近青阳门,徐鼓箜篌而歌,哀声入云,行路听者俄而成市,徐常语士康云:王有二姬,一名修容,二曰:艳姿,并蛾眉皓齿洁,貌倾城,修容亦能为绿水歌,艳姿善幺凤舞,并倾爱,后室宠冠诸姬,士康闻此,遂常令徐鼓绿水、幺凤之典。《北齐书·卢文伟传》:文伟子宗道,性粗率,重任侠。历尚书、通直散骑常侍。尝于晋阳置酒,宾游满坐。中书舍人马士达目其弹箜篌女妓云:手甚纤素。宗道即以此婢遗士达,士达固辞,宗道便命家人将解其腕,士达不得已而受之。
《文献通考》:百济国有鼓角、箜篌之乐,宋朝初得之至,后魏大武灭北燕亦得之,而未具。唐贞观中,尝灭百济国尽得其乐,至中宗时,工人亡散,开元中,岐王范为太常卿,复奏置之,其器有筝笛、桃皮、觱篥、箜篌。《太真外传》:元宗制紫云回凌波曲,既成时,新丰初进,女伶谢阿蛮善舞,上与妃子钟念,因而受焉,就按于清元小殿,宁王吹玉笛,上羯鼓妃琵琶,马仙期方响。李龟年觱篥,张野狐箜篌,自旦至午,欢洽异常。合璧唐哥舒翰监军,李太宜在军中不治事,与将士弹箜篌为乐。
《逸史》:有李生者,其舅卢有道术,别久忽相遇,邀生诣其居。曰:求得一妓善箜篌,令侍饮,生视箜篌有朱字。云:云中辨江树,天际识归舟。卢曰:此人名家,莫要作婚否,李莫测而退,后娶陆长源女,乃所见于卢家者,问何能曰:善箜篌。示之朱字宛然,李生具说,女亦曰:尝梦至一处,亦记见生。
《梦华录》:十月十二日,天宁节教坊乐部,列于山楼下,次列箜篌两座,箜篌高三尺许,形如半边木梳,黑漆镂花,金妆画,下有台座,张二十五弦,一人跪而交手擘之。
《辽邸记》:闻辽王安置凤阳编撰,卖花声诸词数百阕,流传江表,含思凄楚,不减南唐后主春意阑珊,至今章华台前,老妓犹能弹出箜篌弦上一曲,伊州泪万行也。

箜篌部杂录

《桓谭新论》:鄙人谓狐为狸,以瑟为箜篌,此非徒不知狐与瑟,乃不知狸与箜篌也。
《彦周诗话》:箜篌状如张箕,探手摘弦出声,卢玉川诗云:捲却罗袖弹箜篌。此语亦未可讥诮,司马温公尝语程正叔,云:辨證古人误处,当两存之,勿加诋訾。《嫏嬛记》《风俗通》云:箜篌,曰坎侯。故《元伯诗》云:坎侯既张簧,迭奏。《晁错传》曰:为中周虎落。师古曰:虎落者竹篾相连,遮落之也。故《世芳诗》云:不须防虎落,聊复策龙韬。
《丹铅总录》:箜篌多擘,柳琴多击。
《江汉丛谈》:明会典载朝廷乐器,中有二十弦者,即箜篌是也。

箜篌部外编

《搜神记》:晋永嘉中,有神见兖州,自号樊道基。有妪,号成夫人。好音乐,能箜篌,闻人弦歌,辄起舞。
《甄异传》:永和中,吴郡陈绪家平,旦忽有叩门,自通曰:陈都尉寄住绪有妾姓奚,能弹箜篌,神意欢悦,既令妾弦歌,歌声焦细,历三年乃别去。
《齐谐记》:会稽赵文韶为东宫扶侍,坐清溪中桥,秋夜佳月怅然思归,倚门唱乌飞曲,忽有青衣婢,年十五六,前曰:王家娘子闻君歌声,遣相问耳,文韶不之疑,遂委曲答之,亟邀相过,须臾女到,年十八九,容色可怜,曰:闻君歌声,故来相诣,岂能为一曲耶,文韶即为歌,草生盘石,音韵清畅。又深会女心,顾谓婢子还取箜篌鼓之,泠泠更增楚绝,乃令婢子歌繁霜,自解裙带,系箜篌腰,叩之以倚歌,歌阕夜已久,遂相伫宴寝,竟四更别去,脱金簪以赠文韶,文韶答以银碗、白琉、璃匕各一枚,既明文韶出,偶至清溪庙歇,神座上见碗甚疑,而悉委之屏风,后则琉璃匕在焉。箜篌带缚如故,祠庙中惟女姑神像,青衣婢前立,皆夜所见者,于是遂绝。
《志怪录》:长孙绍祖常行陈蔡閒,日暮路侧有一人家,呼宿房内,闻弹箜篌声,窃于窗中窥,之见一少女容态閒婉,明烛独处,绍祖微调之,女抚弦不辍,笑而歌曰:宿昔相思苦,今宵良会稀,欲持留客被,一愿拂君衣。绍祖悦怿,直前抚慰女,亦欣然曰:何处公子横来,相干因与会合,将曙女挥泪与别,绍祖乘马出门百馀步,顾视乃一小坟也。

  孙琼箜篌赋曰:考茲器之所起,實侯氏之所營。遠不假於琴瑟,顧無取乎竽笙。爾乃陟九峻之增岩,晞承溫之朝日。剖嶧陽之孤桐,代楚宮之椅漆,徵班輸之造器,命伶倫而調律,浮音穆以遐暢,沉響幽而若絕,樂操則寒條反榮,哀曼則晨華朝滅,邈漸離之清角,超子野之白雪。然思超梁甫,原登華嶽,路嶮悲秦,道難怨蜀。遺逸悼行邁之離,秋風哀年時之速,陵危柱以頡頏,憑哀弦以躑躅。於是數轉難測,聲變無方,或冉弱以飄沉,或頓壯以抑揚,或散角以放羽,或攄徵以騁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