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方素描的形体结构与空间意识

 逍遥_书斋 2023-08-29 发布于河南

西方素描是单独的一门艺术学科,自成体系。在欧洲,随着绘画艺术的不断发展,学院教育逐渐成为主流,因而对素描的研究变得更加系统和科学。在此基础上,素描成为引领学生进入绘画领域的有效途径。

西方素描的形体结构与空间意识

〔德〕门采尔 年轻女子习作 素描

西方素描有着一整套完善的教学体系。从文艺复兴前后到 20 世纪,其展现出了不同的表现形式,既包括以线为主的大师素描,又包括如实描绘客观对象的学院派素描。学院派素描的教学体系更加完备,具有科学严谨的教学理念,最早起源于 16 世纪意大利的博洛尼亚美术学院。这所学校在 18 世纪的欧洲美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俄罗斯独立绘画学派的形成与发展。俄罗斯皇家美术学院(今列宾美术学院的素描教学开始于18世纪,深受意大利、荷兰、法国、英国的影响,逐渐建立起了一整套严谨、完善的素描教学体系。

西方素描的形体结构与空间意识

〔意大利〕达·芬奇 女孩头像 素描 18.1cm×15.9cm 1483 意大利夫人宫藏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的美术学院基本上遵循了俄罗斯的素描教学理念,其中契斯恰科夫的素描体系影响极大,基本促成了中国素描教学范式的形成。其形式虽然基于写实绘画,但并非只是照猫画虎地描摹对象,而是涉及一系列的科学认知方法,包括对形体、解剖结构和透视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与掌握这些科学知识,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观察客观对象,将模糊的表面感知上升为深刻的理性认知,从而洞察造型的本质。

西方素描的形体结构与空间意识

〔意大利〕拉斐尔 裸体人物习作 素描 1515 奥地利阿尔贝蒂娜博物馆藏

不过,西方素描不仅局限于学院派素描的表现形式,其范围广泛、手法丰富。自绘画之始,人们便使用线条来表现对象。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素描被视为视觉艺术的灵魂与基石以及对人体结构深入研究的结果,表现形式已不再如前人般程式化。对一些艺术大师而言,用素描进行物象结构的探索几乎可以等同于对艺术真理的发现与探索。由此,人们打开了用艺术表现真实的大门。

西方素描的形体结构与空间意识

〔意大利〕达·芬奇 坐姿人物衣褶研究 素描 1473

然而,什么是真实?我们眼前所见便是真实吗?受主观情绪影响,每个人眼中的“真实”世界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以素描表现对象时,形式与风格自然完全不同。不过,素描教学中还是要有基本原则,即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事物构造原理、主次节奏与秩序关系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空间意识与绘画感觉。无论以何种方式画素描,这些原则都是不可回避的。至于应该通过何种途径来遵循这些原则,则是素描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西方素描的形体结构与空间意识

〔意大利〕达·芬奇 《安吉里之战》中两个士兵的头像 素描 19.1cm×18.8cm 1504—1505

观察方法

如何以艺术的方式观看事物是学习绘画之初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在艺术领域,“观看”是个极为重要且复杂的问题,而艺术的发展似乎也取决于“观看”方式的改变。不过,我们在素描基础课上所用到的“观察”方法同这里提到的“观看”不同,是绘画入门的基本观察方法。素描的目的是通过单纯、概括的方法解决复杂的事物,而所谓的“观看”方法也正是从这里起步,试图将人们引领到无限的艺术视觉空间。这种观察方法就是“整体观察”。

西方素描的形体结构与空间意识

〔德〕丢勒 东方统治者坐在他的宝座上 素描 30.6cm×19.7cm 1495 美国国家美术馆藏

普通人往往习惯于孤立、局部、实用地观看事物,即通常看到的是事物的实用价值,即便其中有一定的审美因素,也是孤立的。而艺术家则是以审美为目的来看待自然事物之间存在的审美关系,这是最为重要的“核心”问题。所谓的“审美关系”包括对象的形态、结构、节奏、虚实、主次、黑白、空间、透视、体面、色彩之间的有机联系。这些关系构成了艺术语言的基本元素。如果想要正确认识这些关系,唯一的方法就是整体观察。

西方素描的形体结构与空间意识

〔佛兰德斯〕鲁本斯 戴珊瑚项链的尼古拉斯·鲁本斯 素描 1619 奥地利阿尔贝蒂娜博物馆藏

通过整体观察,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对象的主次关系,并将这种关系视为画面处理的基础。如此,我们方能知道该从哪里下笔以及哪些是需要重点刻画的部位、哪些是从属部位,从而以主要部位带动从属部位。即使是起大稿时,也要根据主从关系的不同来决定落笔的先后次序与轻重程度。这样才能从一开始便确立正确的画面关系。在进一步深入刻画后,常常会出现个别画面细节孤立、琐碎的问题,因此要经常回到整体进行观察,使这些问题得到纠正。

西方素描的形体结构与空间意识

惠斯勒作品

绘画语言的微妙关系需要通过比较的方法进行识别,而比较的方法同样需要通过整体观察来获取。只有抓住了对象最为鲜明的特征,才能整合出有意味的造型,才具备夸张、变形处理的基础。可见,整体观察既是打开艺术之门的钥匙,又是获得艺术真谛的前提。

西方素描的形体结构与空间意识

〔美〕惠斯勒 针线活 素描 1896 美国国家美术馆藏

形体结构与空间意识

形体是对物体的笼统定义,结构是具体形体的构造及构造间的连接关系。形体是对结构形态的抽象解释,结构是具体物质的本质形态。而“形”与“体”二字也可拆解开来,指代两个不同的问题,即“形”多指二维空间的形状,“体”多指三维空间的构造。初学绘画者的思维常常停留在二维空间,缺乏对三维空间的理解。三维空间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事实,它的存在并不取决于有无明暗关系。因此,以三维空间意识来认识“形”与“体”是绘画创作的重要方法。所谓“形体”,既是“形”又是“体”。“形”存在于“体”,“体”隐现于“形”。

西方素描的形体结构与空间意识

〔法〕安格尔 帕格尼尼 素描 24cm×18.5cm 1818—1831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我们必须了解形体的内在结构关系,而完成结构的解剖需要借助素描。当然,在捕捉形体时,往往先要通过观察二维空间的剪影来辨识其最为显著的形象特征,这样可以更加简便地获得相对准确的造型。不过,将剪影印象储存于脑中后,仍旧需要遵循主次关系来起稿,即通过抓住主要动势来确定造型的主要边线特征,并以此带动次要边缘。这时更加重要的是抓住边缘的倾斜度,至于边缘的长短比例则可以忽略。比例是最容易判断的,而倾斜度却不容易分辨。有虚实、主次的边线,才能有形体的空间感,也就是“绘画感”。

解剖

解剖是寻找结构形态根源的一种手段。通过解剖,我们得以将形体结构内部的榫接关系建构起来,继而找到结构间的节奏关系。借助解剖学,我们能透过人体的外部表象看到内在的结构关系,从而在创作时脱离照猫画虎、似是而非的表层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理解结构在人体运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节奏美。

西方素描的形体结构与空间意识

〔意大利〕达·芬奇 男性肩部解剖研究 素描29.2cm×19.8cm 1509—1510

透视学

透视是一种视觉现象,是从本质上认识事物的一种科学手段。透视学大大推动了欧洲古典写实绘画的发展。在透视学产生之前,透视现象在绘画中仍然是有所反映的,只不过依据的不是科学的透视原理,而是视觉层面的感性认知。特别是在中国绘画中,透视现象其实一直存在,只不过通常隐蔽于造型之中。

西方素描的形体结构与空间意识

吴燕生 头像 素描 39cm×30cm 1956

透视分为感性透视和理性透视两种。感性透视出于直觉和经验,非科学透视。中国画中的透视即属于感性透视。其是根据画家对形体空间的图形记忆而总结出来的一套造型方法。理性透视则是能够对透视学原理的科学性进行验证和解释的,其与感性透视相辅相成。准确地掌握理性透视规律,有助于增强感性透视能力。西方透视学是理性透视的集中体现,它有一整套系统的理论与方法,与几何学密切相关。通过几何原理与公式,可以准确计算出透视数据。不过,创作者在绘画实践中要避免对理性透视的机械运用,尤其要避免将之应用于东方绘画形式之中。

明暗关系

西方人是以实证思维看待客观现实的,因而看到的是真实物象的明暗关系。西方早期绘画虽然呈现出与东方相似的以线造型的程式化语言,但更多还是偏向于以光影来表现人物的体积感。在中国,按照人们的传统观念,用光影塑造出的人脸属于“阴阳脸”,故而此法不可取。因此,中国画通常会忽略明暗形象,只保留恒常的印象。由于认知层面的巨大差异,绘画中的明暗语言在西方成了一门系统的学问。特别是在学院派素描体系中,对明暗的表现几乎占据了素描的大部分内容。

西方素描的形体结构与空间意识

喻红 大卫 100cm×74cm 1984

人们将光影要素概括为“明暗交界线”“三大面五调子”,这也是对自然现象的一种科学解释。明暗特别强调形体的空间形态,因而一切元素都要依据真实的空间关系来理解,比如将边线看作缩小的面、想方设法塑造出对象的体积感等。虽然素描不等同于明暗,中国画也不追求对真实空间的完全再现,但就中国画学习而言,掌握明暗素描的理念和方法还是颇有裨益的,这是因为其能够增强创作者对主次关系与虚实关系的理解,同时对“绘画感”的训练有着较大帮助。

本文节选自《油画》2023年第2期

《被误解的中国素描》

西方素描的形体结构与空间意识

《油画》2023年第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