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磅推荐:诗评家刘振坤点评陆祥正诗歌 || 一个男人的寻找 及寻找中的男人

 金陵倦客 2023-08-30 发布于江苏

诗评人简介:

刘振坤,1965年11月出生,诗人,评论家,徐州市作家协会理事。出版诗集《春天的约会》《时间与河流》,散文集《远去的岁月》《本色生活》,报告文学《一城青山半城湖》(合著)等多部。

一个男人的寻找 及寻找中的男人
——江苏徐州刘振坤


诗人陆祥正转来近期新创作的一组诗歌,名曰《内蒙古系列》,读罢,有话要说。
去年,因为诗歌的原因与陆祥正先生认识,不久之后他便告诉我,应朋友之邀要去满洲里一段时间。其时,并不以为意。及至读到他的系列组诗后,才确信,之所以去满洲里,当有着其内心的深思熟虑,更有着对某种寻找的期待。
总括起来,《内蒙古系列》延续了作者一贯追求的清丽、峻拔、克制的个人风格,在时间的流动中,抒发自己对于自然、历史、生命乃至兄弟情义的真切感受。
首篇《印象满洲里》,从最低处的“雪线”“奶茶”“烈酒”,写到“为马头琴腾出足够的位置”,实现了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转换。诗人不仅写满洲里的物质生活,更把满洲里的灵魂予以了深刻表达。《呼伦贝尔的草》一首,写的像信手拈来,有天成之感。《呼伦湖》起手句“天上的云/就是你的源头”颇具神性。云里有风,云中有雨……在经历“明目张胆的浪迹天涯”后,最终成为湖应该有的样子。但由于人类的贪婪,对大自然的掠夺破坏,草原及湖泊几经生死,甚至连以天空为家的鹰也成为了人们的“手中物”。而一旦人类醒醒过来,便会形成自然与人类共生的和谐之美。在这里,诗歌是自足的。诗歌,又具有诗歌以外的意义。
《访满洲里草原丝路博物馆》一首在落款处写有“献给满洲里王彦利兄”,可知,这是一首有既定阅读对象的诗歌。但从第三者的角度看,其对博物馆本身的描写是成功的,尤其是通过文物背后的所指,将丝路上曾经的具有烟火气息的生活、残酷的战争等进行了还原。同时,并没有忘记草原人心中的生生不息的对希望的追求。《青冢》作为对文成公主的遥想与缅怀,写的清丽简洁,“冒烟的牛粪”是点睛之笔,在历史中观照现实,在现场下回望历史。
《满洲里的棠梨》《喊山》两首,堪称兄弟情义之歌。通过两首诗歌,或许就能明白诗人到满洲里的真正原因。当一个人去寻找另一个人,一定是去寻找血液里、骨子里的东西。于是,我们看到,一个“血液里储存了春天”的人,一个“有的仅仅是岁月/和匆忙而又凌乱的脚步”的人,最终变成了对着“大山”喊“大哥”的人。山何其高大,何其峻拔?当一个人像山一样时,另一个人便有了奔赴的理由,便有了在“大山”里寻找自己的理由。








附:陆祥正的组诗《内蒙古系列》


01

印象满洲里

         
陆祥正/江苏

         

更接近于雪线,接近风声

更接近一杯奶茶或一壶烈酒

一棵婆婆丁的功效有着无限的可能

青草给予的评判,带着羊肉的清香

一年两阵风刮走了牛群的疲倦

太多的香水味掩盖不了难于消解的疼痛

对岸的鸡鸣声成为失眠的理由

一只黄羊飞越藩篱落在湖边

对着水面倾诉它的辽阔,它的森林和孤独

抖落的花粉随着风飘落在新巴尔虎的墙角

还有从蓝眼睛里掉落的暴雨和雷声

心的空间越来越满

即便是单脚站立也容不下更多的常青藤

只剩下一缸酒浓烈的纯度时

所有的云彩纷纷飘出——为马头琴腾出足够的位置

2023.7.2

02

访满洲里草原丝路博物馆

陆祥正/江苏

我看到的传神,终于抵达红尘

那座有着瓷实耳朵的花瓶

和满身冰裂纹的瓷饭碗

隔着短波辐射相互打量

远古的石斧,战国的簇矢

金代的双峰骆驼

比唐三彩更会卖弄风骚

在十面埋伏的夷戮声中躺平

一群牧羊人从皮袄里掏出热情

捧出发烫的期望和光

那些残缺的语言打着活结

用疲惫的根脉和带有伤痕的史乘

流淌出绵延丝路的驼铃声

2023.6.26

献给满洲里王彦利兄

写于草原丝路博物馆开业之际

03

呼伦贝尔的草

陆祥正/江苏

海拉尔的草叶在风中摆手

小雨拐弯,把那条不急不躁的小路当做自己的伙伴

草原鼠正在追逐梦中的影子

草根感受彼此的温度

韧性十足,仪式感必不可少

阳光照过来,雨滴带着孕味的姿态

寄居于叶尖,愁绪在风中盘旋

羊群过后,拖影的速度也成为慢镜头

异域刮来的风声,明显带有咏叹调

云彩翻过几座山岗

撒落在地上也变成绿色的

像加入青汁的面

在牛口中搅拌均匀

夕阳中的牛铃声,是镶了金边的秋色

牧民的收草机也被豪放感染

打捆中感受到草的心跳

2023.7.3

04

访思歌腾博物馆

陆祥正(江苏)

岁月已被风干

挂在墙上的记忆

在山丹的口中跳了起来

就像唤醒酣睡的容颜

边陲 草甸 羔羊 暴风雪

硬如石头的严寒

在“小阿爸”的灯光里融化

泪水伴着白发落在鞋面

草原花开的故事

以及被牧民呵护的纯洁

超越文字书写的风花雪月

随着进入手机的照片

把寒冷里一簇簇温暖带回

当我走出这片广场

面对丰腴而又多彩的西旗

深情拥抱远方醉意的晚霞

★思歌腾,蒙语-知青
★山丹,人名,蒙族讲解员。
★西旗,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右旗
★小阿爸,当年解救知青的蒙族大叔,因身高不足1.5米,故称小阿爸。

05

青  冢

陆祥正/江苏

婚纱依旧华丽

往事沉浮在传说中

不见歌舞和宴席

唯有青冢托着黄昏

望断乡关,那熄灭的烽火之下

巍峨的城池升腾着汉家烟火

草原上马蹄声哒哒

沾满花的寒香

羊绒亦可以编织汉服

包裹肉身护佑满腔乡愁

冒烟的牛粪,改写一段人生

风送几朵雪花

培植春天模糊的模样

2023.1.1

06

呼伦湖

陆祥正/江苏

天上的云

就是你的源头

一阵风吹过

就是你浩渺的激流

满洲里,扎赉诺尔,巴尔虎部落

西旗,陈旗,东旗

席地而卧的一汪水

从眼前的草丛脱颖而出

然后,明目张胆的浪迹天涯

我想起梦境中的那一抹蓝

高调成过去的长袍,湖边

奔腾的马群,扯起了青纱帐

将秋水忘穿,有人

在此将姻缘掠走,再无归还

曾经的鹰,在很高的山上

被带回豢养起来

遥想那些利爪,和带有弯钩的喙

以及令草原狼跪地求饶的姿势

在水边不远处呈现

现在的你,将波浪融进鸟鸣

一段坎坷,曾经迁徙的天鹅群,

和他们自得其乐的舞蹈里

逐渐丰腴和干练

2023.7.3

07

满洲里的棠棣

——献给宝弟

陆祥正/江苏

来满洲里

我的血液里储存了春天

即使没有太阳,但是有雪

在遇到你之前

有的仅仅是岁月

和匆忙而又凌乱的脚步

听到的是秋风和落叶的对话

瘦弱的宝弟啊

从对面直冲而来

海啸一般的不顾一切

带着你的草原和雪海

用你那只可以转动地球手

把时光拽了回来

在草原上踏出精致的小路

把转经筒转得飞快

你有海,我必须在旱地学会游泳

我们不再去草原打猎

要去就去岸边织出巨大的网

捞起金发碧眼的鱼

给餐桌添上一道风景

洗净灵魂

黄发的,黑发的,白发的哥哥们

喝完用草泡出的药酒
你把火炬点燃,熊熊烈火
燃烧吧
2023.7.5

         

08

在满洲里

陆祥正/江苏

在满洲里步行街

我认真审视每一个雕塑。如果

不专注于某个细节

视线稍稍偏离,想避让金发碧眼都难

比如避开侧面,避开背影

我会低下头,佯装漫不经心

我加快步伐,在太阳的余晖中

奔向卢布里餐厅赴宴

坐在靠近街面的窗户里面

直视,人流如织,那些

吊带衫或者超短裤,彰显出的长腿

在街面缓缓移动

在北湖,在环湖路上

目光所及,似乎都像带着未知的远方

远眺白云和草原,飘动的羊群

仿佛都充满着不确定性

2023.7.4

09

喊  山

           ——送给赵总

陆祥正/江苏

假如将两手握成喇叭状

对着东方呼喊

我能够听到,李广千里走单骑的风声

关羽举杯的豪横

矿石里沸腾的水声

众神在百忙中设局

把我们推进慈悲的世俗

相互抱拳

唏嘘相见

蝶影在灯火中飘摇

双手合掌

中默念祷语

嵌入心里的诵经

是一汪没有杂质的水

阳光下照出衣袖上拍打不掉的自咎

月光里掩盖不住失眠后的胀痛

更加惊奇的是

许多年以来

我从来没有今天这样的冲动

对着大山

认真的喊一声

——大哥

2023.7.12


符号之外的天空
——陆祥正诗选简析



   ——江苏徐州刘振坤


时令已是大雪,却没有如省略号一般洋洋洒洒落下的雪花。好在事物的安排都是那么恰到好处,近年来活跃在网络上的诗人陆祥正先生一组由“符号”构织的诗歌映入眼帘。
可以说,运用标点符号勾画人生况味、探析事物间的联系,之前有过,相信之后应该还会不断产生,如第二届鲁奖获得者——吉林诗人曲有源就有《句号里的爱情》一书。此次诗人运用十个标点符号,编织了一幅生活与人生、善与恶、丑与美的意向图,并将其聚能于“一把弯刀,了断所有思绪的缠绵”上。
事实上,无论哪一个阶段的人生状态,都将被此前阶段的人生状态所牵制,此刻,惟有凭借“一把弯刀”,方能将这些明暗不一的牵绊斩断……
总体看,本组诗歌有如下几个特点:
其一,运用不同的意象对具有意象本身的标点符号进行释义,使其诗歌产生了广义性,多义性;
其二,整体上文字比较干净利落,情绪较为克制,思绪内敛;
其三,十个符号之间具有一定内在的逻辑关系,当把它作为一个整体看时,就具备了诗意的宏阔性,产生更大的张力。
具体看:
《逗号》。意味着事物正处于行进中的状态,在某种程度上更意味着事物被外力介入的后果,并不会完全按照介入者的意志去演进,因为这样的介入往往是徒劳的。事物的发展自有其规律,正如诗人的判断一样:“或许/只有我悄然无声转身/才会聚成一整条河流”。
《句号》。意味着已经达到阶段性的自证圆满,而不管在这一阶段里有多少美好,或者忧伤。此刻,惟有保持干净、虚空的心灵才合乎本性。之所以要“保持对美好事物的警觉”,正在于人性的“贪念”,对于贪念,当断则断。
《感叹号》。有诗人将其视为“柱子”,有顶天立地之意。陆诗取“平地一声雷”为意象,则更具力量性与压迫感。善与恶,作为人性的本源何为先何为后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人生命运的转折往往就在人性善恶的闪念间,当恶之花盛开,灾难随之来临。
《括号》。意味着有边界的事物,或者说事物的发展所具有的边界——无论是最微小的事物,或者广袤的原野,都被包裹在一定的秩序或者规律中。换作人生,从生到死,正是从左到右。
《破折号》。有诗人提到,“破折的境界,有声或无声。”陆诗是雨声中的“身影”,亦“有声”,也“无声”。从破折号的本意出发,后续的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进一步阐释,所以有了文本中的“静卧于因果之间的语句/寅时一吐为快/卯时欲言又止”。
《省略号》。“一群远飞的大雁……”。这是其他诗人选择的意象。陆诗用无字碑来映射省略号,更具现实性和当下性,甚至还有着某种无奈暗含其间。当然,这里的无奈具有一定的欺骗性,之所以无奈,是因为丢弃了作为大写的“人”应具有的尊严,“苟且”之下,最终便是清醒后的悔恨。
《书名号》。在形而上,意味着一种有限性的表达,至少是形式上的有限性。用作人生,在有限的旅途中,一切行为必须合乎于“心”,或者“道”,也就是接近事物的本质。否则,便徒有其名,失去真正的价值。
《问号》。更像是对爱情本质的质问。落在“变色”的领带上,留下“一千个哈姆雷特”般的答案——留白。
《冒号》。用“两个黑色的印记”释义,具有某种魔幻的色彩。“喧哗的舞步”意味着更多不同的冒号,尽管表面看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如海龟的华丽泳姿。事实上,绝非如此,要进入事物的内核,必须将黑暗的“封门砖”打破,才能让真理发出声音。
本组诗歌,在个别语句上,还值得商榷。
如“深情于浩瀚穹苍之叠”“心酸腐蚀了风筝的线”,“靠谱的画面”……




附:陆祥正的组诗《符号的天空》

01

逗  号


陆祥正/江苏


不忍将你画圆
为的是保留某种断裂
跳动在河流之间
半月总想圆满
我也用尽力气想画一个圆,而你
对下半句话总是繁衍  

或许
只有我悄无声息转身
才会聚成一整条河流



02

句  号


陆祥正/江苏


一把弯刀
了断了所有思绪零散的缠绵
前章的美好或忧伤
已都不重要

晾晒出一颗空心
保持对美好事物的警觉
慈悲的合十一一



03

感 叹 号


陆祥正/江苏


平地一声雷
似人类的唾沫,一口能砸出一个坑
那些柔软的语言,一旦被感叹
就连笑声
立刻会变成一场冷雨
更令起飞的雁,惊魂不定



04

括 号


陆祥正/江苏


从不怠慢一粒尘埃
哪怕山上最尖锐的石头,也会
被你的柔软包围
一朵云飘来,一朵云离去
逆风而行的野草
一辈子也走不出
你的掌心和手背



05

破 折 号


陆祥正/江苏


树荫下一只画眉鸟的身影
落难雨地
它的一脸惊恐,恰似我未发出的叹息

渗透支点的自由一一
静卧于因果之间的语句
寅时一吐为快
卯时欲言又止



06

省 略 号


陆祥正/江苏


撕下写满苟且的日历
挖一个坑
将尊严与天平都统统掩埋
当忏悔的泪流出
我们都没有卢梭的勇气
面对儿童
当某一天上帝把清单递出
有人在
没有墓碑的荒野
看见六个无声的点
哽哽咽咽……


 

07

书 名 号


陆祥正/江苏


书名号在甲骨上腐朽
在青桐上成为永恒,桀骜不驯的文字
在我手里,俯首称臣
爱一行字如爱一个人
拥有了心,才算真正拥有了名份



08

引 号


陆祥正/江苏


主角像花朵一样
配角的隐忍在语言深处掩埋
主题的意义在于
不喧宾夺主,且无被忽视的忧伤
腹中流动的万千气象
深情于浩瀚穹苍之叠



09

问 号


陆祥正/江苏


听不懂风的语言
翻动的书页一脸茫然
听不见你的呼吸
心酸腐蚀了风筝的线
高山  湖泊   游船
都无法领悟你靠谱的画面

寂寥的心情像秋后的荷叶
漂浮在心里的彩霞
被风吹散
留下一堆即将流干眼泪的碎片

那根渐变色的领带
在你的胸前
写下一个大大的留白



10

冒 号


陆祥正/江苏


落脚,留下两个黑色的印迹
大厅里晃动着满满的雕像
喧哗的舞步
划出的曲线如海龟的华丽泳姿

内心涌起的海浪不尴不尬
欲将谜底解释成结局
是对疑惑眼神最好的礼遇
封门砖已被敲开
真理的声音才会更加响亮

陆祥正,60后,《新诗选刊》特约编辑,居徐州,习诗。

备注:文中插图多数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创作者借用转发只为推广(非商用),如有不妥请联系本公众号及时删除。致谢!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