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21年,陈师曾发表的《文人画的价值》......

 llljjgg 2023-08-30 发布于河北

1921年,陈师曾以白话、文言两种文体发表《文人画的价值》,从论理、画史、古今中外比较各个角度论述文人画的价值,反驳文人画“丑怪荒率”、元明清文人画“衰败”的观点。在他看来,文人画“首重精神,不贵形式”,以人品、学问、才情、思想为要素,“能感人而能自感”。

1921年,陈师曾发表的《文人画的价值》......

倪瓒 《琪树秋风图》 立轴 纸本 墨笔

纵62厘米 横43.3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文人画的代表人物元四家“皆品格高尚、学问渊博”,“上继荆关董巨,下开明清诸家法门”。文人画的谨严、精密、矜慎、幽微、深醇,不是“粗心浮气轻妄之辈所能望其肩背”的。这一认识与康有为、陈独秀截然不同,与他的朋友金城也有差别;而论述文字的精致细密,与康有为、陈独秀、徐悲鸿等文字的简单粗暴也形成鲜明对比。

1921年,陈师曾发表的《文人画的价值》......

黄公望 《九峰雪霁图》 立轴 绢本 水墨

纵117.2厘米 横55.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1923年,广州画家赵浩公、潘致中等组织以研究传统绘画为宗旨的“癸亥合作社”,两年后扩展为会员众多的“国画研究会”。赵浩公回忆说,国画研究会是一个研究中国绘画的集团,“第一,我们不是学西洋绘画的,西洋绘画自有其思想形式,中西文化各有其特异之处,我们应不基于狭隘思想与西洋绘画的工作者分庭抗礼。

1921年,陈师曾发表的《文人画的价值》......

齐白石 《大富贵家风》

第二,这是最应要声明的,我们的国画,就是中国传统的艺术,有别于从日本抄过来的不中不西的混血的所谓'新国画’;为着正名分、绍学统、辨是非、别邪正,我们要树立国画的宗风,岂徒是抱残守残而已”。国画研究会与后来被称作“岭南派”的“新国画”成员有过充满火药味的论争,赵浩公那段“正名分”“别邪正”的话经常被批评者引用,但断章取义者多,且回避高氏等“抄袭”日本画的事实。“正名分、绍学统、辨是非、别邪正”的说法,对于重视文脉传承的中国画来说,并非没有道理。两派论争有意气用事之处,但也止于“打笔仗”,到1937年,在论争中对阵的方人定和黄般若在香港相遇,遂弃前嫌,成了朋友。

1921年,陈师曾发表的《文人画的价值》......

晁谷 《猫儿戏蝶图》

47cmX70cm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提倡并实行“学术独立、兼容并包”的方针,其前提是存在着可践诺这一提倡的环境。“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所以能够产生巨大影响,也基于这样的环境条件,即从晚清到民国,中国的政治虽然腐败混乱,在学术上却相对自由,没有出现万马齐喑的一体化局面。

1921年,陈师曾发表的《文人画的价值》......

吴昌硕 《秋果》 60.1cmX130.8cm

江苏镇江文物商店藏

“五四”时期出现的中国画研究社团,与“美术革命”的言说和西画社团的激发有关,也是晚清民初人文思潮的一种自然呈现。从吾园书画集会(1803年)、小蓬莱书画集会(1839年)、萍花社书画会(1851年)、华阳道院书画集会(1852年),到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1890年)、苏州怡园画集(1895年)、西泠印社(1904年)、上海豫园书画善会(1909年)、宛米山房书画会(1909年)、上海书画研究会(1910年),青漪馆书画会(1911年)、贞社(1912年)、北京古物陈列所(1914年)、广仓学会(16年)等金石书画社团和博物馆的陆续出现,可以看出从传统文人雅集到新式美术社团与机构的演变轨迹。晚清以降,新学兴起,“发扬国粹”成为一个时代性的新口号,包括金石书画在内的国学研究成为反清志士的精神武器。

1921年,陈师曾发表的《文人画的价值》......

张大千《 水月观音 》

四川省美术馆藏

提倡“国粹”的学者和艺术家,并不拒绝借鉴西方文化;新学和旧学不同,但并不发生激烈对抗。“五四”和“五四”以后出现的金石书画社团,正是沿着这一历史链条生长出来的,而不单是对“美术革命”思潮的保守性回应。

1921年,陈师曾发表的《文人画的价值》......

黄宾虹 《夜山图意》 纸本 设色 1954年

纵51.4厘米 横37.1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五四”运动以后,即1924年至1949年,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出现了更多的美术学校,更多的美术社团,更多的美术刊物,更多学习美术的留学生,更多群体与个人的画展,更多与美术相关的博物馆,更多的中外美术交流活动,更多的美术史论著述。美术的范围与功能逐渐扩大,除了中国画、西洋画之外,折中式建筑、写实雕塑、工商业设计、书籍装帧等也有了初步的发展。

1921年,陈师曾发表的《文人画的价值》......

元 赵孟頫《双松平远图卷》

26.7cmX107.3cm 美国大都会美术馆藏

其中特别重要者,一是以上海为主要发祥地的蓬勃的“洋画运动”,归国留学生成为西画传播的主力军;二是传统中国画取得突出成就,出现了齐白石、黄宾虹等一批杰出画家;三是以徐悲鸿、蒋兆和为主要代表的写实人物画获得突破性进展;四是鲁迅倡导的新木刻运动,以及他所提倡的“为人生而艺术”的思想产生了有力影响。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五四”精神的发扬,也与北洋政府和民国政府相对开放和自由的文化环境有直接关系。

1921年,陈师曾发表的《文人画的价值》......

潘天寿 《灵岩涧一角》 116.7cmX119.7cm

纸本 水墨 设色 1955年作 中国美术馆藏

“五四”有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发反传统态度,有以蔡元培、吕澂等为代表的兼容并包和温和改良的态度,还有以金城、陈师曾等为代表的尊重与发扬传统的态度等。不同的文化态度并不意味着它们在具体的历史问题上没有共同之处,这一点往往被人们忽视。

1921年,陈师曾发表的《文人画的价值》......

白伯骅 《 现代人物 》

北京 荣宝斋 藏

此外,“五四”后出现的类似“美术革命”的言说、事件和现象,或与“五四”有这样那样的历史关联,但各种思潮在后来的浮现与起伏,主要是当时的社会文化情境和相应的个人意识造成的,如抗战与民族文化意识的高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文化体制对“革新”与“保守”的政治性划分,“文革”与“革命虚无主义”的爆炸,新时期文化市场上的“反反反反反传统”高叫等。它们的产生,常被人与“五四”扯上关系,其实并不相干。“五四”不断被误读、重塑和想象,大都出于后来者的“当下”之需。“五四”以后的历史还表明,“打倒”式的激进反传统主义和虚无主义,具有非理性的特征,容易在教育程度较低的社会空间和青年运动中燃点“文革”式的风暴,造成灾难性文化破坏。

1921年,陈师曾发表的《文人画的价值》......

蒋兆和 《给爷爷读报》

96cmX83.5cm

对美术家来说,“五四”最宝贵的传统是个性解放,思想独立,有责任感,有理想,自由探索,兼容并包。90年来的历史表明,不论是传统抑或非传统艺术,只要有相对自由的环境,不放弃理想与责任,充分发扬个性与创造力,都会有所突破与升华。

1921年,陈师曾发表的《文人画的价值》......

八大山人 《山水册页》节选

26.5X23cm 20开 西泠印社 藏

反之,如果将艺术捆绑起来,变成单纯的政治工具、单纯的谋生手段,它就会变味、枯萎、失去生命活力。“打倒”式的激进主义发生在一个兼容并包的环境中并不可怕(如陈独秀提倡“革王画的命”),可怕的是国家主义化的“打倒”,“文革”式的全民激进主义,以及一切为了“钱”的市侩主义。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潘天寿、张大千、林风眠、傅抱石、李可染等大画家,都是在“五四”前后即20世纪前半个世纪成长起来的;“五四”后出生,即在“救亡压倒启蒙”和意识形态一体化时期生长起来的画家,再没有出现这样被公认的大师级人物。

1921年,陈师曾发表的《文人画的价值》......

田世光 《孔雀》 钓鱼台国宾馆 藏

新时期以来,我们经历了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美术领域逐渐涌现一批很有希望的青年才俊,但资本的诱惑与腐蚀,又使他们面临成为市场俘虏的现代性危机。

1921年,陈师曾发表的《文人画的价值》......

晁谷 《 调心图 》 136X38cm

敦睦堂 藏

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考与研究是必要的,对“五四”与“五四前”“五四后”相关联而又不断变异的文化现象进行综合的思考与研究,也许更重要。

1921年,陈师曾发表的《文人画的价值》......

徐悲鸿 《愚公移山》 144×421cm

1940年作,徐悲鸿纪念馆藏

弘扬中华文化经典,传播中华书画艺术.......

向历代 艺术家致以崇高的敬意!!!!!!

————刊文编辑:朝海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