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与学】二年级上册七单元看图写话教学设想(三)

 欣欣语文 2023-08-30 发布于四川
(本文是对二年级上册七单元看图写话《猫和老鼠》的初步教学设想,没有加入大单元概念,没有在单元情境下设计。后续大单元备课的时候会有具体的设计与更新。)

单元写话目标:(1)运用“推前想后法”来推测故事情节,尝试分段表述。(2)关注画面中人物的表情、动作等,并借助关键词来“连词成句”。

部分展示图画,聚焦观察
(1)观察教材插图中的小老鼠,引导说话。
看到这只小老鼠,你们脑子里会蹦出什么词?
大家猜猜,这可能是因为什么呢?
(2)续观察图片电脑屏幕上的猫。
认真观察这只猫,你们想到了什么? 说一说你们的感受。
为什么小猫的眼睛瞪得又圆又大呢?
猫此刻心里在想什么?他又准备做什么呢?

仔细看图,引导“推前”
(1)引导“推前”:指导学生根据画面内容推想故事发生的原因
电脑屏幕里怎么会有一只猫?电脑是谁打开的?
我们能看到小主人或者小老鼠打开了电脑吗?不能的话我们应该怎么办?(引导想象)
怎么想?往哪里想?
这些疑问都发生在这张图之前,所以让我们顺着这张图往前推想。请大家记住这个词——“推前”(板书“推前”)。
(2)学生“推前”想象故事情节,教师根据汇报板书关键词。
(3)学生根据板书提示,尝试写“推前”部分,作为故事开头。出示自然段写作格式,提醒学生用简短的两三句话写故事开头。
(4)汇报展示点评。

观察图画,关注细节
(1)引导学生观察猫和小老鼠的表情动作,展开丰富的想象。
细致观察图里的猫,说说他有哪些动作。
(瞪、叫、露出)
再看小老鼠,他是怎么样的呢?
(流眼泪、摔、惊吓)
2)指导学生借助关键词进行表达,连起来说一说。
(3)写“小老鼠遇见猫”的片段。要求:主要部分详写。
(4)作展示及点评。

学法运用,引导“想后”
(1)引导学生推测故事的结果。
想一想,小老鼠最后怎么样了?
这些结果从图上能看得出来吗?
我们可以怎样想出故事的结果呢?
往哪里想?
(2)根据“想后”写结尾。
(3)点评学生习作。

补充题目
将今天的故事结尾补充完整,再加个自己喜欢的题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