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河南省洛阳市2022—2023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023-08-30 | 阅:  转:  |  分享 
  
河南省洛阳市2022—2023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中,管仲主张“受禄不过其功”,申不害主张“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乐毅主
张“察能而授官”,吴起主张“明法审令……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这些主张的提出说明当时A.军功爵禄成为选官的唯一标准B.社会
阶层的流动性增强C.实现国家统一是社会大势所趋D.法律严苛阻碍社会发展2.汉高祖令诸王“皆立太上皇庙于国都”,此后逐渐形成数量庞大
、祭祀隆重的郡国庙。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宗庙居郡国非礼的主张,至汉元帝时,通过礼制改革正式废除郡国的宗庙。西汉郡国庙的兴废A.表明儒
学正统地位的确立B.反映了治国思想的变化C.说明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D.标志着宗法制度的瓦解3.北宋时,棉花的种植在闽粤一带已渐盛行
;南宋时,棉花种植推向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宋代有诗云:“嘉树种木棉,天何厚八闽……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这反映了宋代A.南方经
济实力超过北方B.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C.棉花成为主要衣被材料D.南方棉花种植已逐渐普遍4.明代王守仁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良知人人具有,不必外求,但需要重新发现、扩充、践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由此可知,王守仁A.强调自我的主观能动性B.提倡平等
和叛逆的精神C.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D.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5.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部
分内容作出更正,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1931年,通过土地革命路线,提出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
所有制。这些土地政策的调整A.促进了根据地的巩固与扩大B.开启了探索民主革命新道路的序幕C.顺应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D.意在扩大革
命统一战线的阶级基础6.1985年,天津市十二个工业企业试行承包责任制,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企业对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经济承包;企业内
部职工实行“包”“保”结合的经济责任制;企业内部针对薄弱环节、关键工序实行单项经济承包。这些承包责任制的实施A.以激发企业活力为出
发点B.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C.推动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D.缩小了我国城乡间的差距7.希腊人通过对腓尼基文字的借鉴和修改,创造出了
希腊字母,并增添了元音字母,使希腊出现了世界上最早包含元音的字母表。这反映了A.文字一体化推动了文化发展B.人类文明在继承交流中不
断发展C.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摇篮D.腓尼基文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8.新航路开辟后,西、葡两国的殖民统治覆盖了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很多
地区,来自两国的白人移民被称为“(伊比利亚)半岛人”,处于社会的最上层,形成了一个美洲的欧式社会。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A.打破了世界
原有的文明格局 B.加速了美欧人的相互迁移C.改变了美洲居民的生活习俗D.源于西欧人口过剩的压力9.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
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马丁路·德撰写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痛斥教廷推销赎罪券的欺骗行为。二者所代表的运动都
A.否定了基督教的教义B.推动了思想进一步解放C.推动民族国家的建立D.要求摆脱专制王权统治10.英国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如
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首相就要面临辞职。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是否连任不会直接受到国会选举胜败的影响。两国政府首脑当选
后境遇的不同,主要是由于两国A.议会的职能不同B.政府组成不同C.国家的首脑不同D.政治体制不同11.马克思说:“他们(圣西门、傅
立叶等)还在梦想用实验办法来实现自己的社会空想……为此,他们不得不去央求资产阶级放软心肠,解囊施舍……所以他们愤怒地反对工人的一切
政治活动。”马克思意在强调A.阶级斗争的重要性B.资产阶级的冷酷无情C.工人阶级的先进性D.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12.下图是英国漫画
家创作于1934年的漫画:左边的希特勒托起的皇冠上镌刻着“总统”“总理”和“陆军司令”的字样,右侧的俾斯麦见状感慨道:“我曾经认为
德国最大危险是社会主义。现在我不确定,是否有更大的危险。”对该漫画内容解读正确的是A.表明德国法西斯奉行君主专制原则B.旨在说明法
西斯专制缺乏群众基础C.说明德国国内意识形态的斗争尖锐D.作者对德国纳粹势力崛起表示担忧13.1919年3月,为抗议英国殖民当局逮
捕华夫脱党创始人扎格鲁尔,埃及爆发了大规模反抗运动,运动由和平签名发展到暴力抗议和武装斗争,起义者的共同要求是争取完全的民族独立。
埃及的这次运动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B.表明民族独立意识已经觉醒C.动摇了非洲的殖民体系D.收回了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14.196
1年9月,印尼总统苏加诺在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这个世界真正的矛盾是谋求自由和正义的新兴势力与占据统治地位的旧势力
之间的抗争……不结盟运动不是冷战格局中的“中立主义”。这一论断意在强调不结盟运动A.对民族解放运动的推动作用 B.非集团不结盟的特
色C.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核心理念D.旨在缓冲美苏间矛盾15.1953年起,苏共开始逐步调整农业收购制度,即降低义务交售制比例,提升国
家采购比例。1961年,苏共又决定将农产品的采购方式改为合同订购,合同外的剩余农产品由消费合作社按地方市场价格向农庄购买。材料表明
当时苏联A.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B.旨在改革不合理的分配制度C.试图调动农庄的生产积极性D.改变了集体农庄的生产体制16.冷战
结束后,美国提出“文明优劣论”“历史终结论”等观点,并向全世界推广。1996年,首届亚洲儿童权利与传媒会议通过《马尼拉宣言》指出:
亚太地区的大众传媒应尊重和保护亚洲传统文化,向各国儿童提供富有亚洲特色的节目。这一宜言反映了当时A.反对霸权成为全球共识B.文明的
多样性受到重视C.亚太地区一体化的加速D.亚洲儿童权利屡遭侵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材料一两汉时期,无论是官办的中央、地方各级学校,还是个人招收门徒的私学教育,在数量、规模等各方面不断发展,都呈现出繁荣
的景象。东汉时,私学达四十余家之多,其中弟子千人以上者十三家,万人以上者二家。《后汉书·儒林传》记载:“自光武中年以后,干戈稍戢,
专事经学,自是其风世笃焉。”——摘编自郭炳洁《汉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原因探析》材料二书院在中国古代特别是两宋教育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在普
及文化知识、提高社会整体教育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北宋前期的书院多为私学,至南宋前期,杨时、胡安国等理学大儒倚重书院讲学,传播学
派思想。南宋中期是理学书院兴盛时期,书院兴建的数量多,影响范围广泛,各种规章制度逐渐完善。南宋后期,理学书院教育模式被官方采纳,书
院多被纳入官办地方教育组成部分,书院教师也多由朝廷选派正式官员担任。此外,宋代书院还创立了书院会讲制度,这是宋代书院的重要创新,大
大活跃了书院的学术空气。——摘编自王晓龙、司学红《宋代书院教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汉时期学校教育呈现繁荣景象的
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书院教育的主要特征。(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近
代化也叫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开启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促使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
世界”,进而走上追寻现代化之路。但晚清三个阶段的现代化以及相应的改革举措,都是在因应西方列强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政治经济压力,同时回应
国内的社会矛盾,这些现代化无法改变清王朝覆灭的最终命运,仅仅是清廷及部分社会精英主导的有限变革,不可能真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带来的种
种危局,因而也不可能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长远发展。——摘编自郭若平《从近代历史进程看中国式现代化》材料二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首次
明确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为主要内容的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1964年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现代农
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作为四个现代化的内容明确下来。1979年,邓小平首次把四个现代化表述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
。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此后
,我们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摘编自牛先锋《从四个维度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1)根据
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晚清三个阶段的现代化尝试。(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晚清现代化探索相比新中国
成立后现代化探索的主要特点。(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个体家庭无力应对各种社会
风险,客观上要求政府介入家庭领域。1917年,英国家庭津贴运动兴起。女权主义者和劳工妇女为实现家庭津贴计划的长期努力,使得家庭津贴
成为20世纪20—40年代各政党和社会人士聚焦的热点议题。1945年6月15日,《家庭补贴法案》正式通过,该法令规定,为所有两个及
以上子女的家庭提供每周5先令的家庭补贴。——摘编自杨辉《挑战与变革:1917—1945年的英国家庭津贴运动》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
以来,英国进入剧烈的社会转型期,家庭政策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以应对挑战。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政府大幅度削减福利支出,其中不可避免
地涉及到政府家庭政策的转变,譬如从“普遍性原则”向“选择性原则”的转变,有针对性地对贫因弱势的个人和家庭进行扶持;提倡国家责任与个
人(家庭)责任的平衡,促进个人和家庭承担更加积极的义务与责任。进入20世纪90年代,布莱尔的工党政府提出社会政策的目标是鼓励人们主
动地改变自己的处境,而不是仅仅依靠社会救济生活;政府不应该成为发放更多福利的家长式政府,而是要提供就业和教育以帮助人们自救的能动性
政府。——摘编自雷杰、张力炫、蔡天《英国家庭政策的历史发展及类型学分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期以来英国家
庭津贴运动兴起与发展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家庭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6分)2
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挑战和应战”理论也可运用于对近现代东西方关系的历史考察中,这种“挑战和应战”以20世纪
60年代东方民族主义国家体系形成为界限。在此之前,西方的挑战主要以军事、经济为主,东方的应战则主要以政治上的革命、抗争为主;20世
纪60年代以来,西方对东方的挑战主要以经济为主,东方也主要以经济方式来应战。——摘编自董世举《东、西方民族主义发生的差异》根据材料
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围绕“挑战与应战”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例清晰,逻辑严密)河南省洛
阳市2022—2023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
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答案BCBAAABABD题号111213141516答案ADB
CC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14分)(1)原因: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政治相对稳定
,为学校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社会环境;经济恢复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文字的统一和简化,造纸术的改进,为学校教育发展提供了客
观条件;统治者重视教育;选官制度的推动。(每点2分,任意四点8分)(2)特征:历史地位重要,对文化普及、提高社会教育水平有重要影响
;创办和讲学内容受理学影响,也推动了理学的传播;官私并立,官方化趋势明显;数量不断增多,制度不断完善;创立会讲制度,具有一定的创新
性。(每点2分,任意三点6分)18.(12分)(1)现代化尝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推行洋务运动,这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甲
午战后,维新派领导的戊戌变法运动,试图在制度上学习西方,实现政治民主,很快以失败告终;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先后进行“新政”和“预
备立宪”,但最终无法挽回覆灭的命运。(每点2分,三点6分)(2)特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主动推进;内涵更加全面,从工业化到物质
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民族复兴为目标;立足中国国情,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化的成就显著。(每
点2分,任意三点6分)19.(1)背景:工业化对个体家庭的冲击;女权主义兴起,女性政治地位提高,要求维护 妇女权益;1929年经济
危机爆发,加剧了人们的生活困难;两次世界大战导致人口损失严重,政府鼓励人口生育;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每点2分,任意四点8分)(2
)内容:转变政府角色,削减财政在家庭政策方面的支出;从普遍补贴到有针对性地扶持;强调个人和家庭的责任和义务,政府主要提供帮助。(每
点2分,共6分)20.(12分)示例一:论题:近代西方对东方的殖民侵略引发了亚非拉民族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论述:新航路开辟以后,特
别是工业革命以来,西欧国家凭借军事、经济优势不断进行殖民扩张,越来越多的东方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使得东方国家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民族意识逐渐觉醒。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各国人民掀起了反帝运动高潮,沉重打击了西方的殖民统治。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西方殖民国
家受到削弱,亚非拉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建立起众多新兴民族国家,冲破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总之,在西方殖民侵略的刺激下,东方国家面
对民族危机,不断进行反帝反殖的民族解放运动,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示例二:论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霸权,新兴民族国家大力发展经济, 走出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论述: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建立了众多新兴民族国家。20世纪 60年代以来,这些新兴国家获得了政治的独立,但西方国家仍主导着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操纵国际市场,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它们面临着维护主权、发展经济的历史任务。广大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努力发展经济,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掀起了现代化建设的浪潮;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团结起来,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七十七国集团等国际组织,倡导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应对西方国家的挑战。总之,二战后,面对西方大国主导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新兴民族国家积极应对,加强合作,走出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献花(0)
+1
(本文系乔一2022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