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如何读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开篇以恢宏大度、开阔的胸襟,勾勒出来了一幅孔子心目中理想的蓝图,在社会生活中人人孝悌,勿巧言令色,每天时刻反省自身,事父母竭其力,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君子务本,节用爱人,使民以时,慎终追远,民风醇朴,社会和谐;贫而乐,富而好礼,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问孝道,孔子的回答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点,孔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孔子不提倡君子学习并掌握某项专门技术,子曰:君子不器。又曰:攻乎异端,斯害如已!换句话说,就是儒家思想对于人们专攻技术,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生产力,是一种不大力支持的态度。有人问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用孝道教育执政者,是孔子的思想,也可以说是论语的思想,儒家思想对于群雄割据、合纵连横,是没有指导意义的,主要表现在以家天下、维护人伦稳定方面的贡献,不推崇霸权至上。《史记·世家》记述,孔子为政主要在鲁国,虽然政绩卓越,但仍未在春秋战国争雄之际,没有留下令后人称赞的实实在在的治国的丰功伟业,直至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中国的封建社会才逐步以儒家思想作为统治国家的指导思想。中国武术应当是最讲究技能和霸权的,但在儒家思想影响之下的少林、武当等流派,却不以武艺的高低作为练武者的最终评价,讲究以德服人,而对于技艺则讲究以柔克刚、以无形胜有形,技艺高低不是认定武术家的根本标准。儒家思想是不赞成国与国结盟运动的,可以从儒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可知。论语成于春秋战国时代,远交近伐、唯国家利益至上,是儒家所摒弃的,儒家讲究以仁义治国,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宪问第十四,齐国大夫弑简公,孔子告于鲁国国君,希望鲁国兴兵讨伐臣弑君的罪行,事情不了了之,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朱熹注释引程子曰:鲁之君臣,终不从之,可胜惜哉!他国发生臣弑君事件,没有威胁到鲁国的国家利益,但在孔子看来,这就是鲁国应维护的国家利益。国与国不结盟,国与国讲究礼义,不义之国人人可伐,是儒家的指导思想。秦、汉、唐、宋、元、明、清,国力昌盛时期,对于当时己建国的邻邦,从未占其国为自己疆土的事情,便是明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讲究礼义,讲究师出有名,一直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中国号称礼义之邦,便是儒家思想取得的重大成绩之一。在礼义的前提下,中国人宁愿固守清贫,也不愿追求额外的利益。这与美国所倡导和执行的实用主义是有区别的,美国讲究国家利益,在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下,美国可以做任何事。现在全球经济处于复苏阶段,美国提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实际上就是多印货币,造成美元贬值,以获得更多的美国国家利益,至于造成新兴国家市场动荡,那是与美国无关的事。再者美国历来有结盟思想,盟国与他国发生矛盾,为了美国利益,美国永远站在盟国一方,美国讲究的地区和平与稳定,并不是儒家所讲究的义和仁。中国现在也提出了国家利益的概念,例如南海、台湾问题就被列为国家的核心利益,可以说是对儒家思想的一个有益补充和完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思想和儒家思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价值体系,西方思想仍有很多无法逾越的缺点,西方学习儒家思想和我们学习西方思想目的是一样的,就是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的价值体系,两者之间无绝对的优越和落后。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传统儒家思想里,国家是不支持人民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讲究以仁、义、礼、孝、廉、耻治国。封建社会人们的资讯不发达,没有电话、手机、互联网,农业生产以手工为主,没有大型机械化工具,人们的出行以步行为主,骑马、坐马车那是有钱人的事,没有公路、高铁,50公里的路程,起码要步行一天以上的时间。强调仁义治国,维持封建社会稳定和相对封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力地促进社会发展。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不知其仁也。在生活中儒家思想讲究孝和义,人民的共同利益追求必须在孝和义的前提下。儒家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确确实实一直在影响中国的现实生活,现在全球国与国关系,不恰当地说,与春秋战国时期没有什么两样,在此历史环境下,儒家思想是有缺陷的,但不能否定儒家思想,中国现在取得的伟大成就,也有儒家思想的贡献。重视民生,讲究执政者追求人民的最大利益,应是无庸置疑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