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鬼谷子学生,获取知识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

 雪峰山人2017 2023-08-30 发布于湖南

周朝的阳城有一处山林,山深树密,幽不可测,应该不是人所能居住的地方,故而人们称这个地方为鬼谷,山谷中却偏偏有一个姓王名栩的人在此居住,人称鬼谷子,这个人通天彻地,精通术学、兵学、游学、出世学。鬼谷子看透了人世,却不马上变成神仙,想在鬼谷里招几个学生同归仙境。其中有四个有名的学生,齐人孙膑,魏人庞涓、张仪,洛阳人苏秦。

孙膑和庞涓学的是兵法,有一天,庞涓到山下提水,听路人说魏国厚币招贤,访求将相,心有所动,想前往魏国应聘。鬼谷子准许了,送了一句谶言:“遇羊而荣,遇马而瘁”。劝戒庞涓不可欺人太甚,如果欺人太甚,终究自己也会被别人所欺。庞涓离开鬼谷时对孙膑说:我与你有八拜之交,如果这次去魏国求得富贵,一定举荐兄弟前来同立功业。

孙膑送别庞涓后,心怀羡慕之情的回到老师鬼谷子身边,鬼谷子为安慰孙膑,特意加授了其祖父孙武《兵法》十三篇。

庞涓到了魏国,果然受到重用,被任命元帅,兼军师之职。庞涓的儿子和侄子都求得了功名。庞涓练兵训武,侵犯卫、宋等小国家,屡屡得胜,宋、鲁、卫、郑诸国君见形势不对,纷纷前来依附魏国,庞涓自以为功成名就,洋洋得意。

有一天,墨翟来到鬼谷游玩,与孙膑一见投缘,说:学业已成,为什么不外出寻求功名?孙膑说:我有同学庞涓到魏国做官去了,庞涓做了官,一定会推荐我的。

墨翟来到魏国,觉得庞涓无意引荐孙膑,于是,直接到魏王处推荐孙膑,魏王大喜,向庞涓问情况,庞涓说:孙膑是齐国人,如果到魏国做官,他一定是不愿意的。魏王倒很有气魄地说:士为知己者死,不是魏国人就不能重用吗?

不得已,庞涓只得将孙膑招来魏国,但又留下一个小心眼,对魏王说:孙膑才能很大,现在暂时拜孙膑为客卿,日后,孙膑有了功劳,我就将元帅之职让与孙膑。这话说得多么冠冕堂煌呀。为了巩固自己已经获得的荣华富贵,庞涓设计将孙膑的双膝盖骨剔去,又用针刺在脸面上刻“私通外国”四个字,以墨涂之。

庞涓与孙膑,在个人感情方面是没有仇恨的,但由于孙膑从老师鬼谷子处多学习了一个其祖父孙武《兵法》十三篇,在军事才能方面是超过庞涓的,庞涓害怕孙膑因为其突出的军事才能,会夺走自己用知识而获得的荣华富贵,故而对孙膑下了毒手,之所以没有杀死孙膑,是因为要从孙膑处获取其祖父孙武《兵法》十三篇。从一定程度上说,庞涓是一个知识分子,但这样的知识分子不以探讨知识、追求真理为已任,获取知识是手段,享受荣华富贵是目的。

孙膑知道庞涓的真相后,也是忍常人所不能忍,诈疯魔,猪圈中粪秽狼藉,孙膑却不以为然,被发覆面,倒身而卧。墨翟得知情况后,再次对齐国大将田忌推荐孙膑,田忌又对齐威王推荐了孙膑。在齐国精心安排下,孙膑来到了齐国。

孙膑到齐国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田忌赛马典故,田忌常同齐威王进行跑马比赛,比方约定各以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然而,每次比赛,田忌总是输给齐威王。孙膑劝说田忌用自己的下等马对阵齐威王的上等马,用自己的上等马对阵齐威王的中等马,用自己的中等马对阵齐威王的下等马,结果三局两胜。传统文化认为:故事的主角是田忌、孙膑和齐威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揭示如何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从而在竞技中获胜的事例。对田忌赛马典故的这样定论,是非常错误的。

遵守共同约定的规则为人办事,是体现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利用规则的漏洞,但仍然在规则的基本要求之下,不是利用规则漏洞人的错误,只是规则没有完善的表现,继续完善规则就行了。孙膑则是完全违背规则的要求,利用他人遵守规则的行为,为自己获得胜利,这应当是受到谴责的地方。唐德宗时将孙膑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孙膑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实际上,是鼓励人们破坏规则。

鬼谷子另两个学生苏秦和张仪,拜别老师之后也各自下山,张仪去了魏国,苏秦回到洛阳老家。苏秦家中老母在堂,长兄先死了,只有一个嫂子,有二个弟弟。苏秦家几天后,就准备变卖家产,出游列国。全家人一致反对,说:你不从事农业生产,又不买卖货物做工商业者,却想凭借口舌博富贵,一定会后悔的。苏秦不听家人劝阻,执意外出。用自强之术游说周显王,不受到重用。于是,再次回到家里,将变买自己应得的所有家产,得黄金百镒,用黑貂裘制作了一件高档衣服,雇了车辆和仆人,遨游列国以寻求富贵。

黄金百镒用完了,黑貂裘做的衣服也穿坏了,又很狼狈地回到了家中,妻子和嫂子更是恶语相向,苏秦叹曰:我现在是个贫贱的人,妻子不以我为丈夫,嫂子不以我为小叔子,母亲不以我为儿子,都是我的罪过呀。于是,重新学习鬼谷子临下山时赠送的太公《阴符》一书,同时也给自己两个弟弟讲解《阴符》,两个弟弟似有所悟,两个弟弟各自出了一些黄金,资助苏秦再次出游列国。

最终,苏秦得到了燕文公的赏识,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荣登显位的苏秦又回到了家乡,妻子和嫂以及两弟弟不敢正面看苏秦,苏秦不由发出感叹:世间人情冷暖,今天,真的知道了富贵是个好东西呀。

苏秦努力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谋取个人的荣华富贵,《论语·子张》中借子夏之口提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方针和办学目的紧紧与做官联系在一起,这是不对的。教育的目的应当是追求知识和真理,启迪愚昧。君主及百官执政治理社会,不可避免地会有君主及百官的私利,这与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必然是矛盾的,知识分子,尤其是社会学方面的知识分子,更应该站在人民的立场来批判君主及百官,而不是站在君主及百官的立场,维护执政者以达到自己的私利。

苏秦后被齐国任为客卿,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被匕首刺腹内,苏秦用手按住腹部,走至齐湣王面前,齐湣王命令武士擒拿刺客,可惜刺客已逃跑了。苏秦说:我死之后,大王斩掉我的头颅,悬挂在城门上,宣告:刺死苏秦者,赏以千金。刺客信以为真,跑来领赏,谁知,却被齐湣王严刑拷打,连同主使之人,诛灭数家。苏秦为报仇,是有智慧的,但齐湣王此番操作,充分暴露了齐湣王为达目的,可以充分利用人们对其诺言的信任,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如果人民不遵守诺言,传统文化是会谴责的,但君主不遵守诺言,传统文化则选择性的无视。

张仪辞别老师鬼谷子后,游说魏惠王没有成功,成为了楚国昭阳的门下客,因和氏璧事件,被昭阳诬为盗贼而被笞打,妻子见其如此困顿模样,流泪说:你今天所受到的耻辱,都是因为读书自以为是,四处游说而造成的。张仪张口问其妻:我的舌头还在吗?妻子笑着说:还在。张仪说:只要舌头还在就是本钱,是不会终生困顿贫穷的。

张仪听闻苏秦在赵国风光无限,于是,来到了赵国求见苏秦,在苏秦的计策之下,张仪终于在秦国谋得一个客聊的身份,发誓说:只要苏秦还在赵国,我终身不会游说秦国讨伐赵国。

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得到秦惠文王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受封为武信君。

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关学的创始人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从我的角度上来衡量,鬼谷子的四个学生都不是的,都只是为了达到自己个人目的而去获取知识的,用知识献媚于权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