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青花瓷器底部特征

 天空的迷彩pv2w 2023-08-30 发布于天津


识别元青花瓷底足的依据:

1、有明确地点的出土器物和出土底足瓷片 。

2、特征明显的馆藏品和民间收藏品 。

3、器形整体规整,局部欠平,留有空泡或修胎痕。

4、圈足大小,真品元青花的大盘类和罐类都是大圈足,而小盘和大碗都是小圈足。其瓶类形状适中,和瓶身成正比,按圈足大小从大到小依次为大盘、大罐、瓶、小盘和大碗。

5、胎质细腻,元青花大多使用的是瓷石和高岭土混合而成的配方,胎质非常紧致细腻,基本没有气孔,且不吸水,敲击的时候声音非常浑厚响亮。

6、莹白胎色,由于土沁的程度不一,以及清洗的情况不同,元青花的能见度也都不一样。胎色不是指土色或铁锈附着在器物上的颜色,而是指瓷器本身的颜色,可以从元青花的破损处来观察。元青花的胎色有四种,分别是莹白色、灰白色、米白色和姜黄色。

7、梅瓶、大罐等琢器呈现不规则的环形足,圈足并不十分整齐,不很圆。底部多不施釉,但会有制作时留下的不经意粘釉痕迹。部分玉壶春瓶底部施釉。带有明显的刷釉痕。沙底可见明显的旋削痕及收刀点。

8、元青花的胎体普遍较厚重、胎质坚硬;胎内所含的杂质及铁质较多,呈现出颗粒状态突出,瓷胎断面处会有有偏狭形气孔或杂质留下的缝隙。元青花的瓷胎老化干燥,但断面会呈现糯米光泽,这种情况在玉壶春瓶上最为明显。

9、少数器胫部削胎过薄,烧制时乘受不了器物重量,造成塌陷或歪斜。

10、由于胎土可塑性不太好,器物多有窑裂之类的缺陷,盘类尤其突出;相当一些大盘底部向上凸。

大器的足底大多是挖脚,有深有浅。器底厚,圈足厚。从圈脚开始,以八字型旋转修胎;足底一般可见旋坯痕、跳刀痕、乳钉状凸起。底圈脚内外均粘有窑砂,部分已经融于釉中。

元青花胎体普遍较厚,胎质较硬;胎体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和铁,表现出明显的颗粒状,在胎体的截面上会有一些细小的孔洞或者杂质。元青花瓷胎虽然已经陈旧、乾燥,但其横截面会有糯米般的光泽,尤其是在玉壶春瓶上。大多数底、圈足的内外都沾有窑砂,有的已经融进了釉里。

外形:一般来说,梅瓶、大罐等元青花的底座都是不规则的,边缘也不是很平整,而且上面有烧制时留下的粘釉痕,瓶底也有很明显的刷釉痕迹。

胎质:元青花瓷片的质地一般都很厚,质地也很硬,其中的杂质和铁质很多,呈现出一种很明显的颗粒状,在瓷片的截面上,有一些细小的孔洞或者杂质。

印痕:元青花的足底大多是挖出来的,而且颜色也不一样,因为元青花的底部比较厚,所以圆足很厚,从圈足开始,就是一个八字型的旋坯痕、跳刀痕、乳钉状的凸起。

元代的青花瓷(也称为元代的青花瓷)。青花瓷是唐朝的产物,元朝是它的鼎盛时期。景德镇是元朝时期的一种比较成熟的瓷器。装饰的主要特征是结构丰富、层次丰富、不杂乱。元朝的青花瓷,彻底颠覆了传统瓷器的含蓄和内敛,使人感受到简洁、愉悦、鲜明的视觉效果。《红楼梦》以其豪迈、艺术创新的精神,把青花画艺术推到了顶峰,为后世的青花瓷的繁荣昌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