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看治胰腺疼的四逆散与功能失调的柴胡汤系列!

 新三国志 2023-08-30 发布于河北
再看治胰腺疼的四逆散与功能失调的柴胡汤系列!

大家看这个柴胡汤系列,首先我们先看这个四逆散,这个四逆散郭老后来我们认为四逆散的这个剂量太小,我们郭老给它拟为四逆汤,那么这个四逆汤就四味药,柴胡,芍药,枳实和甘草,原先《伤寒杂病论》上把它作为少阴病,郭老认为是少阳病,它这个王叔和在修订的时候有错误。这个四逆汤治病是治的非常多的,包括我们现在很多的说的胰腺炎。

再看治胰腺疼的四逆散与功能失调的柴胡汤系列!

包括我们的这个肠道的一种,这个肠扭结等等,这一类的病,都得需要我们这个柴胡汤类进行来调节。

因为柴胡汤是我们的功能和物质还都比较充足,但是人体它的功能出现了紊乱,身体的自主调节功能出现了失常,也是三焦气机失常,所以它的系列我们列了有小柴胡汤,大柴胡汤,但这个表格上,我们又把柴胡汤给大家列上了,因为郭老在《大医传承》第二期也就是,在郭老累倒在讲堂,即将仙逝的之前,他讲的《老人发烧怎么办》提到了一种冥眩现象,当时就是对一些老年性感冒,不爱动,少气懒言,也不愿意吃饭这一种,但是就是觉着浑身不舒服。

再看治胰腺疼的四逆散与功能失调的柴胡汤系列!

他拟了这个柴胡汤,当时原话,就是比照着小柴胡汤在讲,他说可以把半夏和黄芩去掉,然后,再加附子和桂枝,这个人一吃可能马上他出点汗,然后这个感冒就好了。当然也有些吃了这个桂枝汤以后会出现下痢,下痢以后,后来这个感冒也好了。还有的出现了浑身说不出的难受,也就是说玄冥现象,然后在床上,摔跟头,翻滚,如果有这种现象,家属看到就会很害怕的,认为这个人要到过世的时候了,其实这种现象,又是一种转好的现象,反正是我们身体的自主调节正在调节我们身体来去除这个病菌。

所以这是柴胡汤系列,我们就不再多说,我们下去以后我们自己体会,这是我们功能出现问题的时候,用柴胡类我们进行自主调节。

再看治胰腺疼的四逆散与功能失调的柴胡汤系列!

你看看四逆散我们能治多少病,我们下来以后,你自己去体会,我们在使用的时候,我们要用四逆汤,民间说道,“学会四逆散看病就不难”,说“学会四逆散,走遍四方,将病打散”,这是民间的说法。

在方法系统论讲座第八讲中郭老讲了四逆散证胃疼的例,胃疼,疼了多少年了。


柴胡 30g白芍 36g枳壳 30g甘草 15g水煮分服。如果疼得严重,四肢厥逆,体温降低,加炮附子 10克。这个方子治什么疼?它治胃和肠的蠕动,几乎在一个停止的状态。吃了这个方子以后,把紧张状态缓解了,胃肠蠕动起来,就好了。这个病有一个特征,疼以前,胸胁胀闷,心烦,往往是因为生点气,着点急,引发的这个病。

我们主要用自主调节来治疗我们的一些疾病。我们要用四逆汤,这个四逆散量小,我们当然那样可以加大服用量,这是给大家做的一个表格,大家可以在实践中进行参考。

(以上内容摘自本能学堂内部学习课件)

再看治胰腺疼的四逆散与功能失调的柴胡汤系列!
再看治胰腺疼的四逆散与功能失调的柴胡汤系列!

少阳病的病位是什么呢?这可以用仲景的少阳病提纲来回答这个问题。少阳提纲说:“少阳之为病,

口苦、咽干、目眩也。”这个少阳提纲,如果是少阳病理过程的实体,那么病位、病性病势,必然是自在其中。

何况仲景在提纲中所列的脉证都是本经病理过程中最具有特征的东西。而所谓本经病理特征,正是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的特殊性质。例如:口苦一证,现代医学证明:胆汁的代谢失调,胆汁溢于肝血循环而至口腔则口苦。

咽干是:唾液腺有三对:腮腺、舌下腺、下颌腺各一对。正常成年人昼夜可分泌唾液约1500 毫升左右。如果在唾液分泌大量减少时,咽及口腔则有干燥的感觉。关于目眩、《灵枢经·卫气篇》说:“上虚则眩”。《释名》说:“目视动乱,如悬物扷扷然不定也。”在临床中,目眩常与头昏伴发。同时也常在脉弦细的情况中出现。脉弦细乃少阳病的典型脉象。弦细脉是血管收缩的表现。李时珍说:“弦细拘急”。拘急即神经性收引、挛急的症状表现。而目眩肯定与这种脉象有关,可能是眼球脉络膜血管收缩而致营养输送减少,或对分散光线的吸收不利所致。

从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细来看少阳病位,胆汁的代谢失调、唾液的分泌减少,血管的收缩,它们一个共同的病理机制应是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调节失常。从现代医学的生理学中知道:交感神经活动可使心跳加快,腹腔内脏与皮肤血管收缩,分泌唾液粘稠,抑制胃肠运动,抑制胆囊收缩,瞳孔散大,促进糖元酵解,副交感神经活动可抑制心跳,血管舒张,分泌稀薄的唾液,促进胃液,胰液分泌,促进胃肠运动,胆囊收缩,瞳孔缩小,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在生理过程中,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是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协调关系。

如果在病因的作用下,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协调关系受到破坏,交感神经活动异常兴奋,失去与副交感神经的相互制约的平衡:胆囊收缩被抑制,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则收缩,造成胆汁的代谢失常,因而口苦,同时,由于胆汁不能正常进入肠道,也会引起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也由于交感神经异常兴奋而唾液分泌粘稠而口干,血管收缩而目眩、脉弦细。虽然这些证状出现于口咽、目及内脏及皮肤血管,但它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病机,即植物性神经调节失常。假定少阳病位为植物性神经系统,那么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失调就必定是少阳病理过程中一切证发生的机理;同时,少阳阶段的病理也必然证明它是植物性神经病位。

少阳病理阶段的主要证状还有:胸胁苦满、往来寒热、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等。并且仲景又说:

“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胸胁苦满是胸胁部的自觉证状,表现为呼吸的深度不够。在迷走神经居优势的状况中,肺小支气管收缩而使呼吸变浅。所以在此过程中常可见到:有反射性的深吸气(长吁气)。


当交感神经居于优势,可使腹腔内脏如肝脏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收缩,因而影响脾胃胰肠等静脉血从门静脉入肝,这可能是胁满的原因。

心烦喜呕:心烦即情绪郁闷不快,表现为意识神经的病态兴奋状况。这和大脑皮层与皮层下植物性神经失调有关。喜呕和默默不欲饮食是消化系统如胃肠胆胰等器官的分泌减少与运动减弱所造成的消化吸收障碍的表现。

往来寒热是少阳病所特有的热型,即先寒后热,寒时恶寒颤抖而体温不高,热时发热体温升高而不恶寒,寒往热来,汗出而热退。这不同于太阳发热恶寒,也不同于阳明的发热恶热。造成往来寒热这一热型,是因抗御功能有向体表排泄的趋势,但因皮肤血管由于收缩状态(以脉弦细为证候),体表温度不能很快升高,因而产热中枢动员肌组织颤抖以提高体温。而颤抖会带来冷感。随着肌组织的颤抖而体温升高,血管乃行舒张,随即颤抖停止,冷感消失。在血管舒张体温升高之际,汗腺排汗体温得以调节而复原。

往来寒热一证,总因体表血管收缩而致;而血管收缩又根源于交感神经的活动失常。少阳病脉弦细是体表血管收缩的明显的证据,伤寒少阳病往来寒热,脉必弦细。而疟疾病往来寒热时也是弦细的脉象。

总之,少阳病理阶段的所有证状,诸如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往来寒热、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脉象弦细等等,无论它们为全身证状或局部证状,也无论它们出现于机体的上下内外,它们却反映着一个同一的病机——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调节失常。所以,用这一病机——只有用这一病机才能解释少阳阶段的所有证状,而且少阳阶段的所有证状也同时证明它们是同一个植物性神经病位。正因为少阳阶段的所有证状为同一的病位,同一的病机,所以仲景说“有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而且用同一的和解法, 用同一个小柴胡汤治疗。

如果少阳各证不是同一的病位和同一的病性病势,可以有同一的理法与方药吗?但见一证便是少阳病,对各个不同的证状俱用同一个和解法,以同一个小柴胡汤治疗——这一切完全是建立在同一的交感与副交感神经调节失常的基础之上的。据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少阳病理阶段是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调节失常的阳性过程。(郭生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