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家 | 2023年《卫星产业状况报告》发布

 开朗的ET 2023-08-30 发布于北京

2023年7月,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发布了第26版卫星产业状况年度报告。报告对截至2022年底的全球卫星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涵盖卫星服务业、卫星制造业、发射服务业、地面设备制造业、卫星可持续性活动五个领域。与往年报告不同的是,评估的领域增加了“卫星可持续性活动”。该报告由SIA委托BRYCE空间与技术公司通过专业调研、深度挖掘公开信息以及独立分析得出产业收入和统计结果。所有收入数据以2022年底汇率换算为美元计算。

01

全球卫星产业收入发展概况

2022年全球航天产业的总收入为3840亿美元,较2021年减少20亿美元。卫星产业的总收入约为2810亿美元,相比2021年增长了20亿美元。2022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占全球航天产业收入的73%,非卫星产业收入1030亿美元,包括相关国家的军用和民用航天收入,以及商业载人航天项目收入。图中非卫星产业收入包括70多个国家的军用和民用航天收入,欧洲航天局(ESA)公布的收入,以及国际空间站(ISS)的商业发射任务、亚轨道及轨道飞行任务收入。

Image

2022年全球航天产业、卫星产业收入概况

2022年全球在轨运行卫星数量共计7316颗,同比增长51%。2018—2022年在轨运行的卫星数量及不同类型卫星所占市场份额如图所示。

Image

2018—2022年全球在轨运行卫星及市场份额

02

全球卫星产业各领域收入情况

2022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2810亿美元,比2021年增长了20亿美元。2022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概况如图所示。

Image

2022年卫星产业四大领域收入(美元)分布图

1)卫星服务业

2022年卫星服务业收入1133亿美元,相比2021年减少了50亿美元,在卫星产业总收入中占比为40.3%。卫星点波束技术的进步,促使高通量和甚高通量卫星发射数量增长;星间链路和光通信技术降低了卫星对地面站的依赖;雷达、多光谱、无线电测绘、无线电掩星等技术的进步提升了卫星遥感服务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2)卫星制造业

2022年卫星制造业收入158亿美元,在卫星产业总收入中占比为5.6%,同比增长15.5%。其中美国卫星制造业收入56亿美元,相比2021年收入减少了6亿美元,占比为 64.6%。其商业卫星制造收入增长了45%,政府卫星制造收入增长了34%。2022年美国卫星制造业收入的79%都来自美国政府合同。2022年全球发射的2325颗卫星中,商业通信卫星占84%,民商对地观测卫星占10%,技术试验卫星占2%,军用侦察监视卫星占2%。

Image

2022年发射各类卫星占比情况

Image

2022年各类卫星制造收入占比情况

2022年全球商业卫星采购数量比2021年增长617颗,商业釆购卫星数量增长主要来源于低成本低地球轨道(LEO)宽带小卫星星座发射数量增长、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制造成本更加合理、物联网/数据算法模型(M2M)推动商业遥感卫星数量激增,在轨卫星可持续性服务快速发展以及美国和其他航天国家新建卫星制造设施数量的增长。

2022年,美国继续大规模发射LEO宽带卫星星座,全球中大型卫星制造数量继续减少,数量为54颗,2021年数量为57颗。2022年美国公司制造的卫星中,有87%属于商业采购卫星。

3)发射服务业

2022年全球商业采购的卫星发射服务业收入70亿美元,在卫星产业总收入中占比为2.5%, 同比增长23%。2022年美国商业卫星发射收入占全球卫星发射服务业收入的56%,发射次数达到了78次(2021年为40次),这其中包括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发射的34次星链卫星星座。2022年全球26%的发射收入来自美国政府用户,美国仍然占全球发射服务业收入的最大份额。

2022年全球卫星发射服务业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LEO宽带卫星星座发射数量的增长。全球商业卫星发射数量为161颗,同比增长42%。其中,全球商业釆购发射业收入增加,商业GEO卫星订单数量下降,而商业LEO卫星星座发射数量继续增长。

4)地面设备制造业

2022年地面设备制造业收入1450亿美元,同比增长2%,在卫星产业总收入中占比为51.6%。其中全球卫星导航设备收入为1119亿美元,同比增长2%;网络设备收入152亿美元,同比增长3%;卫星电视、卫星音频广播、卫星宽带和移动卫星终端等大众消费设备收入179亿美元,同比增长3%。其中卫星电视直播终端销售收入有所下降,可以部分抵消卫星宽带销售收入的增长。2022年美国地面设备制造业收入占全球的地面设备制造业收入的32%。

5)卫星可持续性活动收入

随着商业航天的不断发展,在低成本运载火箭、卫星互联网等领域之外,卫星可持续性活动正逐渐兴起。2022年全球卫星可持续性活动开始产生商业收入,收入达到了2.5亿美元。这其中包括卫星在轨延寿、卫星在轨维护服务、卫星在轨制造和集成、卫星碎片主动移除、卫星态势感知、发射后轨道修正服务、重新定轨服务、离轨服务等。

目前,美国太空物流公司主要提供在轨延寿服务。日本的宇宙尺度公司主要提供太空碎片清理,该公司目前已经完成了在轨物体捕获与清除技术的首项重要测试。瑞士清洁太空公司也主要聚焦太空碎片清理服务。

一颗GEO卫星成本约为15亿美元,设计寿命15年,每年可以创造约2亿美元的收入,延寿服务可延长这类卫星寿命5年,创造10亿美元的额外收入。全球最大的卫星服务提供商国际通信卫星公司成为卫星在轨延寿服务的一大获益者。除了卫星延寿,在轨服务是卫星可持续性活动的另外一个重要收益来源。根据北方天空研究所的预测,未来10年,该领域的收入将达到143亿美元,成为商业航天的新蓝海。

03

结语

商业航天的快速发展为传统航天企业带来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从短期来看,是自身应对竞争挑战、满足竞争性采购与空间基础设施建设要求的重要手段;从中期来看,是实现盈利点转换与产业把握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从远期来看,是推动在智能互联时代形成战略主导权的重要途径,能否抓住智能万物互联和全面深化改革时代的机会,对于今后发展至关重要。

卫星通信领域方面,卫星通信总容量的增长、综合垂直整合模式等因素将会再次改变卫星通信行业的格局。预计到2023年,卫星通信行业理论容量可达97Tbit/s,其中LEO卫星占比83%,中地球轨道(MEO)卫星11%,GEO卫星6%。以SpaceX为代表的新兴卫星公司的综合垂直化运营模式展现出巨大的行业优势,纵向整合了从技术开发、基地建设、卫星制造发射、卫星通信等应用服务,推动“卫星即服务”的概念,在加速创新和控制成本的同时有效推动整个卫星上下游产业模式交织。星链网络的建设更是打通了产业链,以综合化商业模式改变了卫星通信行业的竞争格局。

卫星遥感领域方面,遥感卫星小型化带来研制和发射成本降低和盈利模式改变,卫星遥感从机构专用向多行业融合创新发展。小型化技术创新使得100kg以内的小卫星不仅可以提供亚米级高分辨率卫星图像,还可通过多星组网获得高时间分辨率,并且融合多种载荷图像以提高服务质量,达到有效驱动数据应用创新的效果。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行业监管逐步放宽的政策支持下,日渐丰富的卫星遥感解决方案正在全面进入各行各业。随着云数据平台日益成熟,自动处理工具的数量继续增加,政府部门和行业用户获得的服务更加多样,开发新服务也将更加便利。

卫星导航领域方面,GNSS细分领域存在较大的增长潜力,未来应用市场全球竞争将更趋激烈。从细分领域看,GNSS在细分领域存在较大的增长潜力。同时,卫星导航领域多系统共存的格局已经形成,应用市场全球竞争将更趋激烈。美国、欧洲、日本凭借在微电子技术、基本导航技术以及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在全球卫星导航应用市场优势明显。全球导航芯片、板卡、高性能天线等核心产品的优势供应商几乎全部为美国、欧洲与日本企业,未来卫星导航应用市场的全球竞争将更趋激烈。

来源:《卫星应用》2023年第8期

作者:李铁骊、张政

责编:曲向芳

编辑:刘维德

监制:张曼倩

《卫星应用》投稿邮箱:

weixingyingyong@126.com

来稿须知:

本刊聚焦国内外卫星应用产业的政策、技术进展、应用成果和市场动态等;

来稿应客观准确、结构严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