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知道肉食积滞,不能多吃,实际上面食积滞更厉害,要不然为什么用炒焦神曲解决此类问题。痰湿的本质不只是肉才有,面食也要注意。

 扫地僧一一 2023-08-30 发布于江苏

          致力于儿童体质全面恢复

    过敏性鼻炎诊治中心

图片

什么是焦三仙?

就是三种焦炙的药材,分别是解肉食积滞的焦山楂,解米面积滞的焦神曲、焦麦芽,三者缺一不可,共同发挥作用。

任何饮食积滞,初看影响的是中焦运化,根本是在耗竭一身的气化,最终肾衰而败。

身体有多少能量干多少事。不要强求,身心皆如此。

之前多篇文章讲过“稀饭、米粥对于脾虚湿气重的体质,少吃或不吃”。这个道理是很简单的,只是平时被“喝粥,喝稀饭养胃”给过度引导了。糖好不好?人体必须得三大营养物质。谁敢说不好?但你去问问糖尿病人敢吃吗?盐好不好?当然好,人体必须,你去问问高血压患者敢吃吗?怎么到了稀饭,米粥这里就不明白了?

这里面都是一个道理,任何忌口都是有前提的。作为正常人,吃啥都行,但作为已经水路系统异常的体质,这些一定是忌口的。这是从临床病理角度,我们中医临床去分析看到的。不要总是养生那一套,看养生,不分体质,啥都能吃,最后还是到临床上治疗了。忌口分人,分体质,分具体情况。哪能主任一讲不能喝粥喝稀饭,就不明白这个道理了。

你说你生长的娃娃,只要不是绝对忌口的,哪里管的上啥忌口?肯定是有啥吃啥。但作为患者了,还这样认为,只能是增加疾病,加重疾病了。人生的每个生理阶段,都要不同的饮食规划。人生的不同体质,不同疾病亦是有不同规划。岂能一句“不喝粥,不喝稀饭,还能吃啥打发了”!!!

搞临床的大夫对忌口的认识一定是从患者的发病开始的。这些年搞中医临床,坐在诊室里,面对着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回来的很多患者,除了详细了解病史,说的最多的就是忌口。这些忌口就是针对该患者的,积累的越多,越发现这些忌口适合于很多人。如此,我就逐步总结出来,文章中就有体会。很多人认为吃肉会积滞,积食,实际上面食积滞,引起的积食并不少。舌苔白腻,痰湿较重,脾虚运化无力,这都是特征,我们也应该引起重视,遇到此类问题人员,我多以炒焦神曲运用,结合气化水路系统,很多病症层面就消失了。所以体质是根本,而了解体质,解决体质,一定是详细知道该患者病史,还有生活史,饮食嗜好等等。这些不去详细问诊,靠实验室根本不知道的。

脾胃运化是客观的,自主的,不受我们意识控制的。也就是说你想让它蠕动,想让它不蠕动,都是无法做到的。但一定会受影响的,比如今天情绪很差,郁闷了,今天这个饭指定是吃不下了。作为中焦的脾胃,受到了我们情绪影响,肾气的充沛所带来的能量因素很多。而如今“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的问题,仍然在以不同形式,不同的时间节点发生在我们身上。主任从未讲过不能喝粥,不能喝稀饭。这一切都是有前提的,是基于我在临床中遇到的患者,他们的中焦运化能力早就被此所伤了,是不允许再吃的了。学习中医一定要足够全面,而不是局限于某些认识。

我们现在只想听答案,只要答案,结果就是很容易被洗脑。因为自己不去思考了,不去想问题了。比如“专家说一天喝八杯水”,“专家说云云如何如何”,到底适不适合自己呢?对不对呢?很少有人去思考了,都找标准答案去了。可临床复杂,疑难病众多,哪有这么多标准答案。来过主任门诊日的都知道,我半天门诊量很大,整个门诊日时间会久,就是在详细辨证。不辨证,还看什么中医呢?找答案,找仙丹?所以, 不论我们如何爱中医,希望都能站在客观的,辨证的角度上,去认识中医,学习中医。而不是通过找答案的方式,好了就高兴,不要了就沮丧。了解自己的身体,也是我们一生中修行的重要内容。

《内经》曾言及谷物以杂者为佳,如今精米精面过量反而降低了我们身体的能力。换成杂粮之后,并且根据自身的体质运化状态做出矫正,反而身体感觉很舒服,这是很多临床患者的反馈。至于水果、肉类、蔬菜这都是辅助,适当搭配的。摁着哪一个吃起来都将出问题。

忌口的目的无非三个,一个是针对当前疾病忌口。一个是针对体质进行长久忌口。一个是针对用药成分忌口。

比如有高血压疾病,那么不稳定阶段,盐的摄入一定是越少越好,减少水钠潴留,中医讲就是盐入肾,减少过食咸盐导致的肾气损伤。咸盐入肾,针对的是正常人,而本身辨证为肾气问题的患者,少吃是对的,我们看都是有前提的。

什么叫针对体质长久忌口。比如三阴体质,你本身阳不化气,比别人更少的阳气,你学着喝冷饮,扎啤,雪糕,稀饭,粥汤,你这个脾胃,肾气就要出问题。反应出的病症就是内科大夫们遇到的,再错综一些,这个问题就难以辨证了。所以,疾病就是这样产生的。了解你是什么体质,针对体质设定忌口的范围很重要,完全可以降低此类疾病发作的次数,深度。

什么又是针对药物成分忌口。比如用某些药物的时候,就不适合吃某些食物。尤其喝中药,不要喝绿豆、浓茶,这都是最基础的认识。茶水,绿豆从中医看是解药的,影响药物效用发挥。

从进化论看,人能到今天,不容易的。自然界只给了我们一个生存空间,但怎样能活下去,全靠人类的智慧。

纯粹吃面食的地区,并不一定是肥胖人群聚集地。这一点我们看陕北,西北地区就可以知道。但一旦混合糖油盐之类,就是杂吃,那么肥胖概率大大提升了。人类的运化系统,完全失控,引起痰湿问题,阻碍经络气化,生成诸多慢病,疑难病。

为什么我很重视体质,跟别人讲的体质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体质是根本,了解体质,就相当于了解了自己生病的基因密码。但这个体质不同于一般的脏腑辨证那一套,比如痰湿体质,淤血体质,不是这个。也不是搞养生的先给你设个限定,你是气虚体质之类的。是完全通过大量的临床看诊总结出的,是依托于仲师的六经理论。讲看诊后的患者,总结为三阴体质,三阳体质。其中三阴体质分为太阴湿土、少阴寒热、厥阴风木。翻译过来就是太阴脾容易发生痰湿问题是源头,少阴虚寒虚火容易能量不足是根本,厥阴风木变幻多端容易变证要注意。

近些年焦虑症,抑郁症增多,这都是过劳而起,伤害了自己的身心,神无所依。如果没有辨证,没有规律的方法,很难走出来的。社会进展很快,自身又囤于原地,令很多人痛苦。社会化的集中,也更突出了此类问题的发生。原来很多大夫都避而远之,现在几个患者就有一个此类问题,躲避都无法躲避了。我们应该积极面对,想到方法,用经验,用规律帮助他们,真正的做到“大医精诚”。

如今我们每个人接受的信息,饮食的内容过多,我们做好最简单的,就已经是对身体,对身心的反馈了。清空自己,回归自然的状态。这个答案还得自己去找。

只有吃进来,吸收得了,运化的食物才叫营养。反之,就是诸病之源。尤其那些痰湿为患的疾病,哪个不是于此有关系。过午不食虽然很多人做不到,但偶尔有机会做一下,对身体运化的恢复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止观  明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