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聊写出作品这件事

 王智远同学 2023-08-30 发布于北京

除商业合作外,我写文章,做选题会问三个问题:

这是什么?有什么,它的意义在哪?三个问题可以看做对作品灵魂的一次探寻。
对我来说,泡沫化时代,单纯追求流量、和情绪价值的内容已经不再足够;我每次的目标是把每一篇文章、每一段文字,都打造成一个有深度和价值的作品。
这样的作品不仅涵盖内涵、形式和情感等多个方面,而且在未来可能会成为无形资产。
所以,写作是复利的,这种复利要求不仅仅是写出来,还体现在质的提升和可复用性上。

这要求我在写作时,不仅有输出,还需要进行体系化、增量化和复用化的思考。

比如:
很多人说,我不忙就写写思考。
那么,你是否已经建立一套自己的观点和知识体系?你写每一篇文章,都能跟之前的文章形成一个完整的、有连贯性的观点?
或者说,这些文章,有没有可能在将来用作培训材料或者做课件参考?
每次写新文章时,有没有试过把文章的主题、重点部分分类和模块化,在其他场合、在写其他类型文章时,可以更容易地拿来直接用?
我承认,真正能做到这一切的人并不多。
著名商业顾问刘润算一个,每年见人、演讲、还能写出1-2本书。我算是刘润粉丝之一,另我唯一最佩服是,他的个人精力,以及能把“时间复利成先进生产力”的能力。
在出第一本《复利思维》时,我遇到同样问题,写很多内容,回头去读时,发现内容杂乱无章,就像是一锅杂烩。
举个例子:
今天写一篇关于「情绪价值」文章,单篇看似很独立,但当中可能提到人际关系、职场氛围,写下一篇文章时,你同样也会提到类似观点。
两篇放在一起看就杂糅不堪,没有明确主题或焦点。
如果能在开始写作之前就规划好,确保每篇文章都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并在一系列文章中形成统一和连贯的观点,利用的比喻、例子、材料都可圈可点。
那么,单篇文章就能相互补充,整体上构成一个有深度和内聚力的内容体系。
也就是说,不应该仅仅把每篇文章看作是单独的个体,而要把它们看作是一个更大体系的一部分。这样,文章集合、重组时就像一本书一样,每一章都是整体故事一部分。
除此外,我发现还有一个问题,「泡沫剧太多」
什么意思?
很多人写内容(也包括我早期),感悟虽然多,却缺乏深度和中心思想,就像一个泡沫一样,看似庞大,实际上没有实质性内容。
这样的写作或观点,很容易让人感到混乱或疲惫,因为它们没有给人留下任何,真正有价值、难忘的信息,很容易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被淹没。
毕竟,人们通常更喜欢,那些能够直接解决问题,或提供深刻见解的内容。
不过,还有一类索性不废话,直接上「纯观点」
什么意思?
我的认知里,知识主要分为两类:一种认知型知识,这种知识像是给你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另一种应用型知识,这是你能够立即吸收,并付诸实践的东西。
我经常遇到一些写得非常出色的文章,但问题是,读完之后,文章像个封闭的系统,没有给出下一步行动建议,我就会把它归类到注射式洗脑(indoctrination)类别中。
有点像上帝给你展示了一片美丽的风景,但却没有给你路线图,也没有告诉你如何去那里、如何持续改进或是如何维持平衡。
比如:
大家都在讲打造IP,打造IP怎么打?告诉你定位、做标签、输出内容吗?你也听话照了,为什么没有形成大IP呢?实际上,在我的理解中,大IP都是不断留下启发人,并具备指导别人行动的作品。
你看古代李白、苏东坡,他们的诗词不仅仅是美丽的文字,也是对当时社会、文化和人生的深刻注解。
他们的作品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流传,是因为人们从中找到了启示,找到共鸣,甚至找到行动的方向。
所以,"纯观点"的内容,恰好与"泡沫剧"形成对比。

如果"泡沫剧"是信息太多但缺乏深度,那么"纯观点",则是观点深刻,但缺乏实用性,这两者都是内容创作中常见的问题。

从不会写到写作5年,这些坑都踩过,我也优化很多方法。
目标是,一方面让自己单篇内容更垂、更有深度;另一方面,也让自己能够留下更多作品,不过,这套方法也使得我拿到不少成绩。
比如:
现在第二本、第三本书已经写完,正在不断优化内容,并排明年上线日期;我一个月30天,差不多写20篇深度稿,在知名头部平台虎嗅、36氪过稿率可以达到80%以上。
多次拿到写作方面的奖项,有2020年·《度商业新知·新耀之星创作者》,2021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年度优秀作者》2022年·《头条职场年度优质内容创作者》等。
当然,这套内容创作策略不仅赢得了诸如抖音、巨量引擎和腾讯等大公司的合作,还让我有机会为一些行业大佬撰写文章。
因此,我觉得这套方法比较实用,由于一时找不到更贴切的名字,我决定就暂时称它为《IdeaFlow》思想流,它是满吨(ManDun)旗下第一个产品。
什么是《IdeaFlow》?
它是训练营、浓缩精华的一堂课。一句话总结即,教你借助AI手段,写出有增量价值的作品。
当谈到AI写作时,大多数人首先想到,AI创作内容缺乏情感,像使用数字人拍摄视频一样,可行,但常常显得不够真实,有偷懒行为。
因此,我认为AI的真正价值在于它能“赋能”创作者。
具体来说,我在已经确定了文章结构、中心思想和论据之后,进一步丰富和优化内容,使作品更具深度和广度。这不仅可以提高创作效率,还能提升作品整体质量,所以,我拥抱它。
虎嗅创立十周年时,创始人李岷在讨论AI时,强调一个观点,“对于AI写作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
要具体考虑哪种类型的内容,和制作者会受到AI的影响,以及在不同应用场景和问题设定下,机器与人各有哪些独特优势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他进一步解释道:“如果你的出发点或目标具有独特性,那么在面对、思考或运用这些技术手段时,你能考虑到的方案,和能采用的组合策略就会与众不同。
这不是简单地参与社交媒体上'AI是否比人更优秀’这种一成不变的讨论,而是要站在一个更加具体和个人化的角度去思考。

事实上,很多这种讨论的前提条件,本身就有问题。

所以,课程我究竟会讲什么?
透露一点,100个标题写作技巧、如何搞定投稿平台、如何做公司分析的爆款公式,抱歉,这些东西全都不会有。
流程代表效率,我不排除把产品做成流程化,毕竟「流程化」本身就是一款产品,但我反感套路,如果你希望在这里得到这些,真没有。
做任何事都需要工匠精神,课程制作也不例外。
我以前参加过各种各样培训班,涵盖公关、市场和战略等领域。这些课程确实打开认知之窗,但问题是,其中大约80%的内容很难实际应用。
作为普通人,我们接触知识产品核心目的,应该是掌握一项实用技能,这种技能不仅能助你赚钱,而且在紧急情况下,比如失业,还能作为你的避风港。
因此,我认为一个人真正需要掌握的东西不多,关键是要能够真正应用所学知识,这正是应用型知识发挥作用的地方。
我希望这个课程、社群不仅能刷新你对写作的认识,还能引导你进入知识产品复利增长的新领域。
不过,内容并不仅局限于技巧层。
这里还涵盖,如何选择和使用AI大模型来提升写作效率、我的写作提示、读者心理分析、逻辑构建、概念思维,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信息管理软件,等多方面内容。
更进一步说,你接到一些客户的商业biref,类似腾讯、字节该怎么处理?怎么写框架,框架标准怎么搭建,我都会帮你。
总的来说,这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写作课程,而是一个全面的工作流程解决方案,从信息接收到最终输出作品。如果要宽泛地定义,你甚至可以称之为“信息管理法则”。

下面是内容大概规划,是持续迭代的,第一期报名后会做基础问卷调研,以及大家想解决的问题,针对性梳理。

当然,不适合哪些人来,这里有一些拉低预期的警示。

1)你把一切依托给我

2)得到保姆级别服务

3)想改变现状又不动

4)不愿意思考也不动

对于期待保姆式服务的朋友,很抱歉,我无法做到随时随地的一对一指导,我有服务意识,但要达到这种级别的服务,这是另外的钱,一对一不是不可以。
你很想写出作品,就是无法改变现状,我很遗憾无法满足你的期待,社群可以帮助你更有效地学习和成长,但真正的改变还需要你自己的努力。
再者,很多人问的问题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比如,智远老师,这个文章结构怎么搭?如何提问?我接到一个客户的biref(需求简报)下一步怎么办?
对于此类朋友,我希望你在提出问题之前,能够先尝试思考,给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我鼓励的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而不仅仅是寻找单一问题的答案。
怎么加入呢?
目前暂定费用为365元,以星球作为付款载体。
附赠满吨MANDUN知识星球一年,付费后72小时内为冷静期,有想退款的朋友可无条件退款,因本产品为线上服务,根据服务性质,过后不设退款。
直接扫满吨(ManDun)知识星球码支付即可,支付完添加微信,填写基础报名表,我需要对您的大概情况进行了解,以做是否匹配的衡量。
关于内容的交付,我计划利用三种工具:
社群、飞书文档和知识星球。在社群里,可以自由交流、拓宽社交圈,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甚至面基,喝咖啡,聊行业,都可以。
飞书文档将作为课件和关键信息的存储平台,让你体验和我在线上办公的便捷感,你无需下载任何应用,仅需通过浏览器打开链接即可访问相关内容,后续会录制成PPT和视频。

最后,知识星球将用于提交和审阅作业,以便我们更好地沉淀学习成果。

由于是第一期课程,人可能不多,不过,我特别注重教学质量,因此会采用小班教学,请理解。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若有任何课程安排或内容调整,我会通过一对一沟通或者社群公告来及时,通知大家。
同时,由于这是我的首个产品,虽然可能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这也意味着,我有不断优化和进化的空间和能力。
当然,有一些朋友可能说:
市面课太多,我对你的课并不感兴趣,我也不想听。可我喜欢社群的氛围,能来吗?
这么说吧,我会确保每堂课的内容都在25分钟内,简短且精华,即使你不听也完全没有关系,会有文字笔记沉淀。
你也可以来享受「主打陪伴」的感觉,毕竟,写作不仅仅是新媒体、广告领域的事,它是每个人表达自己的基础能力。优秀的写作和表达,能让你更容易地向世界展示自己,所以我们同样欢迎你。
对了,至于是否需要每天写文章,答案是不必。
我会在课程中布置一些标准作业,你只需按照这些标准完成即可。如果某一天你没有灵感、兴趣,也没有必要强迫自己,最重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状态来进行写作,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持和激发创作热情。
至于写作频率,完全可以由自己来设定,无论是每月一篇、每周一篇还是每日一篇,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毕竟,写作最好的起点是开始行动,小步快跑,加速迭代。如果你写的好,也可能发在智远的自媒体号上,作为推广,除此外,还将有额外的现金奖励作为激励。
还有一些朋友提到,感觉自己写作存在诸多问题,怎么改进?我的建议是,不要只停留在“感觉”层面,而是具体到某一篇文章来与我探讨。
就像:
说你做菜不好,需要明确到具体是哪道菜,哪个步骤出了问题。 学会提出明确的问题,本身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练习写作不仅能够提升你的表达能力,还能让你的逻辑思维更加清晰。
我提供的建议并非准确,但有可能激发你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
以上,谢谢你的阅读。
欢迎报名聊聊,我迫不及待想把宝贵经验,分享与你。
写作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相信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总会有一群致力于追求工匠精神。对这些人,写作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追求和态度,一种将热情注入到事物中的生活方式。
近期爆款:

1.《钉钉个人版,谁不用?

2.道德感,不必太强?

长按识别下方图片

加入智远付费社群 ·《满吨MANDUN》星球

觉得有价值,欢迎点个在看,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舍满取半,欢迎分享给更多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