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井眼店的饼—— 吃也懊恨,不吃也懊恨

 新用户339933 2023-08-30 发布于山东

烟台晚报烟台街,一条有故事的街

请点上面蓝字,来烟台街逛逛

    招远有个小村庄,据说建村的时候是十几户人家,现在还是十几户人家,村名叫做井眼店村。

    此村地处招远和黄县的交界之地,凭借其不可替代的地理优势,在招远的史册上留下了一笔,民间有谣:“先有井眼店,后有招远县。”

    “井眼店”在界沟姜家村的东面,说来还有一段故事呢。在很久很久以前,北山姚家村有一户人家,家境贫寒,弟兄三人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穷则思变,三人决定走出去,大哥去了现在的罐儿姚家村安了家,二哥独自一人南下,去了莱阳,后也过起了很有起色的日子,就是现在的大姚家村,三弟则一个人误打误撞地来到井眼店。当然,那时还没有井眼店这个村。

资料图  文图无关

    老三落脚的地方是招远和黄县交界处,南来北往的商贾很多,可奇怪的是,不论是往南四十里,还是往北四十里,没有一家旅店。此处有一处天然的泉眼,泉水清澈甘甜,四季不断,三弟便在井边,用石头建造起房屋并开设了供路人歇脚的旅店,一来为自家生计,再者也是为了方便来来往往的客商在此休憩。

    之所以把店开在那眼井的旁边,也是为来往的商人取水饮马方便,当时并没有名字,后来因为旅店就在那眼井旁边,慢慢地“井眼店”这个名字就传开了。

    旅店的生意越来越好,姚家老三的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于是就在这里扎了根,娶妻生子,过起了好日子。小村庄也由一户人家渐渐裂变成两户三户,以及后来的十几户。

    这里的房子很有特色,基本都是靠街而建,一般都是东厢房、西厢房以及南厢房和正房的胶东四合院,主人一般都住在西厢房,东厢房则留给来往的客商。在古人眼里,东为大,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是先人后己的思想体现。井眼店村现在的房屋依然是几百年前的原始状态,墙外还保留着当年供来往客商拴马用的“拴马桩”,有的人也把这个叫“牛鼻子”或者“牲口橛子”“牲口窝子”等。

    有住宿自然会拉动餐饮,井眼店的餐饮就成了一种随之而来的刚需。那时候,黄县人很喜欢做生意,他们凭借三寸不烂舌,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住宿就得吃饭,那些南来北往、驴驮马担的商人们除了在这里歇脚、饮马或住宿,还喜欢上了这里的美食。相传姚姓创造了一道非常有名的地方小吃——井眼店饼。据说这种饼,外酥里嫩,色泽金黄,咸香味美,民间亦有谣:“井眼店的饼,吃也懊恨,不吃也懊恨。”

    据说井眼店的千层小饼做得很薄很薄,刚烙出来放在院子的矮墙上被风一吹会一层层飘飞起来。如此好的小饼,吃了一张,尝到了美味,自然就忍不住想吃第二张,吃多了就太奢侈。可是如果不吃,就只能到40里外的招远城和黄县城去吃饭,路上就会饿肚子,于是就有了“井眼店的饼,吃也懊恨,不吃也懊恨”的说法。

你可能还想看:

八月的晚上,烟台人最爱的三大娱乐活动

这个地方七夕节为什么初六过?七夕要吃哪三样?

按照防备核打击的标准,那时家家户户都在自家的院子里挖防空洞

莱阳的二乡师走出了多少位开国将军?

看王秀梅怎样把平凡生活淬炼成诗意哲学

来源 | 烟台晚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