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大上海(三) 3月中旬,由白崇禧率领的东路军在占领杭州、嘉兴之后,前锋已经逼近上海外围。而有何应钦率领的中路军,也已逼近南京,守在上海的直鲁联军已成瓮中之势。 上海,作为当时远东的一个中心城市,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自然为各方所瞩目。中共在前二次武装起义失败后,正准备酝酿第三次武装起义。起义的目的一方面是尽快驱逐留在上海的军阀残余势力,另一方面则是要赶在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进据淞沪之前,先行建立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革命政权。 为了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共产党积极联络以虞洽卿、王晓籁为代表的上海工商业资本家,希望资产阶级能够参与到未来革命的上海市政府的筹建工作中来。当时,国共二党还属于合作期间,上海的商人和资产阶级对中共也是比较支持的。时任上海总商会会董的王晓籁的言论很能代表当时工商界人士的看法:“我虽是商人,但喜欢改革政治,与CP一块来做事也不怕。我不知左中右派,只知目前努力。” 当时上海的工商业者只希望共产党能够维持市面稳定、工厂运转正常,且能保证在新组建的上海市政府中分享权力,至于国共间政治主张孰是孰非,倒并非他们首要关心的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海的工商业者虽然有意识地去与共产党接触并争取与其合作,但随着上海的工人运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愈发高涨,劳资关系日益紧张,工人不断的罢工、罢市令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大受干扰,让资本家们开始大感头痛,亦给日后资产阶级与共产党的合作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由于前二次武装起义的失败,使得工人阶级的武装力量受到了较大的损失,所以第三次武装起义调整了以前的策略,寄希望于国民革命军尽早攻打上海,以便里应外合,夺取政权,建成工人革命政府。为此,中共中央和上海区委组织特别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和宣传委员会。最高指挥机关是特别委员会,由陈独秀等人组成。最高执行机关是军事委员会,由周恩来等人组成。宣传委员会则由高语罕等人组成。陈独秀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是起义的最高决策者。其他成员尚有罗亦农、赵世炎、汪寿华、尹宽、彭述之、周恩来、高语罕、肖子璋等人。 考虑到第三次起义紧接第二次起义,准备工作不免显得急促、紧张。在具体工作指导上,陈独秀注重实际效果,指示在起义开始时,不要急于去占领机关,而应设法夺取兵工厂。陈独秀认为,国民革命军是上海起义的坚强后盾。同时,他又预料国民革命军进驻上海后,将在市政府的组成问题上,与中共发生分歧。在特委会上,陈独秀提醒道: “我们要群众的,而他们必是领袖的(注:即委派制),此为重要争论点。我们应赶快做代表选举的工作。我意在名词上要改为民选市政府,使民众格外明了。” 陈独秀还为武装起义提出简洁、有力、实际的口号:“收回租界,民选政府,市民代表大会,拥护武汉国民政府。”并决定由罗亦农、汪寿华、顾顺章、侯绍裘等参加起义后组建的上海市革命政府。 3月18日,何应钦率领国民革命军占领了上海到南京的沪宁铁路,导致防守上海的直鲁联军退路被彻底切断。3月20日,国民革命军东路军白崇禧的部队已占领松江,而薛岳所率的第1师则抵达了上海近郊龙华。 驻守在上海的直鲁联军指挥官毕庶澄见势不好,惊慌失措的扔下部队,自己坐日本货船逃往青岛。直鲁联军顿时群龙无着,乱作一团,全线崩溃。许多士兵纷纷扔掉武器,脱掉军服,蜂拥到上海闸北区的火车站,试图乘火车撤往南京。上海市内已经没有军队做有组织的抵抗了。 中共方面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3月21日展开全市的总同盟罢工、罢课、罢市。上海工人在周恩来和顾顺章的领导下,以伤亡数百人的代价,攻占了除租界以外的整个上海市区。面大巨大的胜利,上海工人热情十分高涨,数十万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庆祝游行,场面犹如当年苏联十月革命的情景。 3月22日,国民革命军前敌总指挥白崇禧率军开进上海,得知南京已经被攻陷以后,残余的直鲁联军全部向国民革命军投降。 国民革命军进入上海后,蒋介石立即发表安民告示,信誓旦旦地许诺:“本人对沪租界绝无用武力收回之意。对于商业自有维护方法,所有上海地方秩序与中外人民财产,自由鄙人完全负责。”同吋,他又进一步强调:“在此军事期间,所有一切事宜应该受军事当局的节制”。 面对蒋介石的咄咄逼人,陈独秀在中共上海区委会上指出:“我意我们现在要准备一个抵抗,如果右派军队来缴械,我们就与之决斗。” 龙华,地处上海西南一隅。早在三国时代,这里就已经开始成为一个集镇了。相传龙华宝塔是三国吴主孙权为其母亲所建造,据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龙华寺为宋代所建造,据今也有近千年的历史。 上海淞沪警备司令部位于龙华镇北,今徐汇区龙华路2577号,曾先后为淞沪护军使署和淞沪商埠督办公署旧址。 在警备司令部一间宽敞的办公室内,国民革命军副总参谋长、东路军总指挥、淞沪警备司令白崇禧正和李宗仁坐在宽大的沙发上,品着杯中的香茗。 “德邻兄,现在共产党把上海搞得天翻地覆,工会更是气焰冲天,有数千工人武装和数十万支持者,根本不把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放在眼里,明显是准备以共产党来取代国民党。目前工会已经拥有自己的工人武装,又有大量支持者和苏联的军事援助,若不加控制,很快就会发展为燎原之势。”李宗仁字德邻,故白崇禧如此称谓。 “是啊,二湖地区的农村现在正在大搞土改运动,妄图一夜之间推翻了几千年来的土地制度。如此,必然会给社会造成一片混乱。”李宗仁喝了口茶,深有感触道。 “目前战势虽然对我方有利,但残敌张作霖,吴佩孚仍然还有七、八十万部队。我们在前方奋力作战,后方就这样闹得天翻地覆,被中共所完全控制,还建立了自己武装,这样下去如何得了。” 李宗仁沉吟片刻,觉得事态已经非常严重,遂亲自会晤蒋介石,说明自己的意图,建议立即采用武力镇压。 3月下旬,由中国共产党为主导的上海市临时政府宣告成立。成立之初,蒋介石致函给临时政府,表示“务望暂缓办公,以待最后之决定。”随即,武汉国民政府对“上海临时市政府”立刻表示承认,并且表示工人纠察队是革命武力,进入上海的各军官长有妨害纠察队的,都将被视为“反革命分子”。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成功,国民革命军顺利攻占上海的消息传到苏联后,中山大学学生立即举行集会,通过决议发出两份热情洋溢的电报,一份发给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一份给上海工人表示祝贺。苏联《真理报》,为此也专门发表了社论。 一辆黑色轿车和二辆卡车沿着高昌庙镇(今高雄路、原江南造船厂旧址、世博园浦西一带区域)疾驰而过。二辆卡车上,挺立着一排排荷枪实弹、威武雄壮的国民革命军士兵。 当一行车辆行驶至西藏路附近时,正在巡逻的法国巡捕将车辆给拦了下来,请他们出示证件。 蒋介石的侍卫长宓熙从轿车的副驾驶座开门出来,出示了有关证件,向法国巡捕解释道: “车内是国民革命军蒋总司令,特地前往霞飞路钧培里看望黄金荣先生。” 法国巡捕查阅了相关证件,用生硬的的中国话回答道: “蒋总司令的轿车可以通过,但后面的二辆军车不能通过。” “为什么?”宓熙有些不解地反问道。 “租界当局有规定,中国的武装人员一律不能进入租界,尤其是携带武器者!”法国巡捕一边解释,一边无奈地耸耸肩。 宓熙赶忙转回身,把刚才和法国巡捕之间的对话,向坐在车内的蒋介石做了汇报。 “娘希匹,中国的土地上,中国人却不能自由进出!告诉他们,这是中国的地盘,如果胆敢拦阻,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将由租界当局负责。”蒋介石听了宓熙的报告,立刻怒火中烧,气呼呼地向宓熙命令道。 宓熙返身再向法国巡捕进行交涉,但法国巡捕态度蛮横,就是不肯放行。他一边命令手下向巡捕房报告,一边又唤来更多的巡捕把住路口。 宓熙看到荷枪实弹的巡捕越来越多,担心蒋介石的安全出问题。于是,他把手向后一招,二辆卡车上的士兵纷纷跳下车来。一部分围在蒋介石的轿车旁,保卫蒋介石的安全。一部分则在马路上抢占有利地形,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 正在双方剑拔弩张,大有擦枪走火的情形下,一辆轿车由租界方向驶来,在路口戛然而止。门启处,法租界华人督察长黄金荣和警务处华人政治探长程子卿从车上下来。 原来此次蒋介石进入法租界,是特意前去看望黄金荣的,谁知却被巡捕房拦阻不许进入。一个堂堂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居然不能进一个租界!这事不光是蒋介石心里感到憋屈,卫队的士兵们也感到愤愤不平。正待发作之时,恰巧黄金荣带着程子卿赶到,并问巡捕房总监督解释,说蒋介石是来看望他的,带卫兵只是为了保护安全,并无他意。巡捕房将此事上报给了法国领事馆。法国领事觉得此事如果闹大,可能会发生武装冲突。为化解此事,领事决定此事由黄金荣全权解决。黄金荣为了给蒋介石换回面子,让蒋介石的车队浩浩荡荡地沿着霞飞路(准海路)和法大马路(金陵东路)兜了个大圈子,然后再回到钧培里黄金荣的家。 来到客厅内,双方互致问侯,然后分别在主客座落坐。一起陪坐的还有杜月笙、张啸林、杨虎、陈群和程子卿等人。 蒋介石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为革命筹集资金时,曾通过虞洽卿拜会过黄金荣,递过帖子,对黄金荣以师傅相称。这件事是蒋介石当时在上海革命时,需要帮会的帮助,但并没有举行过公开的收徒仪式。当时帮会在上海,尤其是在租界里面,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中共工人运动的领袖李立三,就因工作需要曾拜会过帮会头领。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也是帮会中人,辈分比黄金荣还要高出一辈。五卅运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暴动,均借助过帮会的力量。 “总司令亲临寒舍真是我的无上光荣。至于当初的那张帖子,我找出来后马上交给虞老送还。”虞老指的就是上海滩工商界大享虞洽卿。黄金荣知道蒋介石现在可是国民革命军的总司令,已经今非昔比了。 “先生永远是先生,过去承黄先生、虞先生帮忙是不会忘记的。”蒋介石谦逊地答道。边说,他还边从口袋内掏出一块亮澄澄的金怀表,奉送到黄金荣面前道:“这块怀表是我特意送给先生的!不承敬意,还望先生笑纳!” 黄金荣受庞若惊,赶忙起身从蒋介石手中接过金表。随后,他又把杜月笙、张啸林以及程子卿一一介绍给了蒋介石。 蒋介石离开后,黄金荣立即让人去把蒋志清(注:蒋介石乳名瑞元、学名志清)投的门生帖子找出来。为了以示尊重,特意邀请第1军副军长王柏龄陪同,于次日中午赶到龙华警备司令部,将帖子奉还给了蒋介石。蒋介石仍称黄金荣为老先生,并留他吃了便饭。席间,蒋介石频频劝酒,口称将来有“重要工作要借重黄老先生”。黄金荣自是激动异常,表示要尽力为总司令效力。 黄金荣公馆的密室内,上海法租界三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正在进行密谈。 “二位,近来蒋总司令曾派王柏龄将军和扬虎将军多次与我密谈。言下之意,蒋总司令对目前上海的形势非常担忧,准备在党内整肃纪律,纯洁队伍,进行一次清党运动。蒋总司令指示我们帮会,一旦开始清党,希望我们全力配合,共同铲除赤色分子。”黄金荣说完,端起茶杯喝了口水。 “你答应蒋总司令了?”张啸林急切地问道。 黄金荣放下茶杯,有点担忧地回答道:“我还没有做出明确的表示。我是担心目前中共已经成立了上海临时政府,控制着几十万的上海工人,还组建了工人纠察队。就蒋总司令目前这几万人马,恐怕不是他们的对手啊!月笙,你素有智谋,说说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啊?”杜月笙名镛、字月笙。 杜月笙没有马上吱声,端起茶杯呡了口茶,沉思片刻,这才缓说道:“老板,对我们帮会来说,现在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机不可失。以我之见,你应该向蒋总司令表明我们帮会,坚决与国民党共进退,维护上海的治安稳定。” “可是月笙,你可别忘了,共产党在上海工人中的势力很大,万一蒋总司令……” “老板,如果共产党胜利了,我们决不会在这个’共产’的政权中得到好处,只会与国民党同归失败的境地。与其这样,还不如全力与国民党合作反共,使国民党取胜,这样我们才有前途。况且,近来租界当局和英法美三军驻沪司令巴尔雪、邓坎、白多楼也敦促我们要保护租界的繁荣稳定,坚决打击’赤色分子’。” 经过杜月笙的分折,黄金荣终于下定决心,与蒋介石和国民党共进退,共同反对共产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