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试】试卷又长又难,怎么做完做好?

 王笃年 2023-08-31 发布于北京

有的老师为让学生“知道高考的厉害”,以便让学生更加重视自己的学科,故意把高三入口的测试卷出得跟真正的高考那样多而难。

好多学生连卷子都看不完,考试结束的铃就响了。

于是来问我:

“老师,怎样提高答卷的速度呢?”

我跟他说了两句话:

1,卷子不一定非得做完不可,但必须得看完。

把自己可以拿到的分全部拿回来,你就是考好了。

2,考场上做题不可能像平日练习那样四平八稳,既要有一点冒险精神,又不可过分好奇。

有些内容跟拿分无关,考试时就不要试图“想透彻”啦!留着考完慢慢消遣吧!

接着又翻出很久前给高三学生写的这一篇,推送给他。

帮高三同学分析试卷,“小错”甚多。

“没有注意题目中的这个或那个要点”

“写急了,2字拐了个小弯,自己脑子里是2,没想到阅卷老师会认为是3”

“当时没有注意,E的最下一横恰好落在黑线上……”

“一着急就没考虑中性溶液,用氢离子配了电荷”

总之,就是为了“快”。

面对当今高考试题,快是需要的,然而如果不先解决“准”“对”的问题,快有什么用呢?

进入高三,学科知识综合性增强,面对一道道由新文献编辑而来的五六百字长题,有的同学开始感觉吃力——答题速度不如别人快。

一些人试图通过多做题来训练提高答题速度,结果并不如意。

一些人通过增加限时训练的次数训练提高答题速度,发现速度固然能够加快,准确性却下来了。

影响答题速度的原因有哪些?

除去态度因素(学习上是否全力投入)外,主要有如下一些:

1. 内容掌握得不扎实、不熟练。

这一点,很多人往往觉察不到自己存在的弱点。

比如写化学方程式,那些基础方程式,没有在平日里练到行云流水水平,只是达到“会写”水平,在考场上来回“倒腾”——先写出物质、再来回寻找系数配平、再回忆书写反应条件——无形中比别人浪费了时间。

 再如一些模式化的问答题,平日练习中一次次因格式不对扣分,却不加以警觉,大考时依然因不得要领被扣分。

这类平日不加严格训练,考试时就“四处苦恼”的人,我认为他作为高三学生是不够专业的。

2. 考场上的固化的动作习惯。

有的学生挨着一道道题地,做不出来的题也一直不舍弃,死抠之中不知不觉间耗费很多时间。

有的属于放不下型的,虽然眼睛移动到下一道题,心里却总在回顾那道不会的题目,心猿意马,对下一题造成干扰。

有的人患有强迫症——一些四选一选择题,明明可以很快确定下来,他却不断犹豫,不敢轻易离开。

3. 草率下手、莽撞书写,反复修改中导致时间的流失浪费。

三十多年前,在我初练电脑打字时,用的是汉语拼音输入法、“二指禅”,很慢很慢。

单位的年轻打字员毕业于电脑技校,练的是五笔字型输入法。听着他打字时敲击键盘的速度,就觉得这个孩子不偷懒,很专业,“非常快”。

但是,最终我俩分别完成一篇字数差不多的文稿输入,花的时间却差不多。

为什么呢?

我虽然输入慢,但几乎不出错。他呢,一会儿就得返回去删除一些字符,重新敲。

听着敲击键盘的声音,速度有我的两三倍,事实的工作效率未必高。

原因分析出来,对策也就有了。

第一,要注重平日的练习,特别是书写型知识的练习。

不是满足于“会了”,而是要准确、熟练。

比如,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浓硫酸跟铜反应的方程式、酯化反应方程式、稀硝酸跟铜反应的方程式、制取涤纶树脂的方程式……等,你能不能迅速而准确地书写(一气呵成、不必回头“修补”),绝对保证不被扣分?

另外,你的学科有哪些类型的套路化问答题,你整理过吗?

就化学而言,离子检验(物质检验)类实验设计题答题要领有哪3点?

“用原子结构解释……”怎么答?

“结合化学用语解释……”有何要领?

“运用平衡原理解释……”怎么回答?

“用元素周期律解释……”呢?

还有,各个学科你分别有哪些方面常常因“粗心”被扣分的?

比如漏写单位的问题,移项后变号的问题,证明题“跳步”的问题……

第二,要学会“舍得”、“放下”。

考试要运用“整体作战”策略,不是“各个击破”,更不需要“个个击破”。

在规定的有限时间内,把卷面所有题目读完、判断确定自己可做的题目,并把它们做好,你就取得了该场考试的胜利。

不跟别人攀比。

特别是考场上“感觉到”周边的人答得快,就心里发急,一急躁就容易分散注意力,本来能做出的题目也做不出了。

不给自己预设分数目标

各次考题的难度、侧重点不同,你难以预料最终能够得多少分。命题人有时都预估不准的,你答题人就更不可能了。

考场中只要策略运用得当,“尽人事、听天命”就好了。

暂时跨过不会的题目,是非常优秀的策略。

一,省出了许多宝贵时间,并没有少拿分;只是不能拿满分了而已。

二,说不定,后边的试题信息对这个难题有启迪作用呢?

三,你做着做着后边的题目,也许会猛然想起它的思路、答案。你发财啦!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人脑是一架无比高级的“多核型计算机”,它会分时、分区工作。这点你不知道吧?

第三,控制急于下手的冲动,多想一步。

一份试卷,书写答案需要的时间往往并不多,尤其是理科。

答案要在脑子里先构思好,再动手书写。

首先,

多想一想,把文字组织一下,可以少写一些字。那想的时间,少写几个字就省出来了。

其次,答题卡留的空间有限,写错再改不仅是浪费时间,还可能因无处修改,导致卷面混乱,难以评分。

多想一步,本身还是保证题目回答全面的一招。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高考刚刚结束的那天,每个考生都很兴奋,“都答上了”,“比一模、二模感觉都好,没那么紧张、没那么难堪”。

殊不知,625日一出分,该傻眼的还是傻眼了,人家都答上了得700+,自己也“都答上了”却只得500+

其实,你并没有“都答上”,你只是每道题都写了一些,但没写完整。

除了有些你的确不会之外,还因为你缺少那“多想一步”的习惯。

第四,不对题目里的无关细节过分好奇。

实际情景命题的情况下,为尊重文献的完整性,有时背景资料里的一些素材跟问题没有关联,考场上要压制自己的好奇心(待考完后再去琢磨)。不要在这里浪费时间。

跟前述对待选择题的原则一样。牢记一点“我是来拿分的,不是来审查试题命制水平的。”

同时,务必克服“完全驾驭”心理。

比如有些实验探究大题,有时候可能根本没有看透其探究原理,但善于考试的学生却常常可以拿到八九成的分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