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螺蛳吐肉——蔡氏九贤地?

 桐源居士 2023-08-31 发布于广东

朱熹墓东南约30公里,是蔡元定故乡麻沙。一代风水大师的祖上及自选风水,端的不比寻常。鼠须笔挺,如椽岱峰,麻溪回肠,飞鹅趁浴,“四代九儒”从此起航。为父母择定“猛虎出林”佳城,预卜“卷帘殿试”寿藏,蔡元定深谋远虑下的风水决策,长长久久地影响了蔡氏一族的未来。

——桐源居士

《庐峰蔡氏族谱》蔡炉(856——950),字延器,弋阳郡光州固始县人,唐僖宗乾符五年(877)进士,任德州知州,迁东昌刺史。唐昭宗乾宁二年(895),以守郡功加封凤翔节度使,便宜行事。唐乾宁四年(897),为避中原战乱,率部53姓入闽,为建阳县长官。

“观县治之西七十里名曰永忠之麻沙,钟光岳之英、孕山水之秀,唐天复二年(902)壬戌正月初十日,择镇北而居之,以为子孙长久之计焉。”蔡炉的决定,从此掀开麻沙蔡氏一族光辉的一页。

麻沙蔡氏大宗祠

麻沙蔡氏,以“九儒”最显耀,包括蔡元定父子祖孙一门,四代共九人。他们是:蔡元定,元定之父蔡发,元定之子蔡渊、蔡沆、蔡沈,蔡渊之子蔡格,蔡沈之子蔡模、蔡杭、蔡权。

“蔡氏九儒”精通天文、地理、象数、乐律、兵阵等,亦官亦民,紫袍布衣,出贤入相,百年间精心著述,父死子继,其文化成就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诸多学科领域,书成共48种,达200余卷,形成以理学为核心的博大精深的学术体系。

特别是蔡发、蔡元定父子,于风水造诣尤为精进,不但当世闻名,其堪舆理论著作至今仍是风水界必读教材。这种文化现象,在中国历史上不说绝无仅有,也实为罕见。

蔡氏入闽居麻沙,至蔡元定之子,历十一世。期间备受风水界瞩目的,是始祖蔡炉、十世蔡元定之墓,五世蔡克顺、九世蔡发墓则相对陌生,默默无闻。

蔡炉下葬后,蔡氏一时发丁发贵。累传至禧,举神童,时号三岁童,授春官伴读,谓“婴儿自得老成姿”,御赐诗美之。美中不足的是,时有偏房之事发生。至五世蔡克顺下葬,情况稍改。嗣后,蔡氏得以大发并从此进入鼎盛时期。其中,蔡克顺墓、蔡发墓风水尤其重要。

凡求地,当辨其结穴真伪,不必拘其龙之长短、远近,而一概取长者为贵。

真龙融结,分牙布爪,正穴藏缩于内,其长者多为缠护,为下手,为水口关拦。

张子微云:“小龙不下五十里,二十、三十皆好地。”又云:“龙行五里亦有地,何必千里百里踪?若是执一去寻龙,行遍江湖无一地。”

麻沙蔡氏,深得风水真传。不但是此说的拥护者,还是忠实的执行者。祖祖辈辈,执着地把眼光投放在建阳麻沙、莒口一带的山山水水上。

山是白塔山,水是麻阳溪,自蔡炉起,铆定一山一水,开拓经营,十一世不易。

蔡氏祖地太祖山武夷山主峰黄岗山

麻沙蔡氏祖地来龙卫星摄像图

黄岗山南下32公里,拔然而起白塔山。白塔山是麻沙蔡氏诸祖地少祖山。

海拔1553米的白塔山,巅有石特峙,黑白层分如浮屠,夜常有光。山之阳有白塔岩,以岩状如塔,故名。(清)康熙《崇安县志》记曰:“白塔山,在周村里,其山高插霄汉,游人登望则闽中山川皆隐约于指顾间。”

白塔山群山绵延,派三脉。一脉东出,南下,迤东南,二度跌断过峡,充分脱卸,约15公里为莲花山。是山如水浮莲花般升起,周圆广大,不与山连,山清而独立,又为蔡氏祖地少祖山。

莲花山一脉透出,径往东南,南下约4公里,起皇帝山,为蔡氏祖地父母山。

皇帝山位于麻沙镇西北,南及东南离麻阳溪近约1公里,远则3公里。是山不高,但势压群山;无帝座之形,却有华盖之尊。尤为可贵的是,皇帝山驻跸后,面向麻阳溪连续分支派脉,起身作势,多有结作之情。麻阳溪亦知情识趣,于此间蜿蜒盘曲,似澄凝不流。蔡氏祖先就分别在麻阳溪北山一带临水择穴安葬。

龙脉自黄岗山起,50多公里;自白塔山起,约20余公里,百里行度,尽于麻阳溪北。溪南,武夷山脉东南向支脉,作为蔡氏祖地前砂,有情朝应。

麻阳溪入麻沙镇境,过坳子后,汇溪头之水。出长坪,在竹里与七宝溪汇合。至官地,江坊溪从西奔来合流。经莒口乡莒口,有书莒溪汇流。临后山,则云谷、庐峰之水汇为龙门桥溪,左泄于杭桥,到马伏,右汇华家山诸源之水,是建阳县境内河。500多年来,由于水南基建,县城旧河道痕迹已无法辨识,惟莒口上段基本保持不变。

蔡炉墓

蔡氏入闽一世祖蔡炉墓,值得一提。

据济阳堂《蔡氏大宗谱》,蔡炉“天福九年甲辰二月初一日子时葬于相辞岭排山,坐壬向丙。”(明)万历《建阳县志》载,该墓为“世传四代出九贤者”

关于蔡炉墓《地理人子须知》描述道:

“地在建阳麻沙,土名鸡母岭,又名排山。其龙顿跌三十一峰,入首起木星展翅,中出芦鞭正贯。尽处虽有明堂、龙虎、秀峰可观,而真气不到,不结穴。其脉闪过右边,成文星,落平田结穴。右山横一字文星为案,外耸秀峰为应。左山列屏赦文,横截水口。但堂气倾斜,文星奔撺,不入俗眼。其先课云:'螺蛳吐肉穴居肉,九世九贤出。’果九代出牧堂先生发、西山文节公元定、九峰先生沈及节斋渊、复斋沆、丞相文肃公杭与觉轩模、素轩格、静轩权,世称九贤,果应其课云。” 

蔡炉墓风水态势图(载《地理人子须知》)

何以历九世始发贵,徐氏认为缘在该地“堂气倾斜”;至于蔡元定遭贬道州,则根在“文星奔撺”

蔡炉墓距皇帝山仅1.8公里,后龙奔撺,长逾3里,穴于脉中闪右促结,前贪“云岩山色”,有溪水弯入,但脉近于僵,了无变化,左砂硬直,右砂短缩,边实边虚,为偏房不定,吉中藏凶。

蔡炉墓前朝

徐氏分析正确,但结论受限于前说,最终落入附会俗套。

实际上,“蔡氏九儒”发迹风水,另有所倚。

(本文选自《千年堪舆——月泛金瓯》第四章“八闽一理”。)


温馨提示

桐源居士堪舆九书《百年堪舆——王者山河》《百年堪舆——将帅家国》《百年堪舆——龙主沉浮》《千年堪舆——西垂未央》《千年堪舆——月泛金瓯》《千年堪舆——二龙争珠》《千年堪舆——开皇大理》《千年堪舆——冠世文昌》《千年堪舆——金玉满堂》已出版。
详情请点击下方链接
《桐源居士系列堪舆专著》
文丨桐源居士
图丨桐源文化、网络公开来源
欢迎点赞、转载和转发,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