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揉腹入门7—— 点鸠尾穴

 www777 2023-08-31 发布于辽宁

图片
图片 

中医老苗说





中医穴位的命名,均有一定含义。《千金翼方》指出:“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历代医家以腧穴所居部位和作用为基础,结合自然现象和医学理论等,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对腧穴进行命名,但归根到底都未脱离穴位的功能主治。 
看到“鸠尾穴”这个穴位名,你可能会马上想到一个成语—— “鸠占鹊巢”。鸠占鹊巢这个成语源自《诗经》:“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此诗所描述的,是盛大的迎亲场面。归,即出嫁之意。 
《诗经》讲究“见物起兴”,在这首诗里,为何以“鹊巢鸠居”来“起兴”,从而引出婚礼呢?这个简单,春天来了,鸟儿也忙着筑巢、配对,繁殖后代,自然容易让人联想起人类的婚姻。诗里的“鹊”,是指喜鹊,这个自古无异议。不过,历来争论不休的是,这里的“鸠”到底是什么鸟?是斑鸠、布谷鸟(即大杜鹃),还是别的鸟? 
斑鸠自能为巢,不会占用鹊巢,故可首先排除。布谷鸟属于鸠鸽科,自己不筑巢,而是把卵偷偷产在其他鸟的巢内。因此,成语“鸠占鹊巢”的“鸠”,很有可能指的就是布谷鸟。 
图片 
上面这张图就是一只布谷鸟,看看它的尾巴,让我脑子里面先有“鸠尾”的形象,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鸠尾穴”。




鸠尾穴

鸠尾穴是任脉络穴、膏之原穴,位于胸剑结合下1寸或脐中上7寸。
 图片
鸠尾穴又名尾翳穴,其首载于《灵枢·经脉》:“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素问经注节解·外篇》云:“鸠尾……言其骨垂下如鸠鸟尾形,故以为名也。” 
看来,鸠尾穴的得名,主要是因为其所处的位置,人体两侧肋骨犹如鸟之羽翼其,鸠尾穴于两侧肋骨间的胸骨底部剑突下,形状正如鸠鸟的尾部,故得名。




鸠尾穴功效主治

1 清心泻火 
鸠尾穴还有一个名字叫神府穴,具有清心安神的功效。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均属阴经,而任脉为“阴脉之海”,统诸阴经,总揽一身阴经脉气,鸠尾作为任脉的重要输穴之一,可对阴经的气血起到调节作用。若心肝火旺者,针刺或者点按鸠尾穴,则可起到清心泻火之效。 
2 补益脏腑,充养元神 
鸠尾穴为膏之原,是十二原穴之一。《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十二原者,五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原穴是感受外部自然界气候变化,并将全身腧穴能量、气血输注到脏腑的处所。 
鸠尾通督脉,督脉入属于脑,脑为元神之府。因此,在治疗因脏腑虚弱,神气不足而致的肺虚短气、小儿疳积、小儿惊痫等病证时,可选用鸠尾穴,发挥其充养元神,补益脏腑气血之功效。《普济方·针灸门》云:“治小儿疳瘦,于胸下鸠尾骨尖上灸三壮,次于脊下端尾翠骨尖上,灸三壮。” 
3、调节气机 
(1)疏气解郁,调畅气机——治疗郁病 
《普济方·针灸门》记载:“疗心中气闷,不喜闻人语,穴鸠尾。”作为任脉上腹部腧穴,鸠尾穴能够疏利胸膈气机,具有理气散郁之功。其作为任脉络穴,与督脉相通,督脉为“阳脉之海”,因此能够从阴引阳,振奋机体阳气,使郁结得散,情志条畅。 
(2)降逆止呕 
任脉循行于人体前正中线,经过上中下三焦,能够畅达三焦气机。鸠尾穴归属任脉,是上焦与中焦的分界点。因为“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所以鸠尾能治疗上焦、中焦疾病,尤擅治疗气机上逆所致“胸满咳呕、喉痹食不下”等,是临床治疗呃逆的经验效穴,若配伍璇玑、巨阙等穴,可达到宽胸利肺、降逆止呕之效。




腹部点穴鸠尾穴

  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先以一手或双手拇指端同时按揉鸠尾穴1-2分钟,然后逐渐加压持续点按鸠尾穴1~2分钟,点压方向斜向上,使受术者产生较强的酸胀胸闷感为度。 
图片




鸠尾穴的配伍功效

鸠尾穴配梁门穴、足三里穴:治胃痛。 
鸠尾穴配足三里穴:治呕吐。 
鸠尾穴配涌泉穴:有化痰宁心的作用,主治癫痫,呕痰沫。 
鸠尾穴配中脘穴、少商穴:有和胃化积,行气清热的作用。主治食痫,胃脘胀满,不得眠。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