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除毛岸英外,还有三位身份特殊的后生入朝作战,他们的结果如何?

 湖蓝橙黄 2023-08-31 发布于江苏

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队伍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

然而在这批绝大部分都是普通家庭出身的战士中,也有着不少老一辈革命者的后代,其中最有名也最令人惋惜的便是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

其实很少有人知道,在这场战争中除了毛岸英还有三位开国将领的后代也参与到了战争中。

Image

这三位战士分别是哪位将领的后代,他们在战场上有什么突出的表现,最后结局如何呢?

颜回的后代

如果说战争年代的传奇事件,颜邦翼和父亲颜伏的故事肯定榜上有名。

我党爱国将领颜伏祖上有一位著名人物——颜回,是圣人孔子最喜欢的一个弟子。

民国时期颜家是当地有名的大地主,但这样一个传统封建家族还是出现了一个“另类”——颜伏,他不喜欢封建礼教的束缚,反对父母对自己的包办婚姻,对救国救亡的革命思想有着不一样的热情。

颜伏将军于1911年出生于今重庆梁平县,1930年在成都求学,又在1931年孤身前往北京大学学习,期间参加了反帝大同盟和“一二·九运动”等革命运动。

Image

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始逐渐向我党靠拢,颜伏革命十分忠诚,曾三次被反动派抓捕、逼供,始终不为所动。

1933年颜伏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在组织安排下,一直往返于梁平、北平两地从事革命活动。

抗战期间颜伏被编入炮兵部队,曾任新四军军部作战参谋,他习惯于带领战士们奋斗在战争的最前沿,参与多次与侵略者的正面对抗多次立下战功。

但他的身体也在多年的操劳中出现问题,患上了严重的肺结核经常咳血,病情越发严重,本应该离开战场休养的他却没有离开,而是让工作人员用担架将他抬到战场参与制定作战策略,进行战斗指挥。

1950年已经是炮兵第七师师长的颜伏,在得知朝鲜战争爆发的第一时间便申请入朝参战,并于1951年带领炮兵部队冲上前线,在多次重要战役中大放异彩。

Image

尤其是上甘岭战役中,他和他的炮兵部队充当马前卒,全力压制敌人火力以掩护我志愿队伍,为持续数十天艰难战斗付出所有心血。

当时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火力迅猛,武器装备先进,在这种火力压制下,志愿军战士们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取得战斗胜利。

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志愿军战士们在战场上消灭的所有敌人,有六成以上都是依靠火炮等重型武器取得的成绩,击毁敌方工事和碉堡,打掉敌人根据地和瞭望台,甚至敌方战机也需要火炮打出主要伤害,可见当时的炮兵部队有多艰难,担子有多重。

面对这些困难,颜伏将军都坚持了下来,并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他善于迎难而上,在各时期的战争中立下不朽战功,1961年还因功被授予上将军衔。

不过就是这样一位战场上的完美将军,却也在家庭问题上对亲生儿子有很大遗憾。

在颜伏的儿子颜邦翼印象里从来没有出现过父亲的身影,他一直以为颜伏早就不在人世。

颜邦翼16岁这年,某天二叔兴奋地将其叫到身边,“你爸爸还活着,在延安当大官啦,你想不想去找他?”

颜邦翼当然想,于是在叔叔的安排下很快收整行装,踏上了寻找父亲的旅程。

然而世事无常,路刚走了不到一半,正好赶上了当地的国民党抓壮丁,颜邦翼直接被强制编入了国民党辖属的警察总队中,并在之后随队伍调回成都。

1949年大西南解放前夕,颜邦翼所在队伍起义,随后改番号,他也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在中央的指示下大批志愿军部队入朝参战,颜邦翼所在的部队也接到命令前往河北集训,以备第二年赶赴战场参战。

Image

当时的颜邦翼根本想不到,自己和父亲的第一面竟然是在战场上。

自从队伍被收编,颜邦翼就期待见到父亲的一天,可他距离较远又不认识太多人,即便经过多方打探,依旧没有得到父亲的消息。

直到某天指导员给颜邦翼送来了一封加密过的信件,这封信竟然来自自己寻找多年的父亲颜伏

信中颜伏嘱咐儿子一定要好好战斗,作为军人要听指挥,做勇敢的人,军人哪有流血牺牲的呢?

颜邦翼反复看了好几遍信件,这才知道原来父亲也在朝鲜战场,并且早就知道自己也在志愿军队伍中的消息。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即便同在一片土地上,因为不属于同一个区域,父子两人直到战争结束后才正式见面。

Image

父子两人在战场上都竭尽全力战斗,并为此付出了最后的心血,尤其是当时担任炮兵师师长的颜伏将军在上甘岭战役中表现突出,为这次艰巨战斗的胜利立下重要功劳。

朝鲜战争结束后,颜伏将军在济南军区工作多年,颜邦翼则选择离开部队回到家乡继续为人民作贡献。

鼎鼎大名的“神炮”将军

颜伏将军一样,匡裕民将军也是炮军部队中的传奇将领。

1909年匡裕民出生在江西吉安的一个普通农户家庭,出生时正在下雨春雷阵阵。

沉浸在喜悦中的匡裕民母亲看着哭声响亮的儿子,又不禁陷入忧愁,家里的粮食总是不够吃,现在又添了个能吃的男丁,“打雷时候生的男娃子,将来一定是个炮筒子。”谁会想到母亲的一句话竟然成了预言。

Image

1926年革命的春风吹到了革命之乡江西,关于共产党的宣传铺天盖地,匡裕民也产生了兴趣,他想像共产党的革命者宣传的一样,保家卫国,开启一个不一样的时代,也让普通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于是1926年他毅然加入当地的农民协会,随后加入红军队伍中,凭借自己优秀的表现在1932年正式入党。

匡裕民在队伍中打响的第一炮还要追溯到1927年,当时他跟随队伍奇袭隔壁的泰和城,同时也接到了一个重要任务——在赣江支流拦截国民党新编14军的一个连队,阻止他们继续前进。

匡裕民和其他二百多名农民自卫队队员,在沿岸埋伏下来,他搭设了土制松树炮,凭借着惊人的判断给了敌人致命一击。

Image

1931年5月第二次反“围剿”作战开始,正在红一军炮兵连任职的匡裕民接到战斗任务后,第一时间就扛起了迫击炮向广昌城进发。

当时的战斗十分激烈,敌人凭借着工事和有利地形将我军拦截在半山腰。

看见战友们接连牺牲,匡裕民怒火中烧,他扛起炮筒随后瞄准射击,直接摧毁了敌方炮台,压制住了敌方火力,为我军战斗争取到了一线生机。

这次战斗我军歼敌一个团,匡裕民立下大功,连彭老总都夸奖他是“神炮手”,之后更是将匡裕民要到了自己红三军团,将匡裕民当作“王牌”握在手里。

每当战斗久攻不下,彭老总都会吩咐身边的人,“赶紧叫匡裕民带着他的炮过来。”

抗日战争时期,匡裕民将军在陕甘宁边区担任炮兵营营长,在汾阳——离石公路伏击战中,指挥炮兵战士们为步军开路,不仅掩护了兄弟部队,还以精准的火力歼灭敌人400多人,收缴了大量武器马匹等各种急需物资。

Image

解放战争时期,匡裕民成长为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司令部第一副司令兼参谋长,1948年9月更是在辽沈战役中指挥炮兵部队,第一时间切断了敌人的资源中转站锦州机场,击毁5架军机,阻断了敌人的逃跑和增援路线。

随后封锁机场粉碎蒋介石等国民党高层计划从沈阳空运援军的企图,为锦州战役的胜利增加了筹码。1949年辽沈战役结束后又跟随部队相继参与了平津战役,解放太原等知名作战。

1950年10月,匡裕民在中央指示下领导志愿军炮兵部队入朝参战,他将面对当时世界上拥有最强火力和最前端技术的美国机械师。

当时双方火炮数量对比悬殊,战争打得十分艰难。

在经历前几次失利后,匡裕民果断决定将所有的火炮进行集中使用,并将局部优势转化为全局优势,最终促使战争走向胜利。匡裕民的战术十分奏效,很快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事实上,或许在当时的匡裕民眼中,最为骄傲的并不是自己这一生本身,而是自己有一个好儿子,可以和毛主席家的岸英一样,作为革命后代入朝参战,促成了当时战场上“上阵父子兵”的佳话。

然而在第二次战役中,匡裕民的长子永远留在了战场。

消息传回指挥部后,匡裕民沉默许久,强忍悲痛跟前来劝慰他的战友们说,“大崽是为了国家牺牲,也是为了朝鲜人民的自由而死,死得光荣。”

匡裕民父子是保卫新中国的功臣,更是国家的英雄,1955年匡裕民被授予中将军衔。

Image

中国炮兵在整个朝鲜战争中消灭敌人15.8万人,摧毁敌人火炮、汽车、坦克等重型武器装备二千三百多架,炸掉敌人碉堡等防御工事2500个,为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一生追随党的脚步

湖北枣阳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故乡,其实这里还有着一个了不起的革命家庭,他们祖孙三代都参与了中国革命,并为之流血奋斗,他们就是开国中将田维扬将军一家,祖孙三代用自己的热血书写出了一段将门虎将的故事。

1909年田维扬出生于湖北枣阳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当时社会环境中老百姓生活得十分艰难,一个家族几代人都要忍受地主乡绅的欺压,还有应对接二连三军阀混战带来的混乱局面。

田维扬一家十分渴望和平稳定,在革命精神的影响下,他逐渐向我党革命队伍靠拢。

Image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地主老财们大有卷土重来的架势,再加上反动派的各种武装迫害,田维扬的父亲为了保护家人带领儿子和兄弟们加入了当地赤卫队,誓死都要保护家人,保护革命果实。

但这场反抗因为与组织失去联系,再加上敌人的压迫最终田家人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家破人亡的下场,田维扬的父亲与几位兄弟姐妹先后被敌人抓走拷问,并惨遭迫害。

田维扬侥幸逃脱了敌人的抓捕,但也只能离开家乡寻找组织的庇护,并伺机寻找机会为家人,为战友们复仇。

一开始的田维扬确实被报仇的火焰蒙蔽了双眼,他看见敌人就不管不顾地一定要消灭对方,可与之伴随的是多次严重负伤,他的恨大家都看在眼里,却没法阻止。

彭老总得知他的情况后亲自劝说,“你要是再不听话往前冲就给你调到后勤部队了,与敌人的战斗才刚刚开始,我们不能现在就失去一位优秀的指挥将领。”

Image

听到彭老总的劝说后田维扬恍然大悟,终于平静了下来,暂时放下了心里复仇的念头,努力提升自己,在战争中也渐渐学会了思考各种战术,逐渐成长起来,抗日战争爆发后,田维扬将军在组织的安排下前往苏鲁豫战场指挥战斗。

皖南事变后他又率领新四军战士们在苏北、淮南等地参与多次重要战斗,同时又带领战士们开辟了苏北抗日根据地。

当时苏北抗日根据地建设十分困难,这里是国统区,再加上皖南事变的影响,革命工作开展起来不仅有很大困难,还要面临一部分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压制。

国民党将领韩德勒曾在黄河沿岸对我新四军部队进行攻击,情况十分危急。

关键时刻田维扬将军挑起大梁,凭借着自己优秀的指挥能力,仅用一个团的兵力歼灭了反动派军队1.5万余人。

Image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田维扬将军已经成长为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十一师师长兼任党委副书记。

1947年带领队伍参与了夏秋冬季攻势等重要战斗,锦州战役期间为第一时间拿下锦州,取得辽沈战役胜利,他曾率部在塔山地区负责阻断国民党大批增援部队,为了让兄弟部队取得优势,他和战士们在塔山坚守六个昼夜,打退了国民党部队11个师兵力的多次猛烈进攻。

如果说田维扬的人生还有什么不足,那么就只剩下对家人和儿子的亏欠。

在参加革命之初他在老家结婚并生了一个儿子,可随着革命事业的发展,他毅然选择离开家乡,为了不牵连家人他几乎不和家里人联系,因此在儿子田明升的前22年岁月里几乎没有见过父亲的身影。

直到新中国成立前,他终于回到了家乡,此时他惦念多年的母亲早已去世多年,儿子也已经长大成人。

Image

虽然从没有和父亲有过亲密的父子时刻,但在田明升的心中父亲是英雄,更是他要追随的榜样,他想做像父亲一样为国家战斗,为人民服务的人。

因此在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他毫不犹豫地提交了想要上战场的申请。

田维扬知道儿子的打算后十分欣慰,特意找到儿子的领导,希望他能批准田明升上战场为国家战斗。

战场上田明升时刻谨记父亲的教诲,每次战斗都积极争取,遇到危险任务永远都第一个上,然而战场是残酷的,他在某次攻坚战中失去了一条腿。

战争结束后,看到儿子的田维扬十分心痛也很惋惜,可他并没有为儿子大开方便之门即便当时他在中央和地方担任要职。

Image

田明升也坦然接受了自己离开部队的事实,他选择回到家乡务农,过完自己平凡普通的一生。

结语:

抗日战争中我军伤亡人数58万4千余人,解放战争中136万余人,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伤亡36万余人。

他们的流血牺牲都是为了人民能够当家作主过上好日子,为了这个目标他们不惜付出生命,正是因为有他们的牺牲才有了今天强大的中华民族。

                                                                  感恩你,点个赞 和在看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