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寿山石收藏、鉴赏和投资升值(一)

 杨则川书画印石 2023-08-31 发布于四川

非常感谢大家,来听这堂课,在这里要先感谢在中国寿山石界,地位最崇高的两位艺术家:一位是郭祥忍老师,中国最著名的钮头篆刻艺术家;还有一位是林文举老师,中国最有名的薄意篆刻艺术家。在我开讲之前,他们给我发来贺电,谢谢他们。

在讲寿山石专题之前,和大家先聊一聊。一位藏友那天在群里说了一句话,我觉得具有代表性,他说一位金石的收藏家或鉴赏家,能够开堂说石,自己一定要有丰富的藏品,没有那么多上手的藏品,没有经历那么多实践知识,是很难具有说服力和大家沟通的。我觉得他讲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也代表一些普遍观点。这里我发一些我收藏的一些石头,也是皮毛之作,这些石头我自从藏石以来,从来没有卖过一方石头给私人。如果大家未来能够再见到这些石头,应该是在拍卖场上,所以我也作为以后讲课的一些讲义,发给大家保留。大家可以随意收藏,因为这些石头是我个人的,没有任何版权的问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些藏品,是我收藏田黄石之中的九牛一毛,未来我会和大家沟通一些近几年在拍卖场有代表性的一些藏品,和大家共同来辨讨田黄的真假和作伪。

著名的寿山石出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北郊的寿山乡,这座寿山距福州市约40公里,海拔高度一千米左右,四周群山环抱,峻岭延绵。寿山的九峰与芙蓉三座山视座其中,山间村庄星布,田园散落,山花烂漫,翠竹成荫,风景奇优,古有三山之称。

我为什么对寿山石如此的热爱呢?我们先来看我最喜欢的一首诗,也是范曾先生最喜欢的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南宋朱熹写的。朱熹是中国的理学大师。如果要我们从孔子以后选几个里程碑的人物,我们可以选汉代的郑玄,可以选董仲舒,然后就得选朱熹、王阳明,董仲舒能够使儒学能够成为独尊之学,当然凭借了汉武帝的力量。到了朱熹的时候,他就真正确立了至尊地位。我为什么喜欢朱熹的这首诗?因为在这样一个伟大的灵魂里面能够写出这首诗,我们想想,他想得到的是什么?是我们祖国的文化。他认为我们中国的文化像一面镜子,天光云影在里面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这个“渠”字不是水渠,而是代词的“他”,在唐诗宋词中经常会出现这个“渠”字。讲的就是“他”,话本小说里也常出现他怎么样,渠怎么样。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问他这池水为什么这样清,因为水的源头有活水。

这就是伟大的朱熹一贯坚持的中国民族的经典。对我们生命本源的开启。我们对祖先的认可,应该永远怀有敬畏之心,那是因为我们的祖先流传下来一些非常精辟的思想。到今天为止,他的生命之树都在长青,都像祖先留给我们的印石一样,长久的传给我们的后人。天堑瑰宝寿山石矿蕴藏着稀有美丽的彩石,质韵晶莹,似玉非玉,色彩斑斓,柔而溢工,分为田坑水坑和山坑,按矿别和色相而定,计达百余多种。

田坑石又称田石,被誉为石中之王,产于寿山溪两旁水田底下的古砂层中。色明黄,质温润,隐现萝卜丝。田石无根而璞无脉可寻,采掘极难极为稀珍,价赛黄金。可与珠玉媲美,有田黄、白田、红田、黑田等数种。山坑分布寿山、月洋两厢方圆十几公里的山脚野溪之中,因产地不同而各具特色,即使一洞所产的宝石,石质色泽也变换不同,五彩相映,光彩照人,红如鸡冠,黄如蒸栗,白如截肢,色彩丰富。据地质考察,寿山石是叶腊石的一种,生长的年代大约在一亿三千万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时代的矿物火山岩之中。他的成因是由于火山喷发的间隙期或结束后,伴随着大量的酸性气液活动,其中钾、钠等活泼因素被遗失,铝和镁等稳定因素才留下来,成为水铝硅酸盐矿物,或叫叶腊石。

跟许多其他种类的玉石相比较,寿山石有特别叫人喜爱的地方。质地好的寿山石,其光泽来自石的肌理,温润而柔和。某些种类的玉石,如釉玉、水晶和玛瑙的光泽浮在石的表面,表面虽然光彩夺目,但是仍觉得过于虚浮,内涵不足。

人们对石的欣赏态度,跟他们对其艺术品的欣赏态度,其实都有很大的相近之处。欣赏家看画并不局限于其形象与构图。而着重看画所表达的神韵和意境,笔法和墨晕,如八大山人的水墨,寥寥数笔,其表达了许多在他以前画家所未有的境界,画者以画为美,以表达他亡国的沉重心情,令人感动。

看石如看画,着重看的是它的内涵。历代瓷器欣赏家比如刘越刘老师都不喜欢新瓷器的表面过分的光泽,他们叫贼光。这种光泽是浮在瓷器表面,而不是深层。他们并不是不喜欢光泽,而是喜欢旧瓷发出深沉的宝光,这种光泽来自釉里,温润,所以柔和。赏石和赏瓷器如同一幕,浮光刺眼看着心烦,宝光怡神仰慕令人陶醉…

 在中西方文化当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差异之处。比如在西方社会,美国人善于表现自己,锋芒毕露,才能在社会出人头地。而在我们中国,却认为做人切不可太浮,必须谦恭有礼,他们认为人内在的学问修养和品德才能评价一个人的标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美国人喜爱光泽夺人的钻石,而中国历代文人却偏好玉和寿山石,看石甚至看人,中西方的目光都是不一致的。寿山石欣赏者所追求的并不是表面的浮光,而是从石里面焕发出来的深层光泽。这光泽,必须是温润而柔和的。

古人爱玉,以玉之坚洁,比作君子之德,而明清以来,寿山石觊位为之,许多文人墨客收藏寿山石,把玩观赏。寿山石中的白芙蓉,色白而质地柔细,光滑而结润,因此,真玉不可以驾也。文人更是爱石,因为石可受刀,可以制成钮头,可以做成薄意。玉本来为石,石本来也为玉。从观赏方面来说,石跟玉相比,石的表面更沉着不浮躁,而石里焕发出的光泽更为柔和。

观赏好石是一种乐趣,石性细柔,可以抚玩,用手来感觉石质的柔顺细化,更是一种难得的情趣,这是收藏其它宝石不能相同的情趣。如君子,喜爱寿山石的人也都爱那久经抚摸的旧石,旧石表面光泽灰暗,肌理的光泽却显得分外柔和温润,如一个饱经风霜的老者,浮华去尽而德高望重,跟他交谈每一句话都引人深思,如陈年老酒,人们慢慢品,越品越有滋味。

 爱上寿山石雕和石章的朋友,都非常的入迷,甚至已经养成习惯,不管外面工作多累,一回到家就捧起心爱的石章、石雕把玩,因为石给你的亲近感,给人肌肤贴近感是很多艺术品不能够相比的。为什么历朝历代直至今天,我们这么喜欢寿山石呢?归咎于寿山石有几个独特性。

第一是独特性。寿山石既有别于要借助机器雕镂的玉石,又有别于世界各地多有发现而石质松软的造石。它形状各异,色彩丰富,艺人们的构思、技艺和师承、造诣不同,因此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过去将来都不可能有两件寿山石雕是完全一样的。寿山石雕的这一独特性质,对于醉心于寻奇探宝的艺术收藏者,无疑是极大的诱惑。

其二是永恒性。泥人易裂,软木易折,中国画易损。寿山石雕却无这些缺点,只要不敲不摔,它与牙雕、木器、瓷器、玉器一样,都可以世代相传,传给子孙,供人品玩。更难得的是,寿山石雕,越久远,表面的浮光消失的越彻底,越显出古朴的韵味。人们常以海枯石烂比喻永恒,寿山石雕正是海枯石烂的这一永恒特性。

第三具备很大的赏玩性。中国画或者油画,只能挂在墙上或暂时摊开,让欣赏者细细品其意境。欣赏者凭借视觉让形象传入大脑,达到艺术欣赏的目的。寿山石不但具备了这样的艺术效果,且不限于视觉上的满足,还可以握在手中把玩,或在面上摩挲,或用细布揩擦,或给它清洗上油。在玩赏的过程中,往往惊叹寿山石的情缘,实际上是把寿山石雕当做有灵性的东西,对它倾注爱慕之情达到忘我融入的境界,给人最高的享受。

石和寿谐音。所以自古以来就有玩石者长寿,是有一定道理的。寿山石雕并不停留在工艺品的范畴,从五十年代,中国国务院等文艺部,对于老一代艺术家的命名,寿山石的艺术地位,到今天为止,已经得到世人的公认。我们可以看到薄意大师林清卿的薄意,周尚均、杨玉璇的钮工,当代石卿,文举、祥忍的最高作品,周宝庭老先生的古兽,王祖光的观音,林东的弥勒,世斌的高浮雕...这些艺术家已经在寿山石历史上,永不磨灭的一页。

关注一高视频号,一高带你玩遍世界


想更加了解一高可购买一高书籍,详情请在公共号留言。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