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1岁老人死亡两周无人知晓:人到晚年,不怕生病,不怕没钱,就怕……

 临江崖 2023-08-31 发布于山西

人到晚年最怕什么?

俗话说“鸟怕落单,人怕孤独”,一旦上了年纪,尤其害怕寂寞落单。

正如李清照在诗中写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如果年过半百,身旁却无儿陪伴、无女孝顺,那么晚年生活多半会很凄惨。

都说爱子女是天性,爱父母是人性。

可人们常常忘记: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01

最近就看到了有这样一则新闻:

安徽蚌埠一小区内有户居民,听到邻居家一直传来异样的敲击声,寻声才发现是一位赤身裸体的老人躺在阳台的地上,正吃力地拿盆敲打着地板!

报警之后,才得知老人4天前不慎摔倒,无法起身。就这样光着身子躺在阳台捱过了4天4夜。

这个天气,阳台上的温度有多高可想而知。光是赤身躺在地上被太阳炙烤,就能被热化。

况且4天4夜,滴水未进,该有多么煎熬?

所以在老人被救后,他一口气喝下了一整瓶矿泉水,还因喝得太急而被呛到。

更令人心疼的是,等消防员和民警进入房间后,他们看到屋子里的饭菜早已发霉生虫,老人的皮肤也开始生疮。

这样的惨状,人们都以为老人一定是无儿无女,才会落魄至此。

可令人想不到的是,他的子女就住在同一个城市,只不过已经有20多天没来看过他了……

这个新闻一出,看者落泪,闻者伤心。

但凡为人子女能多来看看,哪怕只是常常打个电话,老人都不至于沦落到如此地步。

所以很多人在新闻下面留言唏嘘道:

“养大那么多子女,居然不如一个盆。”

“虽然儿孙满堂还是独居,人生孤独啊”

“每个人眼里都是自己的儿孙,多少人从不回头看看身后的父母”

……

是啊,都说“养儿防老”,可如今的现实却:明明儿女双全,自己却只能活成一座孤岛。

老有所依这四个字,仿佛成了世间最大的骗局!


02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前段时间看过的一部纪录片《无人知晓》,讲的是日本老人“孤独死”事件。

和它的片名一样,纪录片里的几个老人都有一个相似的经历:

“死前无人问津,死后无人知晓。”

其中让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81岁的老母亲。

直到她在房间里去世两周后,才被回家取东西的女儿发现。

当问到母亲因何离世,女儿只是摇了摇头,什么都不知道。

甚至连母亲具体是哪一天死亡也永远成了未知,只能靠着墙上的挂历来推测。

后来记者又问道:“从这里(母亲家)到您家是多远?”

女儿的回答震惊了我,她说:

“15分钟车程。”

15分钟,仅仅15分钟,可能连吃一顿饭的时间都用不了,女儿却始终舍不得抽出来去看一眼自己的母亲,就让她这么孤独地死在了空荡的房间里。

看到这里,心里一片悲凉。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身边一个亲人都没有,这该是怎样的一种绝望?励志君不敢想。

我只是无奈,从什么时候起,那个总是想念、依赖着父母的孩子,竟变得如此冷漠。

又是从什么时候起,老年人像一块已被榨干的甘蔗渣,被子女们踢得远远的,先疏离,再遗忘。

于丹曾说过:“如今儿女有钱了很容易做到给父母买车、买房,但是最难做到的就是陪伴。”

正是因为缺少子女的陪伴和关爱,“孤独死”成了很多老人晚年最真实的写照:

2015年3月14日,延安市一位独居老人在家因卧床吸烟引发火灾,不幸遇难;
2015年11月14日下午,湖南省长沙市一名95岁的抗战老兵,因忍受不了孤独,从3楼跳下身亡;
2016年11月,西安城南一小区里,一名70多岁的老人离世半个月后才被发现;

在本该儿孙绕膝、安享余生的时候,却只能独孤度日。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凄凉!


03

“我于昨晚去世,走时心如止水……”

还记得2018年这封刷爆了朋友圈的“遗书”吗?

这是南京一位81岁的独居老人,她在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后,便在中秋节当晚写下这封遗书,交代了自己的后事。

写遗书之前,她想着儿女第二天肯定会回来看望她,就能发现自己和这封遗书。

但整整两个月,子女都没来过一次。

最后发现老人死亡的,居然还是毫无瓜葛的邻居。

还有作者刘小念讲过的一个故事:

周老太有4个儿子。

中风以后,生活不能自理,在北京上海的儿子,她跟不去;留在家乡的儿子,忙于处理自己人到中年的一地鸡毛,无力照顾她。

最后大家一起出钱,把她安置在出租屋里,每月花7000块钱为她请护工。

直到临死前,儿子们都没来再看她一眼。

养了4个儿子,却还是死在了出租屋里,令人心酸和无奈。

每当看完这些,都让人忍不住怀疑:

“我们如此深爱我们的子女,但他们爱我们吗?”


04

都说中国的父母是最无私的父母,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就连生病都不敢,因为害怕给子女造成负担。

很早之前,一对老夫妻相互搀扶走进急诊抢救室的故事上了热搜。

身体出现异样的是76岁的白奶奶,她的老伴儿如今已经82岁,腿脚也不方便。医生检查后,通知白奶奶要住院,爷爷坚持自己去办理住院手续。

记者问怎么不通知孩子。

爷爷说:“三个女儿都在新疆,千里路上报喜不报忧。孩子经常打电话,我俩现在还可以相依为命,实在不行时,再叫孩子回来。”

“累也没办法,习惯了。”

为人父母,都不愿欠孩子点什么,也不愿给孩子添麻烦。

可偏偏这无私只能来换无情,含辛茹苦的将孩子养大成人,等来了什么?

生不能养,死不能葬?

还记得刘燕舞教授曾在《农村老年人自杀的社会学研究》中,讲过一件事:

一个留守老人病危,临死前,想见儿子一面。

儿子听闻后,请了一周丧假,回了老家。

本以为父亲不久于人世,不料两三天过去,父亲迟迟没断气的迹象。

儿子不悦地说道:“你到底死不死啊?我就请了7天假,还是把丧假算进来的。你这样让我怎么跟老板交待?”

老人心一寒,拿出一瓶农药,一口闷了下去。

老人死后,儿子如愿所偿。在7天内,办完了丧事,然后带上行李,离开了家。

人性凉薄,何以至此?

龙应台说过: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可渐行渐远的何止背影,还有彼此的心啊。


05

但是请你别忘了,时间它从来不等人。

有些事情,一旦错过,就真的再也没办法弥补了。

就像季羡林老先生后悔一般,他曾八年没有回家看望老母亲。

等接到母亲病危的消息后,他日夜兼程赶回去,却只见到一副冰冷的棺材。

邻居的老太太告诉他,母亲临终前有两句话告诉他——

第一句:早知道你出去了就不再回来,我真后悔当年让你出去。

第二句:这几年我日夜想着你,这种痛苦,是你无法想象的。

季羡林听完,趴在母亲的棺材上痛哭不止。

我们花了这么久的时间长大,不是为了和父母分离,而是更有能力去照顾、去陪伴。

别等最爱自己的父母都不在了,才幡然悔悟,原来挣再多的钱,都不如父母陪在身边更幸福。

亲情本就是一场你把我养大,我陪你变老的轮回。

就像有人说过的一句话:

“生命走到最后又回到了婴儿状态。双方角色互换,子女像父母当初哄自己一样,哄着他们吃饭,认真记录每天喝奶多少毫升,排尿多少毫升,哄着他们吃饭香香……唯一不同的就是,面对孩子,每天都有看着他们长大的欣喜,一天比一天雀跃;而面对父母,我们却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中,一天比一天沉重。”

所以,趁父母尚在,常回家看看吧。

倘若不能,哪怕多一个电话,多一句问候,也好。

趁现在还来得及,趁现在还有机会,别在让他们孤独终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