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到中年才明白:孝敬父母最好的方式,其实就是两个字

 临江崖 2023-08-31 发布于山西

古语常说:“百善孝为先。”

孝顺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宣扬奉行的传统美德,是判定人性的标准之一,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承担的责任,更是必须执行的义务。

每个人对孝顺的定义是不同的,很多人觉得努力赚钱,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不再为钱财发愁,不再为生活琐碎烦忧,这就是孝顺。

但其实这种孝顺是比较肤浅的,往往只能感动自己,不会给父母带来本质的宽慰。

真正的孝顺并不仅仅是靠钱就可以做到的,或许人到中年才能明白,孝敬父母最好的方式,其实就两个字,那就是“理解”。

01

理解父母的难处

有人说:“没有过共同经历就做不到感同身受。”

这句话是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最好诠释。

年轻时,我们对父母总持有诸多埋怨,对他们的严苛态度,繁重工作,忙碌生活,都不能理解,更多时候会觉得与他们有代沟,做不到贴心相处。

但其实这一切感受都源于角度立场的不同,我们不曾经历他们所在经历的,所以根本做不到体谅。

只有人到中年,有了自己的孩子,有了压力,有了牵挂之后,才能理解父母的难处,才能理解那种万事全压在自己肩上的苦痛。

当自己身为人父人母时,最大的体验其实是迷茫,毕竟我们没有任何经验,并且在拥有新身份时,还得兼顾其他的社会角色。

不仅要应对工作的压力,还得承担起养育之责,处理家庭生活的琐碎。

面对这种迷茫,忙碌,必然会暴躁,会崩溃,会情绪失控,这种负能量或许会波及到身边的家人。

年轻的时候,我们对此或许会怨恨,但人到中年,亲身经历过才明白这个过程有多艰难,父母做得已经足够好了。

因此,对父母最好的孝顺,其实是能理解他们的不易,对他们多一些体谅和宽容,耐心相待,真心相陪,才是父母真正需要的。

02

理解父母的需求

很多人对父母的爱,只是自我感受的一味付出。

他们往往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以自己的需求来想象父母,觉得只要给父母足够的资金,豪华的房子,高端的生活,他们的后半生注定会在幸福满足中度过。

但这一切只是他们个人的想法而已,很少人会询问父母,他们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有的父母想要享受生活,想要物质上的满足,那你的这一切付出就将富有意义,不管对他们还是对你,都是一件好事。

而有的父母却不在意生活的质量,钱财的多少,在他们看来生活能正常运营就已足够,他们需要的是陪伴,是精神世界的满足。

这个需求,是你给再多的钱都无法满足的,只能靠你的真诚实意去实现。

所以,想要做到真正的孝顺,一定要先理解父母的需求,无效的付出只会给彼此都造成困扰。

就像是一个喜欢吃苹果的人,你却每天给她送香蕉,最终,你会委屈自己的付出,她会抱怨你的不理解,双方都得不到正向反馈,自然会产生矛盾摩擦。

对父母也是如此,与其按照自己的意愿,强加给父母不需要的东西,不妨与他们积极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争取做到投其所好,对他们来说,才是有效的满足,更是孝顺的体现。

曾国藩曾说过:“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孝顺父母,最本质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他们感觉到从心的快乐。

很多人目前只停留在对父母钱财上的供养,比如带他们吃大餐、到处游玩、送他们昂贵的礼物等,但这些都只是物质层面上的孝,其实真正难做到的,是对父母精神上的藉慰与尊重。

只有真正理解了父母的内心所想,才能使他们的晚年生活过得舒心。

人生最大的善,莫过于孝顺父母,真正有智慧的人,会对父母百般恭敬,会让父母心生欢喜。

只有父母顺心顺意了,我们才能得到无量的福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