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泉州古城Citywalk:一座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 02

 黄之中 2023-08-31 发布于上海

Image

2023.8.10

八月十日,从厦门回莆田,途经泉州,计划在这停留一天。这是本福建人第一次到访泉州,虽然泉州和莆田相距不到100公里,但以前总觉得泉州和莆田有太多相似的地方:背山面海的地貌、红砖的建筑风格、多元的民间信仰……所以并没有产生特别强烈的探索欲望。而在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成功,泉州成为中国第56项世界文化遗产,这座城市得到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历史文化价值也逐渐为世人所熟知:“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世界宗教博物馆”、马可波罗笔下的“东方第一大港”、朱熹笔下的“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白岩松口中的“这是你一生有机会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我想,是时候来探索一下这座邻居城市了。

相较于各种单体建筑或遗迹的保护,泉州古城的申遗可以说是一次进步,文化遗产从建筑单体和古董式的保护,提升到对文化遗产整体性的保护,因为泉州古城作为一个生长的有机体,其体现的多元文化内涵并非一两个遗迹可以完全代表的。

—— 接上篇:

5承天禅寺

承天禅寺始建于五代的南唐,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与开元寺、崇福寺并称泉州三大丛林。承天寺屡修屡废,历经千年,建筑规模却越来越大,如今的承天寺是1985年在原址重修的。寺内有七座宋代石塔及石经幢。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6西街

泉州西街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史料记载,西街列屋成街始于唐开元年间(公元714-741年),至宋,便是泉州最繁荣的街道。西街片区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20多处,分属古建筑、古遗址、石刻等多种类别,其中开元寺便在西街上。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7开元寺

泉州最知名的文化遗产当属开元寺,特别是其中的东西双塔,更成为泉州古城的标志。

泉州开元寺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道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开元寺,是宋元时期泉州规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现存主要庙宇系明清时期修建。1982年,开元寺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元寺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有:紫云屏、山门(天王殿)、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开元寺东、西两侧分别有镇国塔和仁寿塔,俗称东西塔。

开元寺的山门和天王殿合二为一,殿内两侧有哼哈二将,殿内石柱上题有“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为朱熹所撰,弘一法师所写。

Image

Image

大雄宝殿是开元寺主体建筑,始建于唐,现存建筑为明代崇祯十年(1637年)重建。大殿面阔九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通高20米,前檐重檐下横匾书“桑莲法界”四字。

Image

Image

Image

大雄宝殿前左右两侧立着两座石制的阿育王东西二塔,高约5米,建于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塔底为石砌梯形基座,塔身分层雕刻,错落有致,腰部每面浮雕有坐莲佛像四尊,上层四面系刻有佛教故事图案的浅龛。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大雄宝殿背后的印度教石柱。

Image

Image

甘露戒坛始建于宋,明末重建,重檐八角攒尖顶,这种屋顶在大型建筑里比较少见。

Image

Image

东塔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865年),为木塔,宋宝庆三年(1227年)改建为砖塔,宋嘉熙二年至淳祐十年(1238-1250年)重建,改为石塔,通高48.24米。镇国塔曾在1997年入选中国四大名塔邮票。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通往西塔的路上有一麒麟影壁。

Image

西塔仁寿塔始建于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初为木塔,北宋时改建为砖塔,南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1228-1237年)改建为石塔,通高44.06米,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

Image

Image

Image

双塔均仿楼阁式木塔结构,八角五级,中心塔柱贯通各层,是全塔的支撑,塔壁使用加工雕琢的花岗岩,以纵横交错的方法叠砌。双塔每层门龛有浮雕的人物雕塑,雕工精细,神态生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13世纪时泉州作为国家指定的国际港口拥有的先进建筑技术、强大社会动员能力以及雄厚的经济实力。

西街游客服务中心的双塔视角。

Image

Image

在西街“有鲤天台咖啡酒馆”的天台上可以拍到双塔同框。

Image

Image

以双塔为城市地标的城市其实不少,如山西太原的永祚寺双塔, “凌霄双塔”成为太原八景之一,是太原的标志。而泉州开元寺东西塔作为我国现存最高的一对宋代石塔,代表了13世纪中国石构建筑技艺的最高水平。“站着像东西塔,躺着像洛阳桥”,近800年来经历无数地震、台风、战争仍然屹立不倒的东西塔,一直被泉州人视为精神航标。

8钟楼

泉州的钟楼同样是泉州的地标建筑,始建于1934年,位于泉州中山路与东、西街交叉口。钟楼高13.8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表白色,最上部安装圆形时钟、风向标、指南针和避雷设施,中部似一楼阁,底部是一圆形基台,台上四根方形水泥柱,具有浓厚的西洋风格。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要说泉州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是它的开放和多元。

泉州之开放在于海洋文明,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梯航万国”,海商足迹遍布东亚诸国、南洋诸岛,甚至于更为遥远的印度、西亚、东非,由此,不同的族裔和迥异的面孔在泉州城中相遇,带动了经济作物和手工艺品贸易的日趋繁荣,更带来了多彩的文化。

泉州之多元在于八方信仰,走在泉州的街头,你会看到儒、释、道、伊斯兰教等各类庙宇彼此紧挨,和谐共荣,这些庙宇并非“博物馆式”的景观,而是在自发的典雅庄重的仪式、薪火相传的民俗中贯穿于泉州人的日常,仙气和烟火从来都是一体的,见证着、参与着一代代人的成长。

如果说,中国真有哪一座城市是你一生有机会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那它一定是泉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