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传·宣公二年·宋人以兵车百乘、文马百驷以赎华元于郑》阅读训练

 阅读美丽星空 2023-08-31 发布于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人以兵车百乘、文马百驷以赎华元于郑。半入,华元逃归,立于门外,告而入。见叔牂,曰:子之马然也。对曰:非马也,其人也。既合而来奔。
宋城,华元为,巡功。城者讴曰: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使其骖乘谓之曰: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役人曰:从其有皮,丹漆若何?华元曰:去之,夫其口众我寡。
秦师伐晋,以报崇也,遂围焦。夏,晋赵盾救焦,遂自阴地,及诸侯之师侵郑,以报大棘之役。楚斗椒救郑,曰:能欲诸侯而恶其难乎?遂次于郑以待晋师。赵盾曰:彼宗竟于楚,殆将毙矣。姑益其疾。乃去之。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肠熊踏不熟,杀之,置诸舂,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兖不废矣。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锄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节选自《左传·宣公二年》,有删改)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晋灵公A不君BCD以雕墙E从台上弹FG而观H其辟丸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华元为植”的“植”名词用作动词,与《项脊轩志》中“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的“植”字用法相同。
B. 骖乘是古代乘车陪坐在右边的人,又称为“车右”,地位最高的人坐在左边,居中的是御者。
C. 诗即《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本文中的句子语出自《诗经·大雅》。
D. “贼民之主”的“贼”意为杀害,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忍能对面为盗贼”的“贼”字意义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国想要赎取华元,车马仅送去一半,华元就了逃回来,进城后见到了他的车夫,并且一起逃到了鲁国。
B. 华元在巡视工作时受人嘲讽,华元让骖乘反驳筑城的人,面对役夫的怨愤,华元却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C. 秦国攻打晋国,赵盾认为,宗族在楚国争权夺利,很快就要完了,应加重他们的弊病,最终离开了郑国。
D. 士会对晋灵公做事感到很担心,三次前去劝谏,晋灵公尽管在口头上说要改错,但在行动上还是不改正。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2)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
14. 士会曾三次劝谏晋灵公,其劝谏的话语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请据此简要概括士会劝谏语言的巧妙之处。




10. BEG解析句意:晋灵公做事不合为君之道,重重地收税用来彩画墙壁,从高台上用弹九打人而看他们躲避弹九的形状。

“君”,名词作动词,(做事)符合为君之道,“灵公不君”是主谓结构,中间不断开,其后断开,故B处断开;

“厚敛”是偏正结构,中间不断开;“以”,连词,表目的关系,“雕墙”是“厚敛”的目的,“厚敛以雕墙”中间不断开,其后断开,故E处断开;

“弹人”是动宾短语,中间不断开,“从台上弹人”是偏正结构,其前省略主语“晋灵公”,句意完整,其后断开其后断开,故G处断开。

故文中画波浪线部分需要断句的三处为:BEG

11. A解析A.错误。名词用作动词,“主持”;动词,种植。句意:由华元主持。/是我妻子去世那年她亲手种的。B.正确。C.正确。D.正确。杀害;忍心。句意:刺杀百姓的主人。/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

12. A解析“并且一起逃到了鲁国”错。原文“既合而来奔”,是羊斟回答完逃到了鲁国,不是一起逃到了鲁国。

13. (1)你劝谏如果听不进去,就没有人继续劝谏了。请让士会先去,不听,你再接着劝谏。

(2)君王能够有好结果,那就是国家的保障了,难道只有臣下们依靠它吗?    

解析(1)“而”,表假设,如果;“则莫之继也”,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则莫继之也”;“入”,采纳;“继”,接着。

(2)“则社稷之固也”,为判断句;“社稷”,国家;“固”,形容词作名词,保障。

14. ①首先,直接指出“有错能改是最好的事情”这一道理。②然后,引用《诗经》之言,通过充分的理由说明弥补过错的重要性。③最后,假设论证,说明弥补过失所带来的结果。

解析①原文“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士会叩头对君主说:“一个人谁没有错,有了过错能够改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事情了”,这是直接指出“有错能改是最好的事情”这一道理。

②原文“《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士会两次引用《诗》中的话劝说君主,能够弥补过错的人很少,君王能够弥补错误,有好的结果,是国家的保障。这是引用论证,通过充分的理由说明弥补过错的重要性。

③原文“君能补过,兖不废矣”,士会还说,如果君王能够弥补错误,礼服就不会丢弃了。这是假设论证,说明弥补过失所带来的结果。

参考译文

宋国人打算用一百辆兵车和四百匹毛色漂亮的战马,从郑国赎回华元。没曾想在去郑国的路上,就见到华元自己已经逃出来了。华元站在城门外,告诉守门人自己的身份,然后进了城。见到车夫羊斟说:“是你的马不听从你的使唤才会这样的吧?”羊斟回答说:“不是马的缘故,是我自己的主意。”说完就逃到鲁国去了。

宋国加固城墙,由华元主持,他到工地上去巡视。听到筑城的工人正在唱打夯歌:“瞪着大眼睛,挺着大肚子,丢了皮甲往回走。浓密的胡子长满腮,丢盔卸甲逃回来。”华元让他的骖乘对工人们说:“牛儿都有皮,犀牛还有很多,丢了皮甲又算得了什么?”工人们又说:“就算犀牛兕牛都很多,又到哪里找红漆呢?”华元说:“我们走吧!他们人多我们人少说不过他们的。”

秦国军队攻打晋国,以报复晋军侵入崇地的那次战役,因此而包围焦地。夏季,晋国赵盾救援焦地,于是从阴地会同诸侯的军队袭击郑国,以报复郑国攻打大棘的那次战役。楚国斗椒救援郑国,说:“难道想得到诸侯的拥护,而又害怕困难吗?”楚军就驻扎在郑国,等待晋军。赵盾说:“他那个宗族在楚国争权夺利,差不多要完了。暂且让他加重弊病。”于是就离开郑国。

晋灵公做事不合为君之道,重重地收税用来彩画墙壁,从高台上用弹九打人而看他们躲避弹九的形状。有一次,厨子烧煮熊掌不熟,灵公杀死他,放在畚箕里,让女人用头顶着走过朝廷。赵盾和士会看到死人的手,问起杀人的缘故,感到担心。正准备进谏,士会对赵盾说:“你劝谏如果听不进去,就没有人继续劝谏了。请让士会先去,不听,你再接着劝谏。”士会前去三次,到达屋檐下,晋灵公才转眼看他,说:“我知道错了,打算改正。”士会叩头回答说:“一个人谁没有错,有了过错能够改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事情了。《诗》说:'事情不难有个好开始,很少能有个好结果。’如果像这样,能够弥补过错的人就很少了。君王能够有好结果,那就是国家的保障了,岂只仅仅臣下们依靠它。《诗》又说:'周宣王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这说的是能够弥补错误。君王能够弥补错误,礼服就不会丢弃了。”晋灵公尽管口头上说要改错,行动上还是不改正。赵盾屡次进谏,晋灵公很讨厌,派遣锄麂去刺杀他。一天清早,赵盾的卧室门已经打开了,穿得整整齐齐,准备入朝。时间还早,赵盾正坐着打瞌睡。锄麂退出来,叹气说:“不忘记恭敬,真是百姓的主人。刺杀百姓的主人,就是不忠;放弃国君的使命,就是不信。两件事情有了一件,不如死了好。”撞在槐树上死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