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赠给人人一座探索文学魅力的“岛屿”

 昵称71217366 2023-08-31 发布于北京

文化类节目近年来集中进入大众视野,凭借浓度更高的内容价值赢得观众喜爱。然而随着同质化竞争加剧,创作市场遇冷、连续减产,各方都在期待一个破局之作的到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江苏卫视外景纪实类读书节目《我在岛屿读书》应运而生。

《我在岛屿读书》构建了“岛屿+书屋”的沉浸式阅读场景,邀请文学名家带领观众感受阅读的魅力。第一季获得豆瓣评分9.1分,成为2022年度高分文化类综艺节目,获国家广电总局《广电视听评论》以及《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发文点赞,入选总局评选“2022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和“2022年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等权威奖项。

第二季节目开播以来影响力持续扩大,豆瓣评分达到9.1分,多次拿下全网收视第一,#余华究竟有多少花裤衩#、#余华回应海边花裤衩穿搭#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得到国家广电智库、《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青年报》、光明网、广电独家、视听中国、综艺报、南方都市报等主流媒体的点赞表扬,更入选国家广电总局2023年“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重点项目。《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出圈背后,在于以阅读场景、嘉宾阵容的多维升级和不变的内核带给观众三重精神疗愈,更带领国内文化类节目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以“山海经书屋”为中心

探索岛屿读书的多元场景

《我在岛屿读书》备受好评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岛屿+书屋”的创新模式,以治愈感十足的书屋承载起阅读的力量。第二季书屋的选址落在珠海市东澳岛,将岛上的驿站打造成了文学老友们享受读书和交流时光的场所,同时会收取读者寄来的包裹信件。

相比第一季,“山海经书屋”倚山揽海、视野更开阔,现代建筑与山海自然构成了一种神奇的意境。基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节目在场景拍摄和氛围营造上下足了功夫。一方面在作家在分享书中片段时,用对应的岛屿画面让文字变得具象化、让阅读氛围更具诗意。岛屿上目之所及,山与海、云与帆、树与花、日与月,都是作家们直抒胸臆的载体。画面在岛屿风景与文学作品之间来回穿梭,给予观众真实具象的文学思考与丰厚细腻的人生体悟。

另一方面,节目组足迹遍布岛屿的一角一隅,用更丰富的阅读场景和生活场景带给观众精神疗愈。在节目中可以看到,作家们在夕阳和晚风中欣赏古典乐,在神奇的“植物发现之旅”中分享隐藏在文学中的自然奥秘,他们伴着海浪举办石滩读演会,游览海边的铳城遗址;甚至在海边烹饪了一桌记忆里的家常饭,吃着美食,聊着文学,梦回几十年前的老时光。

在第十卷中,文坛大家们畅聊戏剧与文学的同时,开启了一段浪漫的环岛旅行。莫言更是化身摄影师,如普通游客一样用手机全程记录岛屿的风景。莫言此举遭到了好友的调侃,余华笑着说道,“摄影爱好者又出来了”; 苏童甚至连书名都已经想好了,“余华下一本书的封面有了,书的名字应该就叫《飞机与太阳》。”

如同祝勇、孙频在节目中所言,每个作家的书房其实都是一座“岛屿”,是一个拥有自在世界和自我价值空间的“岛屿”,是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地方。《我在岛屿读书》在诗意、浪漫、开放的岛屿场景中,将读书作为生活方式贯穿到岛屿上的日常,为观众带去心灵的治愈。

展示中国文坛整体风貌

记录难得一见的“文坛老友记”

《我在岛屿读书》给观众带来的第二层精神滋养,在于打造了文坛大家齐聚的人文胜景。本季在作家阵容上更加豪华,既有余华、苏童、程永新三位老友贯穿全季,又有余华和莫言首次在综艺节目中合体。

在节目中,程永新穿着余华送的岛屿风花衬衫出镜,苏童和余华分享网友留言;余华表示很多晚辈读他写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只为从老师的“稚嫩”中获得自信,跟莫言一个宿舍写小说是生活所迫。在岛屿书屋,观众看到了一个与大众认知完全不同的莫言,他与余华组成的“相声”组合更让人意犹未尽,节目得以在一个轻松、愉悦的对话氛围中展开。

以往我们只能通过文字与读者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节目用更具自由度的内容创作方式打破大众对作家的既定印象,以生动的影像表达让观众感受到作家的个人魅力。

此外,为拉近节目与年轻人的距离,本季加大了80后、90后青年作家以及女性作家的比重。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叶子作为80后学者新秀加盟,阿来、王尧、陈继明、须一瓜、祝勇、马伯庸等当今中国文坛的中坚力量也陆续登场。

作家对文学作品和阅读写作的独到见解,余华、苏童、程永新、叶子等之间的趣味互动、妙语连珠,他们对晚辈的帮助和引领都在节目中自然呈现。比如苏童的点拨“短片小说要走得快而脆”,让学生武茳虹学会了短片小说的节奏;余华建议武茳虹,在生活中找一个点往荒诞写,逐渐放大变形,让她受益匪浅。

莫言与青年作家、诗人焦典的相处模式,则像爷爷和孙女一样,焦典在节目中表示:“我考博期间爷爷去世了,我和我爷爷感情特别好。所以后来做了莫言老师的学生,我会想是不是一种命运给我的补偿,会有一个人还是像爷爷一样,继续爱你、保护你。”莫言也肯定了焦典的创作天赋并给出了专属建议:尝试一些稍微大一点的构思,着手进行一些中篇、小长篇的创作。

从中国文坛大家、中坚力量到新生代作家,《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国当代文坛的勃勃生机、文学精神的代代相传。节目打开了一个极具时代纵深的文学世界,以充满人情味和烟火气的“文坛老友记”带给观众精神疗愈。

多元视角解读文学经典

多维度探讨阅读的意义

《我在岛屿读书》播出两季以来,不变的是节目组做读书类文化节目的匠心坚持。第一季向观众普及了为何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等议题后,第二季在主题内容和立意上更进一步,围绕“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展开深度漫谈,让许多热爱文学的观众真正受益。

为拓展内容涉猎面,提升信息密度,节目对阅读既有轻巧的拆解方式,比如从作家的“枕边书”切入,分享伟大的短篇小说和令人愉悦的读物;也有更具时效性的议题,关注随人工智能而兴起的AI写作,落脚于“阅读让你跟上时代”的现实命题;更有文学与音乐、戏剧等不同艺术的交融,与成长、记忆、告别等人生议题的解读。

在第十一卷《追忆似水年华》中,余华、苏童、莫言、程永新以作品为引,追忆自己的童年时代。苏童生活在水道纵横的苏州,童年回忆与河流密切相关,写进了随笔《船》、长篇小说《河岸》等作品当中。在莫言看来,写童年其实就是写故乡,写故乡就是写自己最熟悉的人群,“不管怎么说,文学确实还是离不开生活的 。”节目多维度拆解读书的意义,将好的书目、好的阅读方式推荐给观众,让“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概念深入人心。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读书,当下全民阅读更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自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已连续10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因此文艺作品更应该强化社会功能,引导大众走进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之中,在日常生活中闪耀思想的光芒。

江苏卫视主动承载起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我在岛屿读书》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新的节目范式为观众打开一扇了解文坛大家的窗口,让全民阅读深入人心。节目播出之后,在电商平台相关作品的搜索量明显上涨,“种草”效果可见一斑。在节目之外,江苏卫视还举办了一系列深入大众的互动活动,比如作家祝勇和节目主创成员走进中国传媒大学,《我在岛屿读书》携手南京“世界文学客厅”举办“城中岛书屋”主题展会等等。

更难能可贵的是,《我在岛屿读书》对全民阅读的推动有着长尾效应,观众在线上得到精神疗愈后,线下继续在书籍中获得充盈的精神价值。总体而言,《我在岛屿读书》是当之无愧的,符合当代观众审美和精神需要的高质量文艺产品,既是承载“诗与远方”的公共文化空间,也是每个人心灵的栖息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