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IGC的关键节点,三七互娱“研运一体”的“新工业化”

 天承办公室 2023-09-01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图片

在内容领域,游戏往往扮演着及时拥抱前沿技术的角色,三七互娱基于“研运一体”的战略,以渐进式的、螺旋式上升的迭代方式嵌入AI应用等前沿技术,从提升效能与基建支持两个维度助推多元化策略的落地。

因此在AIGC应用成为行业风口之际,三七互娱受益于其AI数智化产品矩阵对研发与运营的有效赋能,使得其海外业务得到有效提升。2020年至2022年,三七互娱的境外营收从10.49亿元飙升至59.94亿元,并自2022年4月开始就一直稳居中国游戏厂商出海榜单前五的位置,更一度超越传统出海厂商,位居榜首。据2023年半年报显示,三七互娱上半年境外营收占比接近40%。

图片

当AIGC遇到“研运一体”

在AIGC重新定义内容生产力的大背景之下,三七互娱基于“研运一体”的战略,将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贯穿于游戏研运始终,从而提升研运效率。

图片

在研发层面,三七互娱早在2018年便陆续开始部署数据分析系统“雅典娜”、监控预警系统“波塞冬”、用户画像系统“阿瑞斯”及游戏研发中台“宙斯”。

在发行层面,三七互娱在同年也开始着手搭建了“量子”“天机”等发行管线的AI工具,在用户获取端降低单用户获取成本、在用户运营端提升单用户生命周期总价值,共同推动买量投资回报率提升,已实现流量运营闭环。据了解,在发行端“量子-天机”系统投入使用后,三七互娱旗下游戏上线全天广告所耗的时间至少从原来6小时缩短到30分钟,效率提升10倍以上,目前部分地区智能投放占比已经超过60%,流量经营成本降低,投放效果却得到了大幅提升。

在当时的时间节点来看,三七互娱的布局是以大数据分析模型、搭建全新游戏引擎等基础设施为主。一般来说,游戏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主要受数值体系、玩法创新、美术设计和剧情设计等主要因素影响,大数据分析模型与新游戏引擎的构建与相互配合,从以上四个维度来提升游戏的产品品质。

起初,上述系统给予研运层面更多的数据支持,降低了研发人员的重复性劳动负担,提高研发效率,从而使自研产品具备高产出、高成功率、长周期等特点,也使得三七互娱能够对用户行为轨迹以及游戏运行数据建立多样化的标签,实现精准分析,将产品模型数据化,得到更为完整的用户画像,便于构建起精细的数字化运营网络。

随着相关数据的大范围积累,三七互娱可以通过决策式AI应用,借助已有数据进行分析、判断、预测,对用户行为轨迹、运营数据等建立标签、进行模型化积累,实现精细化数据管理,将过去人工收集、反馈、判断游戏数据的工作交给系统,游戏的制作、分析、运营有“数据”可依,为后续游戏内部生态平衡性、玩法创新等奠定数据基础,大幅提高研发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水平。

可见,三七互娱在基于其精细化运营和对“效率”追求的基因,从生产逻辑的底层出发,将原有的生产秩序重新梳理,为产品输出建立一套更为科学的系统框架,以此提升公司的研运效能。

这让三七互娱可以在AI技术迭代的大变局之中,叠加自身正在重塑的游戏研运体系,有机会在游戏赛道中寻找到新的增长动力。

图片

解放生产力:工业化管线体系

三七互娱的游戏工业化管线体系基本搭建完成,为多元化产品矩阵打通底层结构。

在游戏行业中,管线是指生产内容的流水线。制造业引入流水线的原因是为了标准化每一个制造的环节,游戏行业也是一样,它能够让每一个职能都专注在特定的标准化工作上,保证效率和质量。

一般来说,游戏公司所指的工业化是通过生产线上的极致管理所形成的低成本、高效率,甚至是素材的高复用率。故一些知名游戏公司的PM(项目管理)闻名整个科技互联网行业,他们通过对生产流程的拆分与管理,实现了生产线的高利用率。

三七互娱不断提升研发流程的工业化程度,通过高度工具化、资源批量化等措施提高研发效率,以此解放高级研发与管理人员,促其进行前沿技术探索。

随后,三七互娱积极实践生成式AI技术赋能PM的拆分与管理工作,其中,三七互娱自研的美术设计中台“图灵”,在原有管线管理功能的基础上进行AI赋能,而生成式AI更是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作为三七的美术资产存储平台,在AI的加持下,“图灵”的可视化和灵活调用能力进一步加强,美术人员能够借助“图灵”更加便利进行风格化创意探索,并利用多年来积累的各种美术资产训练符合项目需求的美术模型,逐步落地于角色、场景、UI、投放素材等多个美术场景的制作,有效提升设计生产协同性、优化资源复用率,并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图片

根据三七的应用实践,采用AI制作2D美术的新流程,平均可节省20-50%工时。AI辅助动作捕捉和3D资产生成也大幅助力加速生产效率,提高模型质量。

从产品立项和内容生产,到发行运营和资产沉淀,AI与大数据技术并非简单附着在局部的应用,它穿插其中,将各端链接起来,形成了全局化的研运体系,也使三七互娱成为国内最早实现AI深度赋能游戏研运工业化全链的游戏厂商之一。

在AI技术的加持下,游戏的各个生产管线、产品元素都有机会与AI碰撞结合,创造全新的游戏形态,为游戏的未来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

这样一来,三七互娱为扩大产品矩阵和多元化产品布局搭好了基础框架,以便新的技术变革成为公司业绩提升的动力。

图片

拐点之下多元化

经过多年的培育,目前三七互娱已形成以MMO、SLG、卡牌及模拟经营等赛道为核心,涵盖东方玄幻、西方魔幻、异世界冒险、三国历史、写实昆虫、未来科技、史前文明、唯美古风等多元化题材的庞大产品矩阵,并通过自研、代理、定制等方式,构建了丰富的产品体系来源,深化多元化产品布局。

三七互娱创始人、董事长李逸飞年初就表示,“2023年,将是三七互娱实现变革和突破、产品矩阵更新转型的关键之年。”

其中,AI技术赋能以及工业管线化的构建将成为行业发展新变量,AIGC的兴起恰逢全球游戏产业出现拐点。2022年,全球游戏市场收入1844亿美元收入,同比下降了4.3%。中国游戏产业更是出现了八年来的首次下滑,2022年收入为2658.84亿元,同比下降了10.33%。

游戏用户的规模却还在增长。根据Newzoo的数据,全球游戏玩家数量达到32.28亿,同比增长4.9%,占全球人口总数的42%。其中亚太地区为17.41亿,年增长4.5%。

据此,三七互娱背靠AI技术赋能以及工业管线化构建陆续布局落子,并陆续收获成果。

在研发领域,三七互娱在苏州建立“萤火工作室”,重点研发针对女性市场的精品移动游戏;又在北京成立“星海工作室”,专注于SLG游戏领域的研发。

在发行领域,尤其是游戏的全球发行,三七互娱的思路从“摘果子”变为“种果树”,需要根据不同市场情况,与合适的研发商深度绑定,进行“选种子”;参与产品早期研发过程,协助进行产品赋能,助力产品调试至最优,这是“做培育”;还要根据不同市场推出特色产品,通过开展精细化运营,拉长产品生命周期,做好“助成长”。

《斗罗大陆:魂师对决》《凡人修仙传:人界篇》《叫我大掌柜》等精品游戏均在各自细分领域取得不俗成绩,并助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根据三七互娱发布的2023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7.61亿元亿元,其中境外营业收入30.27亿元。

三七互娱通过AI赋能的生产管理系统在此时便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快速建立丰富的产品储备,根据三七互娱2023年半年报披露,公司进一步推进公司产品结构转型,目前储备产品包括MMORPG(11 款)、SLG(10 款)、卡牌(4 款)及模拟经营(4 款)等品类赛道,打造丰富的产品储备矩阵,其中《扶摇一梦》《龙与爱丽丝》等重点自研产品已获发版号。

图片

可见在AI工具和工业管线化的赋能之下,三七互娱通过对行业技术趋势的判断,和与之对应的研发整体体系的搭建、结构性投入,在研发、发行、产品储备三个维度来扩充产品,进一步推动多元化战略的落地实施。

图片

出品人:卢桦

主编:姜中介   责编:柯基的基

版式:伊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